陆游的资料简单介绍(陆游:一个超级有魅力的男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谈起陆游,我们很自然的就把他放在爱国诗人这一位子上,临近千年,那位子依旧风雨压不倒。的确,细看陆游生平,一生志愿都是想抗金北伐收复中原,妥妥不负这盛名。
从北宋的徽宗、钦宗,到南宋的高宗、孝宗、光宗、宁宗,陆游一生经历了六个皇帝。
公元1125年,爱国诗人陆游出生。其实关于陆游的名和字还有个好玩的说法,出自南宋文人叶绍翁所写的《四朝闻见录.陆放翁》,篇中道,“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宇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说陆母生陆游的时候梦到了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故此取名游,字务观。因为秦观就是字少游嘛。
嗯,仔细看看这篇文章,其实叶绍翁自己也不确定,他那个“盖”字便自我否定了这种看起来很肯定的想法。
我感觉这就是古人的浪漫了,喜欢把不同时代的文人用一些亲切的猜忌来达成某种联系。
譬如李白,就更厉害了,《新唐书.李白传》中就说他的母亲梦见了长庚星,然后取名白,“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似乎每个文人都要有段令人费解的事情使得后人猜测,后人猜测陆游名字由来,猜测李白出生地,看来种种奥秘都是因为他们实在太迷人了,所以才让我们沉浸于他们的世界不愿离开。
跳回陆游生平,他出生不久后,北宋就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兵攻占了北宋首都东京,还掳走了徽宗、钦宗二帝,北宋历史至此结束,亡国之耻已成必然。
一个人以后的性格或者志向,是很难与他小时候的成长背景脱离关系的,颠沛流离、亡国之耻,这些成长经历慢慢地融进少年陆游的血肉里,他的爱国思想由此激发。
而且可以注意陆游的家庭背景,他的父亲陆宰,不仅是个藏书家,而且还以强烈的爱国情怀闻名,且陆宰交往的朋友都是正义之士,这对陆游的爱国思想形成其实起到很直接的作用。
还有他的叔父陆宲,宋钦宗时,金兵南侵,就是陆游他这位叔父主战,在陈留那里阻止了金兵的进攻,这可是位实打的抗金英雄。
《跋傅给事帖》中写过以下一段文字,“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皆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
写这篇文章时,陆游已经八十几岁了,但是他依旧忘不了少年时候父辈们谈论国事的样子,正是因为陆游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爱国思想已经深深地铸造了他,于是他将这种思想践行了一生。
陆游参加过三次科举考试,可是都名落孙山了。为何?陆游无才?无见解?无名气?都不是。因为那时秦桧还在权倾朝野,秦桧就是典型的主和派,从来都不考虑国家的忧患,只知道给金国求和,说句不好听的,大宋朝在他手里面只会给金国称儿子。
并且在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还和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不仅如此,爱国英雄岳飞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死。不敢想,堂堂大宋国,出过苏轼、黄庭坚、柳永的大宋朝,自家的皇帝还要被金国册封来达到实名认证,也够讽刺的。
特别是第三次科举考试,秦桧特地跟主考官说,让我孙子考第一名。但是主考官偏偏不,为何?
第一,这位主考官还是很正直的,算个硬汉;第二,陆游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关于北伐恢复中原的写的特别有见解。主考官毫不犹豫便将陆游录为第一,秦桧孙子秦埙视为第二,这可气坏秦桧了。
《宋史.陆游传》如下写道,“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
没得办法,秦桧只能跑去皇帝身边给陆游穿小鞋,说来说去,秦桧的言语主旨就是说陆游“喜论恢复”。这可是和赵高宗的想法背道而驰了,赵高宗可不是那种想挥斥方遒打天下的皇帝,他觉得偏安临安一隅就够了,流民,国耻,他都不在意,心也是大。
这回陆游可触碰到皇帝的逆鳞了,所以,落第是不用说的。还需说个人的名字,那位评陆游为第一的主考官叫陈之茂。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陆游已经心灰意冷了。不可能的,第三次科举考试根本就动摇不了他想北伐的决心,他还在《放翁自赞》中写诗道那时是“名动高皇,语触秦桧”。
陆游放在现在就是个实打实的“刺头儿”,他明明知道秦桧当朝,他难中进士,(因为陆游的父亲,叔父,老师曾几都和陆游水火不容,且岳飞死后,陆游写诗也不加掩饰对秦桧的不满)却依旧在十六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考。
明明知道秦桧是个主和派,却还大肆高阔北伐恢复之事。这是什么,不是固执,陆游身上流淌的血液是我们华夏的血脉,所行之事乃是我们华夏之魂,他是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永远打不倒的。
所以尽管落榜,他还是在《夜读兵书》中写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我觉得这是陆游伟大之处,他从来不因为朝廷的腌臜之事来影响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他是真的爱,爱到骨子里去了,只差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写道“吾陆游誓死捍卫大宋王朝”。江山不善待他,他却永不欺山河。
黑暗之处终会有光照进,而这束光便照亮了陆游自己。
公元1155年,秦桧去世,高宗想借主战派的力量来平衡主和派,陆游在《曾文清公墓志铭》中描述道“开言路,奖孤直,应诏论事者众。”
于是陆游终于可以出官,他先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的主簿,两年后,又被调入京城,担任敕令所删定官,不久后,又被调去大理寺,担任大理寺司直兼宗主簿。怎么说呢,这种调官对陆游来说不仅仅只是把地方官调往成京官,而是他离皇帝近了,他说话的机会多了,想去北伐的愿望多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五月,刚好是宋高宗生日,话说这皇帝生日本该开心开心的,但是不巧金国送来一件“礼物”这可把宋高宗急哭了,什么“礼物”?金国说要割地,不割咋办,就要挥师南下。不愧是宋高宗,想的主意就是逃跑,陆游不干了,他要面见皇帝。
告诉大家吧,陆游此时只是个八品官员,怎么能够见到高堂之上的皇帝,这就要说到宋代的一个制度了,叫轮对制度,毕竟广开言论,那么所有的官员都应该有说话的权利,所以这个轮对制度正好给那些位低的官员有面见皇帝的机会。
可算到陆游了,陆游当时的情绪可以用他后来写的诗来回答,“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如果让李白写,我绝对不会相信,可是让陆游来写,我是真的信了。
如果不是他爱国爱到极点,如何会在朝廷上面失态。当然,最后宋高宗确实御驾亲征了(主战派的声音太大,实在忤逆不了),如果把这件事情放在陆游个人来看,我们是惋惜的,因为“请北征”后,陆游被罢官了,可是如果把眼睛放在整个朝廷来说,陆游作为主战派,他成功了。
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大举南侵,但是却在采石矶被宋军大败。同年十二月,西京(洛阳)被武巨收复。陆游开心不?不用说,虽然他自己没有去前线抗金,可是国家的荣誉在他心里已然位居他自己的荣誉之上。他开心地写了一首酣畅淋漓的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诗中处处能够窥见陆游的喜悦: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在陆游眼里,仿佛北伐指日可待,他都想好那时归去的景色了。届时梨花开放,春风一至,万物萌发。
南宋的当朝者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得过且过。赢了便罢了,也不想乘胜追击,输了那便想着怎么去逃。于是,北伐的最好机会在主和派以及暖风熏下的临安里变得越发遥不可及。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皇帝让位给赵昚,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其实孝宗算是南宋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不仅给岳飞平反冤屈,还用了很多主战派的人士,想要北伐。
这可给了陆游机会,在朋友周必大,上司史浩和黄祖舜的提携下,陆游终于有了单独被孝宗皇帝召见的机会。陆游这男人太优秀了,孝宗当即便赐陆游进士出身。
看起来是不是感觉没什么厉害之处,且看陆游言语,“以谓科名之赐,近岁以来,少有此比,不试而与,尤为异恩。”且看关键字,“少”“尤”“恩”好的,我知道了。这种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及第的也太厉害了吧。所以也不免陆游在后来诗《三山杜门作歌》中写道:
高宗下诏传神器,嗣皇御殿犹挥涕。
当时获缀鹓鹭行,百寮拜舞皆歔欷。
小臣疏贱亦何取,即日趋召登丹陛。
呜呼桥山岁晚松柏寒,杀身从死岂所难。
自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如此恩情,陆游当即便生下为孝宗“杀身从死岂所难”的意愿。
有人觉得陆游的抱负终于可以实现了,其实哪有这么容易。虽然陆游确实在孝宗赏识之下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又因为陆游“刺头儿”的性格得罪了孝宗皇帝(因为陆游说了孝宗的宠官,白白成了替罪羊),又被贬官。
写文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用到“但是”二字,可我们眼中的二字却是他们生活苦悲的见证。孝宗皇帝让陆游去做了镇江府的通判,其实这个时候陆游也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张浚后来也来到镇江赴任了。张浚是谁?抗金人士,两人天天畅聊军事和北伐之事,倒也成,因为这里主战派的热情很高。
我又要用“但是”了。但是朝廷主和派怕主战派闹起来,张浚又被罢免,后来陆游也因为一个很可笑的理由被罢官,什么理由?“力说张浚用兵”可笑吧,在岌岌可危的大宋朝,想让国家统一却成了一项罪名。(虽然孝宗算是南宋的好皇帝,但是他第一次北伐失利后,也逐渐动摇了北伐的决心)
此后我们直接来到陆放翁的晚年生活吧,中间的一些年月我们以打虎hero来见证。陆游最后其实一直被主和派针对,一会儿启用,一会儿又被贬。但是我们的放翁始终都未忘记他儿时的意愿,抗金北伐恢复中原。他晚年依旧写了很多愿恢复之诗,例如: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五首·其一》
还有很多,包括他的绝笔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我觉得真的爱无怪乎这样了,一个人在临死前最挂念的是什么,便是他此一生最爱的或说最渴望的。
例如苏轼乌台诗案,一场误会苏轼以为自己要死了,当即写了一首感动千古的诗给子由,“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陆游也是如此,既然我看不见了,可我的子孙一定要告诉我啊,因为这是我毕生的梦想啊。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历史揉碎在河里,慢慢的流了下来。
我打大老虎,却喜欢小猫猫
陆游被罢黜归乡,赋闲在家待了五年。直到四十六岁时才出任夔州的通判,但陆游对这次出任并无喜悦之情,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在《投梁参政》中写道:
流离鬓成丝,悲吒泪如洗。
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
在《黄州》中写道: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在《哀郢》中写道: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陆游能不伤心吗?一生志愿就是想北伐,却离前线越来越远。
自来文人不都是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嘛,但陆游喜欢的却非如此,他喜欢的是从军,他晚年写道“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大家可别觉得陆游天天喊抗金只是空有抱负却无能力。毕竟自来都把书生定义为文弱,那么在陆游身上就错了。
陆游可不只会写文章,他的剑术武功那可真的是了得。写到此,我发现古人真是太神秘了,或者说太多能了。且看,李白会剑术,诗还了得,且看辛弃疾,会打仗,词也了得,再看陆游,诗词了得,还会剑术武功。这简直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吟诗啊,还让不让人活了。
陆游会武功剑术,不信是吧?乾道八年(1172年),四川王炎给陆游抛来橄榄枝,邀请陆游去他那里料理军务。
这简直喜坏了陆游,且看他文“昨属元臣,暂临西鄙,获厕油幕众贤之后,实轻玉关万里之行。奋厉欲前,驽马方思于十驾;羁穷未憗,沉舟又阅于千帆。”“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平生爱山每自叹,举世但觉山可玩。
皇天怜之足其愿,著在荒山更何怨。
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蹄几历天下半。
山横水掩路欲断,崔嵬可陟流可乱。
春风桃李方漫漫,飞栈凌空又奇观。
但令身健能强饭,万里只作游山看。
——《饭三折舖舖在乱山中》
王炎当时把办公的地方搬去了南郑,南郑差不多就是抗金前线。在南郑,这段日子可以说是陆游此生最骄傲的时候了吧,或者说是陆游最畅快的时候。他不仅积极的给王炎建言献策,还参加过与金的战斗。
参军一直就是男人的梦,谁不想披上军装英姿飒爽,此刻陆游四十八岁的年龄却在南郑成了一个英勇的少年郎儿。
这得仔细看,南郑放在我们现在就是陕西汉中,那里自来便是崇山峻岭,高山巍峨,所以丛林里面有猛虎出没不足为奇,老虎吃人的事件便会不时发生。
这不是小说,陆游把老虎打死了,一个人,且发生过多次。这难道是个文人该干的事吗?我们现在可以把陆游是文弱书生的标签摘下来了,让我们睁开我们玫瑰色的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媿壮士颜。岂知堕老境,槁木蒙霜菅。”别介,这里的乳虎可不是什么小老虎,而是哺乳期的母虎。别说虎,就是带鸡宝宝的母鸡看见谁碰它的孩子,都会一跃而起变成战斗鸡。
我们不得不说陆游太“可怕”了,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英勇boy,却成了一名猫奴,这反差萌简直是不要太可爱。
你看他后来写的诗《赠猫》,
其一: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其二 :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其三:
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
我简直都能想到那种画面了,一个杀虎不眨眼的猛男此刻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只小猫猫,紧张兮兮地唤它小老虎。什么鬼?其实“小於菟”就是小老虎的意思。我的天,这反差不要太大。
他的猫猫不仅只有小老虎一个昵称,还有别的,譬如粉鼻,我每次都会读成baby,读音不要太像。还有雪儿,没有听错,这是陆游取的。
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
问渠何似朱门里,日饱鱼飧睡锦茵。
——《赠粉鼻》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我觉得写的最可爱的还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且看其二篇,是于梦中爱国抗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但是当我们把视线放在第一篇时,我的下巴都快惊掉了,什么,原来你是这样的陆游。外面是“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陆游是“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仿佛外面的吵闹声都不能打扰屋内的温暖,此刻的陆游可能是一会儿喊着粉鼻,一会儿喊着雪儿,然后怀里面还抱着一只小老虎,真的不要太可爱。
一个男人不仅仅要有猛的一面,其实也需要有细腻的一面,我承认这个男人打动我了。
我还是大吃货
说到吃货,是不是立刻就想起了苏东坡,东坡肉啊,东坡饼,东坡不仅爱吃,还喜原创。但,陆游也实实在在担得起吃货这一称呼。
他在《初冬绝句》中写道: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最能激起中国人乡愁的我觉得还是得属家乡的食物,我们表达对人的思念莫过于叫他多多加餐,好好吃饭了,“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因为食物是最勾引人的,当热腾腾的餐饭入肚子时,我觉得人都会舒坦下来。
张翰莼鲈之思也好,陆游乡味也罢,都是如此。可是细看这首诗的时候,我很难把重心放在后两句去,我只能叹眼见有食吃不得,陆游用手来护着。好的,冬天到了,那么陆游我便写些食物吧。
陆游是极度爱生活的人,会发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所以嘛,我们陆猛男吃个栗子都要记录下:
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
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
——《夜食炒栗有感》
这无疑是陆游本尊,何时何地都能思考问题,包括吃栗子。好的,吃栗子了,我又要去写诗了。
可不止这些,“照水须眉见,搓橙指爪香。”“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犹蟹有堪持”吃货就是如此,见山见水,就想虾蟹鱼肉。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贵珍讵敢杂常馔,桂炊薏米圆比珠。还吴此味那复有,日饭脱粟焚枯鱼。”他在《饭罢戏作》中写道:
南市沽浊醪,浮螘甘不坏。
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
轮囷犀浦芋,磊落新都菜。
欲赓老饕赋,畏破头陀戒。
况予齿日疏,大脔敢屡嘬?
杜老死牛炙,千古惩祸败。
闭门饵朝霞,无病亦无债。
众位老饕,可发现了什么?一首诗便给我们展现了这么多的美食,有彘骨,有蒸鸡鱼蟹,以及各类的蔬菜。其实陆游和平常的那些大吃货一样,为了吃一样美食可以跑很远的地方,且只为那一顿舌尖的享受。这种想法纯粹的可爱,不为纷纷杂事,只为一爱,舟车劳顿,入肚便觉人生大美。
吃货可不止爱吃,也爱自己创作美食,且陆游自己制造美食还颇有心得。其实陆游能活到八十五岁的高龄,与他自己的那套养生食物不无关系。《饭罢戏示邻曲》中写道: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
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
未吃其味,但观诗文已觉食美。展现给我们的仿佛就是宴饮罢,众人拍拍圆鼓鼓的肚子,纷纷说道“哎呀,放翁啊,你这做的真不错,改日我还要来叨扰你。”
而在《对食戏作》可以看出陆游对食物有着自己的见解: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灵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采摘来的蔬菜不需要加各种各样的佐料,简单起来连盐都不要,可是就是这样更能发觉食物的鲜美,可应了我们如今的那句流行语,“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而且我们的放翁先生为何会活到八十五岁的高龄,和他爱吃的食物绝对有直接的关系。陆游晚年吃素多,可别信,瞧他的《山居食每不肉戏作》:
溪友留鱼不忍烹,直将蔬粝送余生。
二升畲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
莫笑开单成净供,也能扪腹作徐行。
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
忌了很多油腻,以营养的蔬菜来做食,对身体真的有极大好处。况且陆游还不是为了养生而吃野菜,他是真的喜欢,“小园五亩翦蓬蒿,便觉人迹间可逃。”
光吃野菜怎么能够,陆游还有别的养生法子,喝粥。他在《食粥》中如此写道: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很多古人都想长生不老,每每追逐丹药,最形象的莫过于秦始皇嬴政了。可是陆游在以前的那个年代就知道以食养生,我觉得这种思想已经很超前了。
不追求太清之妙,只愿平平常常享受生活,其实一粥一饭皆是佛道。
其实陆游还有很多身份,譬如好爸爸,他给后人留有很多家风家训,而且都特别客观。
陆游还有件很令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就是和他前妻唐婉的故事。
其实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孰对孰非,由后人来摸索吧,我们只需静静的翻开书页,享受一下以前的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