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走日象走田是啥意思(马走日、象走田是啥意思,益智游戏常常练)
“马走日,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线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回还”。这个口诀大家还隐约记得吧,这些年,路边下象棋的人少多了,比起扑克牌,象棋更成了小众,普及率日趋下降。
棋类游戏失宠,主要是被网络游戏冲击所致,也有些自身特点不易拓展的因素,比如费脑费神,不易上手,时间拉长,输赢难分,高低生怨,不宜口水社交之类。
网上有人也撰文,年轻人不宜玩象棋,无益身心、没有前途、玩物丧志等,看来大家多半已全身心投入到经济攫取的滚滚红尘中,势必以利益成效衡量万物了。
可转身再看,电脑、手机的闪烁屏幕上,频频是年轻人的飒爽英姿,原来他们只是转移了战场,更专注地投入到丰盈、激烈、快节奏、现场感满满的电子博弈中。他们不满足于小小的棋盘上运筹帷幄、盘点江山,不在乎这方寸间波澜不惊的低燃胜败。
象棋这种国粹就要被时代淘汰了?其实不然,它的益处早就被课本总结,怡神益智——启迪思维——辨证分析——锻炼意志,当行进至中老年人,更所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之良师益友。
大家常说下象棋的人脑子好使,思路清晰,定力深厚,估计犯老年痴呆的可能会比较小。虽然没听到专家解剖分析过大脑下不下棋的区别,但是脑子越用越灵光这个老话,还是有些群众基础的。
如果困顿于老有新学,那么适当拾起旧爱也是良策。有些老人,有着多年的喜好,闲来就想下盘棋,可是不易找到棋友。会下棋的人少,跟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更是难得,怎么办呢?其实,适当调整自己的搜寻目标,梳理自己的走棋风格,就有实现目的大可能。
下棋总要赢个你高我低,遵循棋局规则,但是也可以创建、崇奉些游戏“新道德”。
如果是高手,就表现点高风亮节,不要穷追猛打、步步紧迫,几步就要将死对方,即使是局局赢,也不会天天给你发奖状,难得有专人陪你玩儿,就让他悔两步棋嘛,也给自己创造些难度。
得遇高手的人呢,既然是自己的玩耍爱好,那就恰当地降低姿态,心平气和,败也不馁,笑谈些棋局感悟,当做佐料,讲些甘拜下风,再叨扰一盘可否之类的话。不就是乐呵乐呵吗?楚河汉界已是千年云烟,我等修身养性才是宗旨。
说到“楚河汉界”,聊一下象棋的由来。相传秦朝末年,项羽与刘邦楚汉争霸,大将韩信研发了棋子游戏训练将士,沙盘推演探讨战略战术,并以之缓解征战的疲惫。另一说是韩信遭到吕后陷害,在牢狱中排解苦闷,与狱卒排练的游戏。
征伐已久远,难断真假分辨,来源还有其他申论,不再赘述。有意思的是象棋规则的小情节,看上去更有些画面感。
将帅不能相见。传楚汉交战时,项羽在鸿沟一侧搭弓激射,险些要了刘邦的命。鸿门宴上,刘邦更是险中逃生,所以游戏中设定双方将帅不能对视,一见即输。
红黑色的棋子。红色是汉军旗色,刘邦自称赤帝之子。黑旗是西楚军旗,传项羽喜欢黑色,坐骑是通体黑色的乌骓马。
楚河汉界。楚、汉两方曾在河南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的争霸战,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欣欣然,下棋亦有国学演义的道听途说之收获。骁勇善战的霸王惜败于深谋决断的汉王,只在褒贬不一的“鸿门宴”上,就给后人留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等等脍炙人口的佳句。
不管是否通顺历史人文,不管是否喜爱象棋如初见,只要看到棋盘上红黑相间的书法棋子,倾听到啪啪作响的拱卒前进,就像是踏足远遁的时空隘口,无关胜败输赢,追思挥戈铁马,沉浸于心智激荡!
网络游戏上线后,陆续吸引了一些中老年人摸索、开启电脑和手机端游戏。大型游戏玩不顺,也频频被棋牌通关勒住缰绳,就随手点击消水果、连连看,这些入门级小游戏也不错,智力维系益处颇多,起码是锻炼手眼灵敏反应,也能熟练下电子设备的应用,消除对新鲜事物的恐惧和隔阂。
当然,电子游戏的局部弊端很多,养生保健方面尤其对老人来说,不宜久练,对视力、颈椎都不好,久坐更不宜。长时间独自憋闷在家,减少外出,减损社交,也要避免。
总结来看,就像营养配餐,各种游戏对于健脑益智有诸多的妙用,利用各种适合场景,适宜适当、定时定量的智力游戏有益于养护大脑的正常运转,让我们及时的启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