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三思而后行是谁说的话(孔子提出的三思而后行,流传了几千年,却被大多数人误解)

孔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叫“三思而后行”,很多人并以此为处事标准,但是殊不知,这一句话其实一直被误解。

被“误解”的真正含义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所阐述的智慧就是“任何事情都要多加思虑,才可以去做”。

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事情的时候都是火急火燎,不懂三思,那一定会因为自己的急躁冒进给自己招致的问题。

但是我们对待任何的问题和智慧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其中的内涵,如果我们只是单方面的去思考,则会有失偏颇。

就如同对于这一句话,大多数人只知道“三思”而后行,却不知道孔子所表达的智慧,并非是这么简单。

这一句话是出自《论语》,很多人就以为孔子所倡导的就是“再三思虑,才可去做行动,但是大多数人却都误解了孔子的意思”。

在《论语》之中,原话为: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有一个人叫季文子,他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会经过深思熟虑,多次考虑才会去行动。但是孔子听到之后却说:“只需再次思考,就可以去做了。”

这就是大多数人对于“三思而后行”所产生的一个误解。

很多人以为三思而后行需要不断的思虑,多次的揣摩才可以行动,但是却不知,过分的犹豫不决,就是一种执行力差的表现。

而且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错失良机。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就是大多数人被三思而后行所误解的状态。

我们先从从层面去剖析:

凡事不想一想就去行动,叫做莽撞,会导致一个严重的负面后果。

但是想的太多,只是瞻前顾后,不但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之中,还会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让事情延误时机,甚至在大多数时候,还会给居心叵测的人留下可乘之机。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该急,什么样的事情该缓呢?

赵豫的“明日来”

赵豫任松江太守的时候,每一次看到有人来诉讼,只要不是非常紧急的案子,他就会对诉讼的人说:“你等明天再过来。”

刚开始大家不理解,都笑话他,于是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松江太守明日来”,甚至还编了一个歌谣。

但是正是因为他提出的“明日来”这样一个理念,所以大多数因为一时的愤怒而惹起的争端,经过一夜平息之后怒气就消了,也并不需要对薄公堂,所以很多人就停止诉讼了。

相比之下,那一些用尽心机想置人于罪,为了自己博取公民和名声存心治罪于人之士,赵豫的这一种厚道,与那些人相比,简直甩他们十条街。

在赵豫主持诉讼案的这一个状态之下,他提出的是“明日来”的一个缓冲术,解决的是大多数人处于激动状态之下产生的问题。

所以我们就可以明白: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做出来的事情必然是错的,在这种状态之下,一定要履行“三思而后行”的一个智慧。

当你把事情“等到明天”的时候,当时的那一份怒气和冲动也就逐渐的平息,你所做的决定也能更加进一步的完善。

但是我们切记,对于其他的一些事情,则需要速战速决,太过于的信奉“三思而后行”就会延误时机。

比如公司的一个团队,加班加点的去赶方案,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努力,策划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方案,等待着自己的经理交给自己的客户。

但是这个经理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拖时间,他觉得应该多考虑考虑,多三思一下。

谁知道因为经理的“三思”,延误了时机,这个重要客户被竞争公司抢去,一个团队三个月的努力都白费了,这个就是典型的优柔寡断的愚昧思维。

该急的时候要急,该缓的时候要缓,这是快慢有度的一个人生哲学。

如果说大多数人听了“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无论对待什么样的事情,都是优柔寡断,磨磨唧唧,你的人生一定会因此付出代价。

所以我们听孔子的这句话时,不要被表面的一个意思所迷惑,也要能用另一种角度去思考和评判,这才是学习智慧的最佳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