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直到夜郎西的上一句是什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只有李白能写得这么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种抒情浪漫的诗句大家一听,就会知道一定是出自李白之手。没错,确实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我把自己内心对你的担忧寄托给天上的那轮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伴着你平安到达夜郎以西。
诗很短,但很浪漫,很抒情,它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下面来欣赏一下全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
等杨花刚刚落完,子规鸟啼鸣的时候,我才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龙标那个地方很偏僻,要经过五溪才能到达。
我只能把我内心对你深深的忧愁遥寄给天上那一轮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伴着你到夜郎以西。
你看,用白话一说,全没了这首诗所表达出来抒情的韵味。
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呢?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当时,正值李白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
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关于他为何被贬,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王昌龄是因“不护细行”被贬。所谓“不护细行”,简单来说他并不是犯了什么大问题,只是可能在工作上不注意小节,生活上不够检点,这才遭到同事的谤议。
当时李白在扬州,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就惴惴不安,即兴写下了这首小诗。
这首诗很短,只有四句,但包含的个人情感却很多很深。
在这首诗中,李白假借明月来抒发自己对好友的怀念之情和担忧之心。语言精练,用词朴实,让人读来,会感到有一丝丝的悲伤之情油然而生,不禁也为李白的好友的前途有了些许的担忧。
诗的一开始,李白就用两种事物,杨花,子规。杨花就是柳絮,子规是杜鹃鸟。飘落的柳絮和啼哭的杜鹃鸟,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南国三月暮春时的朦胧画面,透露出一种让人忧愁不已的气氛。
此时,李白望着纷纷飘洒的柳絮,和远处传来杜鹃的声声悲鸣,想到自己的好友又有不幸的消息传来。此情此景,又怎能不让作者为友人担忧呢?
诗中最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以说是最能表达作者情怀的了。前两句写景物是为了气氛的烘托,这最后两句才是全诗的中心主题。
诗中的“夜郎”,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古夜郎国,指的是隋代的夜郎县,今湖南辰溪一带,而好友要到的龙标就在辰溪以西的地方。
诗人通过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使后两句诗特别抒情,特有人情味。他把自己对好友的关爱和担心予以物化,让它随着移动的明月陪伴着好友一直到夜郎西,这样自己才能安下心来。
诗人寄情托月的目的,一是要把自己的“愁心”、思念、关切托付给明月,或让明月替自己,陪伴随着友人一起到夜郎以西遥远的荒凉地方。二是要发泄自己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其实也是对当时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