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的资料介绍(中国旅游地图揽胜-海南三亚)
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二十一篇 海南
海南省:简称“琼”。所在地为中国南部南海中的海南岛及 西沙、南沙等群岛。原为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8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设立海南省的议案,决定:设立海南 省,撤消海南行政区。省人民政府驻海口市。面积34380平方公 里,人口1020万。为中国重要的热带作物栽培和良种 繁育基地。盛产橡胶、油棕、椰子、剑麻等。沿海渔、盐业发达。
三亚市,是海南省地级市,别称鹿城,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三亚东邻陵水黎族自治县,西接乐东黎族自治县,北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临南海,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21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3226平方千米。东西长91.6千米,南北宽51公里,下辖四个区。截至2020年11月,三亚市常住人口为103万人。
三亚景点:蜈支洲岛、三亚海滨风景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西岛、古崖州城
一、蜈支洲岛
古称“古崎洲”,又名情人岛。距离三亚市东北部海岸2.7公里的海面上,是海南岛周围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和丰富植被的小岛。
蜈支洲岛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美誉。海底世界五彩斑斓,有中国保护最完好的生态珊瑚礁。
蜈支洲岛地处三亚海棠湾,避开了台风走廊,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北部小岛,小岛是天然的热带植物王国,树木苍翠青葱,能看到恐龙年代的龙血树。
蜈支洲岛地貌美丽而有层次。岛的中部坡地逶迤,起伏平缓,藤蔓缠结,花紫果绿,蝉噪鸟鸣。西部及北部形成一弯路玉带状的银色沙滩,沙质均匀细腻,海水颜色由透明而碧绿继而浅蓝,后而深蓝,明丽动人层次分明。
东部、南部两峰相连,最高峰海拔79.9米,礁石林立,惊涛拍岸。大风或大潮时,海浪咆哮奔腾激起的浪花可高达十米,形成独特的山海奇观。
二、三亚海滨风景区
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总面积约212平方公里,由海棠湾、亚龙湾度假区、大东海度假区、天涯海角游览区、落笔洞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等景区组成。
海棠湾其实只是“半湾”,地处三亚市海棠镇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交界处,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本来一个完整的海湾一分为二,属于三亚境内的一半取名海棠湾,属于陵水境内的那一半海湾名称为土福湾,三亚这边就叫海棠湾。两处“半湾”岸线合计总长25公里。
亚龙湾度假区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是海南名景之一。亚龙湾沙滩绵延7公里且平缓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米。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而且蔚蓝。能见度7-9米。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年平均气温25.5°C,海水温度22-25.1°C,终年可游泳,被誉为“天下第一湾”。
大东海度假区月牙形的海湾,辽阔的海面晶莹如镜,只见白沙融融,阳光、碧水、沙滩、绿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热带风光。这里四季如春,水暖沙平,冬季水温18度,是冬泳避寒胜地和度假休闲者进行潜海观光、海水浴、阳光浴的理想之地。大东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四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大东海“水暖沙白滩平”,使大东海名声早已蜚声海内外。这里的海湾呈弓形,东南平行的两条小山脉就像两道堤墙筑入浩瀚的南海,铸成海湾和屏障。大东海三面环山,一面大海,一排排翠绿椰林环抱沙滩,其碧海、青山、绿椰、白沙滩独特之美博得海内外游客的赞叹。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市区约23公里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步入游览区,沙滩上那一对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入目。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这里融碧水、蓝天于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诗如画。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滨,为海南一绝。
落笔洞旅游区,位于三亚市荔枝沟镇东北方向约7公里处的奇特的小山峰——印岭。属三亚市八景之一。在绿林遮空,花草盖地,鸟鸣山林,猿啼峭壁,蝉噪蜂蝶忙的印岭,大小石灰岩熔洞数不胜数,形状千奇百怪,其中最出名的是山的东面的三个洞——落笔洞、仙朗洞、仙女洞。落笔洞在印岭东面的悬崖下,洞外古树参天,荫翳蔽日,蝉翼惊秋,鸟鸣山幽,依稀中似有股仙气缭绕。
三亚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处的南山山麓,始创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是中国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自古因其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现已发展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三亚大小洞天自古留下了众多名人胜迹。唐代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曾于第五次漂流至南山大小洞天海岸登岸,留下千古史话;宋末元初我国棉纺技术革新家黄道婆在这一带采棉纺织,并从这里登船离岸,把崖州的植棉技术和棉纺技术传播海内外;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和传法布道,使大小洞天从此与道家有了渊源……。
三、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古称“鳌山”,位于中国海南岛的南端,山高约500米,形似巨鳖。1200年前,中国唐代著名的大和尚鉴真法师,在他第五次东渡日本遇险后漂流到南山,在南山居住一年半之久,在此间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终获成功。
游南山,还未及园区内,便可望见一座门楼高耸,古色古香、巍峨岸然,它就是具有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气象不凡,生机勃勃的南山景区大门--"不二"法门。
四、西岛
又名玳瑁岛,位于三亚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全岛面积2.8平方公里,居民3千多人口,世代打渔为生。距三亚8公里,市内坐艇25分钟路程,珍珠养殖厂码头坐艇15分钟路程。由于远离城市,海水污染少,岛上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沙滩柔和,海水清澈见底;环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美丽的珊瑚,保护完好,聚集生活着各种色彩斑澜的热带海鱼,宛如一个巨大的热带海洋生态圈,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五、古崖州城
即现三亚市崖城镇,位于三亚市西40多公里处,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来历代的州、郡、县治均设在这里。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繁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海南旅游胜地。
据史载,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为土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始砌砖墙,后经元、明、清三代扩建,使之成为海南岛规模较大的一座坚固的城池。现已修复了城门部分。历代文人墨客、圣贤学者、达官名流的流配谪居,广东、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商贾留居落籍,对崖州城的兴盛,有重要的影响。
从唐朝起不少官僚名仁被陷害,曾被流放到崖州城来。单是副宰相以上的大官重臣就有14人之多,如唐朝的韦执谊、唐瑗;宁朝的丁谓、赵鼎、卢多逊、胡铨,元朝的王仕熙,明朝的王个、赵谦等。因此崖城又有“幽人处士家”之称。尤其是著名的唐高僧鉴真和尚于唐代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遭遇强台风袭击,所乘坐的帆船飘流到崖州城,他在这里帮助修建了大云寺,留下了一批准备带去日本的佛教经典,这是崖城文化史上带有神奇色彩的宝物。元朝女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也曾居住在崖城的水南村近40年之久。到了明代,崖州已具有“弦诵声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的盛况。崖州城的城门已修缮一新,显得雄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