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资料介绍(国学大师季羡林,90岁不幸得癌,坚持“三不”原则活了8年)
1
2001年,已经90岁高龄的季羡林不幸同时患上两种癌症——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癌症引发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他的饮食、睡眠乃至正常的生活。
彼时,季老的身体因病情而浮肿到面目全非,以至于旁人已经难以辨认,这还是大家熟知的季羡林么?
当所有人都在为这位高龄老人担忧时,季老却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生病的这段日子,季老严格遵从医生的嘱咐,该做的操,该喝的药一样不落。虽然大部分时候吃的都是清汤寡水。
但对于他最钟爱的北京烤鸭,每个月必吃一次。
即便季老的身体抱恙,但都没能阻挡他对工作的热情。早餐到午餐之间的三个小时是季羡林的工作时间,他会让秘书给自己读读当天的报纸好了解外面的世界。
午休三个小时后,季老就起身去会见前来拜访他的朋友们。就这样,一天下来过得即愉快又充实。
很难想象如此勤快且高寿的季羡林,其实从小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还因原生家庭的贫穷吃过不少苦。
2
季羡林生于1911年,他所处的村庄名为官庄,是山东省清平县中最穷的一个村。
更不幸的是季羡林的家庭还是这个村的贫困户。
他从小胃就不好,隔三岔五总是会犯些小毛病。
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从季羡林六岁开始,他就被父母寄养在城里的叔父家生活。
虽然,家境清贫,但季羡林从小天资聪颖,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每年都以考试第一名蝉联学校的学霸之位。
在19岁那年,数学只考了四分的季羡林凭借出色的国文成绩,被清华破格录取进入德语系读书。
到了大学时期,季羡林特别喜欢写日记,因此总是用一些轻狂幽默的文字把一些校园的日常生活纪录下来。
比如,季羡林很喜欢去看女子篮球赛,他会在日记里写,其实自己不是去看篮球,而是去看大腿,有时嫌别人腿黑,看了半场就走了。
后来,季羡林的日记要被公开出版,他要求出版社对日记里“毁形象”的话一个字都不要删。
因为季羡林想向世人表态,他只是个普通人,比起圣人的称号,他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时年24岁的季羡林获得了一个德国留学的机会。
在学校以及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开启了他的留学之路。
季羡林就读的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这所创建于1737年的大学,曾经走出了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二战以前,它不仅是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还是欧洲语言学研究的重镇。
季羡林刚来到哥廷根时,还不清楚自己应该往哪方面开展研究,只是朦胧觉得自己对古文字有很大的兴趣。
在大学时期,季羡林就开始向往探索佛教文化,而佛教文化又来源于印度。
在印度,每逢有隆重的仪式以及教会宣传,所发表的信息多以梵文为主,而中国人对梵文的理解又非常缺乏。
而因此,季羡林决定选择主修印度学,另外还选修了包括梵文、巴利文、南斯拉夫文以及全世界最难的吐火罗文。
季羡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就在他全身心投身于学术当中时,一位美丽的德国女孩走进了他的生活,并对这位才华出众却勤俭质朴的季羡林产生了爱慕之情。
3
她就是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期间认识的房东的女儿——伊姆加德。
每逢伊姆加德家里遇到什么喜庆的日子总是招呼季羡林过来一起庆祝,久而久之两人走得越来越近。而伊姆加德过生日时,季羡林更是会抽空陪伴左右。
尤其是伊姆加德得知季羡林有胃病之后,对他更是会格外照顾。季羡林犯胃病的时候,她也会想办法缓解他的痛苦。
有一天,两人像往常一样相约去喝咖啡。伊姆加德突然问季羡林,他们晚年是否还能一起在此地喝咖啡。
季羡林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面对伊姆加德,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因为他清楚知道,如果留在德国,他肯定能和伊姆加德携手一生。
但这会违背了当初留学是为了报效祖国的初衷,况且,国内还有一个早年包办婚姻的妻子——彭德华。
彭德华是季家长辈在季羡林18岁时帮他选定的妻子,她是季羡林叔父同事的三女儿。
因季家和彭家私交甚好,又是邻居,对彼此知根知底。
因此,即便彭德华年长季羡林四岁,而文化只有小学程度,但季家对她非常满意。
因为在长辈们的眼里,彭德华为人和气且温柔,对待长辈也是恭恭敬敬的。而当时的季羡林由于性格内向,对叔父之命不敢违背,因此也就答应这门亲事了。
自从两人成婚后,彭德华就成了家中的内贤助,不仅非常孝顺公婆,对季羡林也体贴入微,照顾有加。
她每天都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季家上下都对她称赞有加。
在丈夫季羡林留学去德国这十余年间,彭德华不仅靠自己养育一双儿女还要照顾一大家子的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生活的困难并没有让彭德华抱怨连连,相反,她内心充满了希望,期望有一天丈夫学成归来,全家团圆。
这样温柔且坚强的妻子,季羡林怎么忍心辜负于她呢?
季羡林在德国虽遇到了中意之人,但在无数次痛苦的纠结后,他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回国与家人团聚,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1946年,季羡林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祖国,并被北京大学聘用为文学院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兼正教授。
不久后,季羡林与北京大学创立的东方语言文学系将梵文研究正式引入了中国。直至今天,北京大学仍然是中国唯一教授梵文的大学。
4
1956年,他更是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40多岁就荣登中国学术地位的顶峰。
由于季羡林认为,语言的背后蕴含着很多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都能反映中国的历史发展的故事。
因此在他70岁时,季羡林决定着手唐史的写作。
当时季羡林周围的人都建议他不要做这种费心费力的事情,如此高龄的他身体会受不了。
季羡林不这么觉得,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他信誓旦旦地告诉别人,他有一套自己的长寿秘诀。
经过17年的苦心钻研,在1998年时终于完成了这部83万多字的巨著唐史。
季羡林也因此被印度最高文学研究机构——印度文学院授予名誉院士的头衔,为表彰他在梵文和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一时间人们把季羡林称为国学泰斗、国学大师、国宝。但,季羡林坚决不接受“大师”这样的称号,并表示道:
“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
如此谦卑且才华横溢的季羡林到了晚年,一如既往地把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而对待生活,他一直秉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最终以98岁的高龄在北京病逝。
季羡林的高寿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总是以各种角度来解读他的长寿之道。
但季老到底是靠什么来实现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长寿的呢?是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力?还是一颗懂得生活的心?
或许都有吧,从季羡林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其实他是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准则的。
季老一直遵循着自己的“三不”原则来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季羡林独创的养生之道是哪三“不”呢?
5
第一是“不锻炼”。
季老指的“不锻炼”并不是反对大家运动,而是提倡大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既不要过度锻炼,也不要和人攀比。现如今,有很多人为了锻炼而锻炼,原本锻炼是为了健康,结果本末倒置。
因选择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让身体受到了不必要的劳损,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季羡林曾经在文章中描述,他有两个跟自己年龄相当的朋友,而他们每天都花上两个小时去锻炼身体,结果是一个比他先走,一个卧病在家不能出门。
因此,他一直强调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才是最有效的。
随着年龄增长,对于季羡林来说,有些运动项目做起来已经比较困难了,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出去散步。
因此,季羡林到了晚年依然拥有敏捷的思维,并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第二是“不挑食”。
很多人年纪大了以后,在饮食方面都比较讲究,担心吃错了食物会让身体负担重,因此每到吃饭的时候都像如履薄冰一样,总是挑挑拣拣,最后导致身体营养不良。
有的老人,认为吃补品补药有助于延年益寿。但这些很可能只是心理作用,有的补品补药吃多了很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而季羡林在饮食方面是一点也不忌口,他主要是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最多每个月吃上几口自己最爱吃的烤鸭来解解馋。
其他时候,即便老朋友送他补品,都被他拒绝了。
第三是“不嘀咕”。
季羡林认为人要放下心中的执念,不纠结那些让人不快乐的事情,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因为心态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
季老晚年虽然一直多灾多病,但他从来没有过度地担忧自己的身体健康。反观一些人被医生告知身体抱恙后,就无时无刻地在反思自己干了什么才变成这样的。
其实,这种“嘀咕”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烦恼。因此,季老认为一个人越到晚年,就越应该心胸开阔,并保持洒脱自在的心态。
6
除了以上的“三不”原则,季羡林还特意提醒过朋友,无论何时一定不要让脑筋停下来,要多动脑思考。
他认为国外一些科学家觉得用脑伤神的说法是错的,勤用脑是真的能让人延年益寿。
因为在脑筋活动的情况下,大脑每天会有新的脑细胞产生,只要脑细胞的活动不停止,新生的细胞就会比死亡的细胞数目还要多。
因此,季羡林也是以身作则,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
这就是季羡林的养生之道,按他的话来说是:“养生无术是有术。”
纵观季老的故事,他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但他习惯了用不争辩,不抱怨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
季羡林告诉我们要抱着想得开,看得开的心态,才能放下过往的遗憾,同时也不会为将来而忧愁。
面对人们非常关注的长寿的诀窍,季羡林曾经坦白道,他未曾给自己划定活到什么岁数,天命到头的时候,一切自然就会结束。
因此,万事挂怀不如删繁就简好。就像陶渊明诗中所说:“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