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如何制作海报(深度解析,一张海报从0到1的完整制作流程)

前言


一张海报,从最早的创意构思,到最终的设计执行,整个过程,是怎么一步一步过来的?


最近,我翻阅以往所发的教程,发现内容基本停留在执行层面教授各种炫酷的技法,少有设计前期的创意灵感解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一张海报的完整思路流程。



这次的主角是下面这张现代工业风与东方鬼怪风混搭的异世界海报。我们邀请到了这张合成海报的原作者——Mia,她将详细还原这幅作品从0到1诞生的全过程。


文章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谢谢。















这次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受了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和法国漫画大师Moebius两位艺术大神的影响。宫崎骏的作品极具想象力,以治愈的画风为我们展现一个又一个梦幻美丽的世界。



不管是《千与千寻》还是《哈尔的移动城堡》,又或是《精灵公主》。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都在用浪漫童趣的表现形式诉说着严肃深沉的主题,所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每一位观众都为之动容。



法国漫画大师Moebius的画风则更加多变。从早期的写实风格变到后期的魔幻风格,不变的是他作品中所透露出的那种疏离神秘的抽象空间感,以及留白的运用,给观者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我这次的创作是对两位艺术大师的致敬。将东西方结合,把东方鬼怪物语与西方魔幻工业嫁接到一个同世界里,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体系。








在有了一个大概想要做出什么作品的想法后,我开始考虑画面的构图。考虑构图,就不得不提及景别。景别是一个摄影概念,指主体在画面中的范围大小。一般可以分为5种,从近到远分别是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这次的创作,我打算选用全景,希望可以在画面中尽可能多地诠释出想要描述的魔幻世界。


从远方的自然景观,到中景的城市建筑,再到近处的人文角色与设施。最后,再借助一些流动性的元素穿插整个画面。因此,选用全景构图能更全面地展示主体所处的环境与世界。



而在画面的透视上,我选择了更能展现场景横向空间的成角透视。











故事背景和构图确定了,接下来需要寻找能够承载这个架空世界的元素了。建筑作为画面占比最大的元素,我们先拿它入手。如果你没有灵感,不妨先一起来看看,建筑都有哪些风格。



还记得我们的目的是啥嘛?是打造一个东方鬼怪物语与西方魔幻工业相融合的新世界。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式、日式、西式这几个风格入手,去找寻灵感。


中式宝塔阁楼



日式居酒屋



西方蒸汽工厂



旧英伦风现代科技








即使是静态的海报,也需要有鲜明的画面情绪,才能烘托出画面的灵魂。欢快、热闹、伤感、含蓄、悲痛、愤怒、恐惧、惊悚...


这次的创作,打算尝试展现一种含蓄的氛围。塑造一种事件即将发生前的暗流涌动感,不让画面情绪过于外放,给每一个看到这幅作品的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既然世界背景与画面情绪都有了,接着就是对这个架空世界的故事线描绘了。有了故事线,后续的素材搜集才能更好的围绕故事线索来进行。也不容易跑偏!这点非常极其特别的重要!


同样,先在网上收集资料。鉴于之前定好的创作背景,我们的故事线打算借鉴《千与千寻》与《哈利波特》,来一场妖怪物语与魔法学院的奇幻冒险!



突然之间,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带领麻瓜们走进魔法世界的那趟霍格沃茨特快列车... 一瞬间,故事突然铺满了我的小脑瓜,我有更细致的想法了!


我们即将跟随一辆神秘大巴,走水路!来到一个神奇的新世界!








最后,我们将上述所有的思考与收集整理一下,模仿动画与游戏的设计流程,制作一份画面故事蓝本。








大体的创意构思完成后,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参考系。根据故事蓝本,从各个维度收集资料。参考找好了,下面的创作才能事半功倍。


特别提醒:一定要围绕故事线索和蓝本描述的世界、人物来延展收集素材!看到一个感觉合适的素材,千万不要直接就拿来用了!一定得想一下,是否符合蓝本描述的世界?这个素材的存在,是否经得起推敲?


同样的,在找参考的时候,我们也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找。



1. 氛围色调



2. 画面构图



3. 建筑风格



4. 场景情绪



5. 元素风格



6. 人文质感















草图绘制环节其实相对比较简单。由于是合成设计,只需在草图上定下视平线和消失点,做一个简单的构图分布即可。


首先建立好画布,定下一个相对居中的视平线,让画面成平视的视野。



接下来,模仿收集到的参考构图,将成角透视的两个消失点一个定在画面内,一个定在远离画面的外部。



借助多边形工具,将边数调为99,形状选择星形。通过这个小技巧,可以快速完成画面透视网格的搭建。



然后根据构图参考,建立一个参考线面板,更好地分配画面权重。



为了节省时间,这一步可以用立方体替代复杂的建筑结构,将画面的大体构图确定下来。到这里,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准备进入后续的拼稿与合成阶段。








只是立方体堆积,在画面的构图确定好后,还是很难直观看到画面的情绪。所以先试着把写故事蓝本时收集的主角素材放上去,看看感觉。



感觉可以的话,就按着前期的构思,继续寻找素材。在这里,分享一下这次寻找素材时用到的关键词。


首先是主舞台区角色的收集,关键词不要局限在 "神鬼"、"妖怪物" 等词。有些国外的网站可以用Steampunk,Dieselpunk,character,Soldier 等英文,搜索内容会更多。



建筑的部分,传统中式建筑很好找,塔楼、阁楼等关键词都能得到不错的反馈。工业建筑也可以通过工业时代、蒸汽朋克等词语找到对应的素材。日式传统建筑的指向性需要更强,相应地关键词上也要更加聚焦,比如Tokyo,Osaka,Tsutenkaku,Sangenjaya等。



但是只是用现实生活中的成品建筑,并不能完成对于妖怪都市梦幻热闹的全部构建。因此,需要加入一些灯牌、灯笼、电缆、齿轮等元素进行装饰,输入对应的名称或对应的夜晚环境基本能找到满足需求的素材,同时,由于装饰元素体积小,透视修改起来也更加简单粗暴。




最后,就是一些土地、水泥地面以及水面和电车轨道的收集了,由于都是些近似于贴图的平面素材,透视修改起来比较简单,所以找的时候也很轻松。



当然,找素材的过程绝非一个顺风顺水的体验,再多的搜索技巧也抵不过静下心来慢慢寻找。除了找这个一条路,如果你会素材自制,那找素材就会轻松很多,因为很多素材其实通过一定的改造就能变成可用的状态。








接下来就是拼稿,先根据构图,按照早前的层次画面,将地面和每个景别的建筑围绕角色做一个基本拼接,大致搭好同一层级的建筑元素。



接着,把中远景的素材按照构图一个一个搭上去。



最后,填上水面和天空素材。




关掉线稿草图,和之前担心的一样,由于设定的画面背景是凌晨三点半,但这些建筑都是一个白天的状态。缺少了最精华的发光灯牌,也缺少了点魔幻机械的架空感,有些朴素。



这时候,事先搜集的一大堆装饰素材就可以派上用场。先用右侧蜥蜴战士背后的建筑做实验,将灯牌等元素堆上去看看效果。



灯牌等元素的叠加,大大增加了建筑的细节和层次感,让整个画面变得更加丰富。这证明了这种叠加方法的可行性,接着继续把中远景和左侧建筑群的装饰元素摆放好。



这个过程可以完全根据自己喜好进行细节元素的添加,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用过多的重复素材。



这次给左侧的建筑重点添加了些齿轮、蒸汽灯等更加蒸汽朋克的元素,强化画面传统日式和西方工业的混搭感。



基本元素搭完,总觉得巴士在水里行驶有点奇怪,我们来尝试加入些轨道素材。



再增加一些花草和灯带的前景点缀装饰,为画面进一步增加层次感。



最后,再给巴士加一些细节装饰。至此,素材拼稿告一段落,进入后期融图与合成。









画面中黑白灰色调的统一,对于画面和谐的重要性,应该不用过多强调了。对于合成还不够熟练的朋友,可以建立黑白调整层,在排除色彩干扰下,专心处理元素的明暗。也可以进我站酷主页看看之前发的教程。



打开黑白调整层后,很明显能感受到,中远景的建筑群,对比度过于高了,又黑又抢眼,完全抢掉了主舞台区的视觉重心。



简单分享一下处理明暗的方法,以最突出的工业建筑为例,先借助曲线将它的亮部和整体都压暗。



再新建一根曲线,从暗部开始整体提亮,这两步的目的在于降低建筑物的对比度,让他整体变灰。



先从亮部压暗,再从暗部提亮,按照这种方式,可以一口气把一个景别的明暗快速统一。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大气透视”原理,越远的物体越被大气笼罩影响而变得不明显。



接下来处理右侧素材的明暗。由于近景素材展现的细节更多,在之前的步骤基础上,还需要做一些精细化调整,以这个木桶为例。



起手还是经典两招,新建曲线,从亮部压暗。



再新建曲线从暗部提亮。



由于前景能观察到的光影信息更多也更复杂,所以,根据素材的体积结构,需借助蒙版,将招牌被光照亮的部分还原回去:



再比如上面的齿轮装饰,同样的,用曲线整体压暗,再用曲线整体提亮降低对比。最后,再借助蒙版还原被光照亮的区域。



学员上面这招,大体上黑白明暗的统一就学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把其他元素依次处理好,来看一下效果。是不是感觉建筑的远近关系起来了~



一个小建议,处理黑白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局部放得过大去观察,要多从画面整体进行判断。记住越往前的景别对比度越高,暗部越暗,亮部越亮。


左侧的黑白处理用同样的方式,由于左侧建筑群涉及到多个景别,所以在处理黑白时要注意暗部黑度的渐变。



同理,继续把不同层次的地面明暗过渡处理好。



建议大家在做过渡的时候善用渐变工具。这样,画面中只剩下我们的主角团的明暗需要处理了。



毕竟是主角团,在明暗处理上会更加复杂具体些。以外表高冷的战士举例,这个素材的对比度略微偏弱,作为主角的存在感明显不足。



因此,先通过曲线工具,将角色的整体压暗,与背景抽离开。



再新建曲线,整体提亮,然后借助蒙版,仅针对受光的区域进行调整,让受光部分更亮一些。




处理的过程中发现,素材本身的受光与场景光源存在偏差。但是也不想放弃这个素材,只能手动改光。借助滤色图层和正片叠底图层,重新划分角色的受光区域。



再借助线性减淡等图层,进一步强化角色的受光以及自发光的质感,增加素材的立体感。



虽然改光并没有改得特别完美,不过已经符合了画面的基本光源,也想借此提醒大家:找素材不仅要看风格和透视,还需考虑素材自身的受光方向,尤其涉及到主角素材的时候!如果受光方向和我们画面的打光不同,就需要按上面的方法给素材进行改光。


按照这样的黑白细化方式,将剩下的角色素材依次处理好。处理黑白的关键点在于由远及近明度的渐变感,越远的地方越灰,越近的地方越黑,拿捏了这个口诀,调整好黑白,整个画面看上去就已经很舒适了。



实用小技巧:除了上述所讲的黑白调色外,在不同空间层级的素材中间加些烟雾,能更好的提升远中近景别之间的空间感,让画面纵深感更强!








现在整个画面的层次感正确了,但是感觉灰蒙蒙的,缺少活力,也缺少那种暗潮汹涌的感觉。



接下来的调色环节,着重用到两个工具,色相饱和度与色彩平衡。这时候,创作前期的配色参考就派上用场了。



由于是水城,所以画面非常适合照着参考中的蓝青色调去配色。还是以远景那个工业建筑为例。



明暗调整好了,调色就会变得非常轻松,尤其是远景元素。新建色彩平衡调整层,整体往青色和蓝色上偏色即可。



但是,对于河豚后方的这类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色彩,只通过色彩平衡进行偏色,很难和其他素材的色彩达到统一。这时候可以先用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层,将建筑固有色的饱和度降下去。



再借助色彩平衡工具进行加色,用这种方法调整后的色彩匹配度就自然。




别看要处理的素材这么多,由于上一步明暗统一处理到位,各种形态的素材都只需要通过【色相饱和度降固有色饱和】+【色彩平衡整体偏色】这两个步骤,就能快速实现色彩统一。



再举个例子,右侧建筑的调色可以直接把房屋和所有装饰元素编组,在组的基础上进行统一偏色,效果依然不错。



整个建筑和环境的色彩做好偏色以后,就可以把精力重点放在角色处理上。以水中巴士为例,先用色相饱和度工具对固有色进行适当降低。



再通过色彩平衡工具,直接让整个车的色调变成蓝色。



不用担心蓝色面积占比过大导致画面不和谐,一会儿可以通过光效添加进行平衡。像河豚这类本身蓝色系的素材就不用过多处理,进一步强化阴影处的蓝青色调,让整个色彩更统一即可。



其他角色也是用同样的方式调整。




看到这里,没接触过合成的同学或许有疑惑,这样就算调完了?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怎么这么简单?


其实我们的色彩调整,一个基于明暗统一后的大面积色彩基调处理。除此之外,后续的氛围塑造和特效添加才是重头戏!









后期氛围塑造中,有两个关键法宝:光效和雾效。不过,在用这两个法宝之前,我们先来观察画面,会看到在一些素材接洽的地方,总有一种生硬的不真实感。



这是由于我们在合成过程中忘记了素材之间遮挡和接触产生的阴影。通过正片叠底图层以及曲线蒙版工具,利用手绘板我们可以快速完成阴影的制作,这里就不详尽展开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远处细小的元素也要添加阴影,画面中细节刻画越多,整个画面就越真实。



接下来就是光效添加,以这个可爱的招牌为例。




由于招牌本身是发光体,我们可以复制图层,模式改为强光,调整不透明度,让他产生一些自发光的感觉。



接下来,再复制一层,用叠加模式,借助蒙版和画笔,略微强化发光的中心部分。



再次复制图层,图层模式改为滤色,借助蒙版,勾勒出具体发光区域,完成发光体的发光层次塑造。



至此,我们只是完成了发光体的光感塑造,接下来还需对发光体散发的光芒进行还原。新建线性减淡图层,放大画笔,选择暖色调,略微在招牌周边涂抹。



一层光感不够的话,可以再来一层,不要心急,宁可慢慢加光效也不要一次加过头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发光体就制作好了。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物体受光照射应该如何制作。以远景建筑为例,屋内的光芒照出来,外层的管道应该有强烈的受光感。



这一块有手绘功底的朋友可以直接画,没有的话,可以试试下面这个方法。针对管道新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层,整体向暖色偏色,同时提高亮度。



然后再借助蒙版,擦出内侧面受光影响的区域,做好过渡,也可以制造出不错的轮廓光照效果。



只要掌握了发光体和被照射受光体的光感逻辑,整个氛围制作就会变得相对轻松。像巴士这种又是发光体又是受光体的素材,也就有处理的思路了。



选中车内区域,用滤色模式填充暖色光。



按照强化光源的方式,和物体被照射的处理方式,丰富车内光源层次,并将侧柱的受光感制作出来。



外部继续新建图层,用叠加、线性减淡等图层模式,将车灯和车牌的光感处理出来。








外部有了光源,相应的,巴士周边的水和地面的受光也要制作出来。



为了增加画面的真实性,制作过程中可以找一些水的波纹素材叠加在车头的位置,强化水面的涟漪效果。



光效制作OK了,再来看另一个氛围神器:雾效。雾效制作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善用手绘板,只需要新建图层,调整画笔力度,用边缘模糊的笔刷在需要雾效的地方轻微涂抹即可。



雾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拉开素材与场景之间的层次,是强化景别的必备神器。



完成画面的氛围添加后,发现画面整体的风格还并不强烈,也不够统一。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画面氛围。整体氛围的调整有一种偷懒的方法:新建图层,图层模式选择滤色,整体填充一种我们希望达到的氛围色调,并适当调整不透明度。



再进一步强化光感,新建滤色图层,将车灯散发出的光照体积感明显一些。



光感强化了,相应周围物体的受光也需进一步强化。新建线性减淡/添加图层,运用画笔根据不同光色影响到的区域分布进行光感强化。



强化画面对比后,ctrl+alt+E将画面整体盖印。



打开Camera Raw,让整体色调进一步向青蓝色偏色。



新版本的Camera Raw可以针对性快速调整高光、中间调和阴影的色彩,非常好用,推荐大家尝试一下。



处理完成后点击确定,得到一个风格化更加显著的稿子。



新建图层,填充50%中性灰,图层模式改为线性光,借助蒙版,强化水面受光部分,突显水面波光粼粼的感觉。



最终,一张质感满满,个人风格明显的稿子就制作完成啦!完结,撒花!





总结


1. 以上便是一张稿子从0到1的完整创作思路。从这篇分享中我们能看到,想要做出一张好看的原创作品,前期的构思丰富度很重要,想的越细致,后面做起来就越顺手。


2. 其次是找素材,一定要先有了画面蓝本后,再去找,千万不要用“临时的感觉”去指导工作,否则我们做出的作品后面很容易出现逻辑BUG,多注重系统全局性思维。


3. 在后期调整这块,想要稿子好看,除了黑白统一,后期统一外,怎么合理的追加画面特效,是提升画面好看度的关键!合成不是一味的还原物理规则,而是跟讲故事一样制造冲突,在“熟悉中添加意外”,才能让画面更有味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