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顿悟说是由谁提出来的(真如不可分割,成佛只能顿悟——惊世骇俗的竺道生法师)

他主张要想成佛只能顿悟,做了善事也没有善报,十恶不赦的坏人仍可以成佛。当时的佛教界无法接受这种惊世骇俗的主张,于是强行把他赶出了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这个人就是南北朝的竺道生法师。

毗昙、中观、涅槃三学的集大成者

竺道生(公元355-434年),俗姓魏,河北巨鹿人,八岁时在建业随竺法汰出家,十五岁登台说法。竺法汰和释道安都是佛图澄的弟子,法汰与道安的弟子庐山慧远也常有书信往来。当时,慧远把罽宾僧伽提婆请到了庐山东林寺。竺法汰便将道生介绍到庐山,和慧远一起跟着僧伽提婆学习毗昙学。

“毗昙”是“阿毗昙摩”的简称,意为论藏,在中国特指说一切有部解释“法相”的论著,研究这类论著的学问称之为“毗昙学”。

道生来到庐山的时候不到三十岁,而和他一起学习的慧远已五十岁了。从佛图澄那里论起,道生和慧远算是同辈,但慧远比他大了二十多岁,所以他对慧远执弟子礼,但双方并无师徒关系。

在庐山修学几年之后,听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来到了长安。道生便在慧远的资助下,和慧观、慧严、慧叡四人也来到长安,拜入鸠摩罗什门下,学习大乘般若、中观之学,并参加了翻译工作。由于智识超群,竺道生成了罗什门下“四圣”、“十哲”之shǒu。

三年后,道生从长安返回庐山,把同学僧肈的《般若无知论》带给了慧远。促成了此后慧远和罗什两位大师的佛学交流,后人将他们的往来书信集结成了《大乘大义章》。

后来,道生离开庐山回到京城建业,接触到了六卷本的《涅槃经》残卷。他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从中得出了人人皆有佛性,包括十恶不赦的一阐提也有佛性的结论。他又从“佛性本具”而推出成佛只能“顿悟”的结论。遭到了都城佛教界的一致反对。

真如不可分割,成佛只能顿悟

现在的人普遍认为“顿悟”是禅宗的慧能提出来的。其实,早在慧能之前三百年,竺道生就在倡导“顿悟”了。

南北朝时,人们普遍认为佛性不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在后天的修行中获得的。所以要想成佛只能“渐悟”,一步一个脚印,按菩萨行的十个次第(十地)逐级升华。

这十个次第就是:初欢喜地、次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 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直至第十法云地 。到了法云地,才算功德圆满,究竟涅槃,成就佛道。从发心到成佛,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而漫长的,需要累劫累世的修行。

成佛一定要经过这么漫长的累世修行吗?

中国的主流思想是讲求务实的,当身(当下这一生)的问题才是zuì重要的。所以,从佛教传入中国开始,成佛的顿、渐的问题就被提上了议程,可谓由来已久。

东晋的支道林(公元314-366年)认为:菩萨修行从欢喜地到第六现前地,是要渐次修行的,但到了第七地时已经初得“无生法忍”,已经具足了一切道品。所以七地以上到十地究竟圆满,是可以顿悟的。但在六地之前需要靠逐级修行,直至进入七地就可能顿悟成佛了。所以关键在于第七地。学者一般将支道林的主张称之为“小顿悟”,其实在本质上还是渐悟。

而竺道生在综合了中观、涅槃学之后,认为成佛不可能分阶段进行,只能通过顿悟一次性成佛。因为“真如”、“佛性”都是无为法,而无为法是不可分割的。“无为则无有伪妄,常照则不可宰割”。可以分割的只能是有为法(假法)。“夫称顿者,明理(真如)不可分,悟语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所以,如果分阶段证悟,所悟得的根本就不是真如本体,而是一种假悟。十地、四果的各个段位,乃至六波罗密、三十七道品都不是“真悟”。

但菩萨十地、沙门四果都是佛陀亲口讲授的。佛是真语者,不妄语者。这与“真如”的不可分割是否有矛盾吗?

竺道生说,这个没有矛盾。因为佛陀所说的菩萨十地、沙门四果都是为了鼓励人们亲近佛法,是劝人救人、亲近善业的方便善巧。“盖是圣人提理令近,使夫行者自强不息。”

当然,这些善业也是不可轻视的,它毕竟有大利益,至少可以使人免堕恶道。所以,道生虽然主张顿悟,但并不反对人们依次第渐修。

善不受报、阐提有性

除了“顿悟成佛”之外,竺道生还主张“善不受报”、“一阐提也有佛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们普遍的认知,佛教也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竺道生却说什么善不受报,恶不遭罪,还有一大堆佛理作依据。当然,他是从毕竟空的角度来说的,但对那些搞不清什么胜义谛、世俗谛的人来说,这显然是一种违反常理的说法。

此外,佛教将那些十恶不赦的人称为“一阐提”。在《大般涅槃经》传入之前,人们认为善根断尽的“一阐提”是没有佛性的,直到唐朝的玄奘法师仍在坚持这一观念。但道生认为佛性本无善恶,阐提当然也有佛性了。

由于竺道生的一系列主张太过离经叛道,所以遭到了当时佛教界的排挤。都城建业的僧团竟然要求他当众忏悔。竺道生性情刚烈,赌咒道:“如果我所说的不合经义,就让我立即得厉疾而死。如果所说符合经义,愿将来舍寿于狮子座(法师讲经时端坐的高台)”说完就拂袖而去。

他先到苏州虎丘山,在那里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然后又到庐山隐居。

生公石像

几年之后,昙摩谶翻译的《大般涅槃经》终于传到了南方,证明竺道生所说“一阐提也有佛性”是完全正确的。他因此赢得了崇高的声望。众僧请他登台讲解《大般涅槃经》,讲完之后,他就真的在讲座上离世了。

由于南北朝处在佛教中国化的初期,人们总是用世间法来比拟出世间法。所以一时还接受不了竺道生的主张,进而抵制他的言论,导致他的有关顿悟、佛性的论述根本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我们今天只能从一些片言只语中去感知。

到了唐朝时,随着禅宗的兴起,生公所主张的顿悟成佛、人人皆有佛性的观念才被广泛地接受。且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一阐提有佛性,就连蛇虫蚂蚁、花草树木也有法身慧命了,所谓: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