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挖土豆神器工具(山东一老农因太懒不想动,发明”土豆收获机”,如今获26项国家专利)

2005年的一天,一个年过五旬的农村老头正对着上门来讨债的人点头哈腰,“再给我一点时间,我马上就还钱,我的新一代机器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

“吴老头,不是我们不相信你,只是你捣鼓了这么长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我们也着急呀。”

“就是,吴老头,我们也等着钱生活呢,你总不能欠钱不还吧?”

来讨债的人七嘴八舌,对着这个叫吴洪珠的老头一顿输出,言辞间尽是自家的不容易。

吴洪珠也有些愧疚,他借钱研究的机器不仅没能帮上农民们的忙,反而让他欠下了一大笔债。

眼下,他也没有钱马上来还给这些农民们。

此时的吴洪珠满心都是失败的懊悔,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就在四年之后,他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009年2月,央视播出了一档名为《我爱发明》的节目。

一名小学生发明出了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太阳能小船,一位面店老板带来了他自研的自动削面机,一位退休老人还研发出了机器人拉车。

众人为之喝彩时,一位五旬老农——吴洪珠登了台。

吴洪珠展示的是他发明的自动土豆收获机。

随后吴洪珠的一言,又让他的个人身份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为了这个发明,他欠下了200万巨款,一度被讨债的人追上门要债。

他本也以为自己再无翻身的可能,却不料这一产品竟被外国企业家看上,产品一度畅销到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吴洪珠又是怎么欠下200万巨款的呢?

说起来,吴洪珠有此妙想,和其世代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再者,也和人类骨子里的一个本性分不开——那就是“懒”。

毫不夸张地说,懒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大生产力。

一天,吴洪珠正在看着收割麦子的场景,突然,一个妙想乍现在了其脑海中。

既然割麦子能如此快速利落地收割,那土豆能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呢?这样下来,不就节省很多人力物力吗?

吴洪珠之所以有如此想法,和他生活的环境离不开关系。

土豆是吴洪珠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依靠着土豆,吴洪珠的父母将他抚养成人。

自从有记忆起,吴洪珠就在帮父母种土豆。18岁时,吴洪珠接过了家里的重担。

这一接就是好几十年,吴洪珠一家一直在用传统的方式收土豆。

多年下来,收土豆还是靠着最笨的办法,整天累死累活的。

看着这样高效的机器,吴洪珠眼前一亮,下定决心要研发出自动土豆收获机。

当吴洪珠向村民们提出,他要发明自动土豆收获机时,却没有得到任何支持:“这么大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呀,你只有初中文化,怎么可能研发得出来什么机器?”

“我其实也不过才50岁而已。”吴洪珠笑笑,对于自己的年龄,他一向以坦率的态度面对。

吴洪珠当然也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只是他更在意如何提高效率,吴洪珠毅然走上了自动土豆收获机的研发之路。

吴洪珠着手之后也很快清醒: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要研发创造出一台机器,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他根本没有基础知识储备。

大家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他连初中都没能毕业,更没学过专业的机械知识。

受挫数次后,吴洪珠决定照猫画虎,先从现有的机器下手。

顺着这一思维,吴洪珠找到了自动割麦机的设计图。

所谓隔行如隔山,吴洪珠看着工图上的线条,却不知道这是些什么,他看着图埋头研究了几个通宵,但却没找到一点头绪。

挫败,失落一度压得其喘不过气来,饶是信心满满的吴洪珠,此时也有些沮丧。

就在这时,女儿伸出援手,为他提出了脱困之法。

“你光看别人的东西是看不会的。你去村里卖农器的店实际看一下,看看里面的机器零件,再看一看机器的相关构造图,看厂家是怎么研发设计机器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吴洪珠听到这句话后眼前一亮。

只见女儿话还未毕,吴洪珠便已撒丫子跑出房间,匆忙赶至了村里卖农器的店里。

吴洪珠的热情还没来得及燃烧,一盆凉水就浇了下来。

当店主得知吴洪珠是来看机器构造,而不是来买机器时,便没了招待的热情。

还“好言”相赠:“你这个岁数就安心养老吧,别瞎折腾了。”

吴洪珠压抑的情绪却被这句话顷刻点燃,在情绪的驱使下,他和店主理论了起来。

回顾这段往事,吴洪珠平静地说:“其实没什么必要,主要还是自己那时能力不足,又急需证明自己,情急之下才和店主吵了起来。”

一番争执后,吴洪珠发现他和店主谁也不能说服谁,无奈之下他离开了店铺,来到了另一家店。

有此前车之鉴,这次,吴洪珠学聪明了。

吴洪珠没有第一时间表露他的意图,他先是向店主要来了图纸,准备以看图纸之机,向店主请教机器的运行原理。

一番交流后,店主若有所思地看着吴洪珠。

他似乎看穿了吴洪珠的心思:“你有这种想法是好事,如果你有需求,我可以帮忙。”

吴洪珠出店铺时,手里已多了好几张图纸,还有几张名片,上面都是一些供货商家老板的电话。

店主表示,如果吴洪珠有需求,他完全可以咨询这些老板。

随后,吴洪珠为集中研发项目,在家里专门开辟了一间实验室,其中摆满了他搜集而来的各种书本,及其结构模型。

吴洪珠决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启自动土豆收获机的先河。

吴洪珠要向众人证明,自己即便50岁,也有追梦的权利。

即便50岁,他也能扛起自动土豆收获机研发这座大山,即便50岁,他也能博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吴洪珠的构思里,他可以用和割麦机一样的履带传送结构,至于自动割麦机履带上的刀片,他可以将其替换成有凹槽的锹片。

如此,一台和全自动割麦机原理相差不大的全自动土豆收获机的方案就此决定下来。

吴洪珠随即画下了草图,随后去市场买来了对应的零件,准备按照计划组装。

一番倒腾后,零件确实是组装起来了,但至于组装起来能不能使用,还是个未知数。

成功还是失败,只在一臾。

吴洪珠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自己的“一号”土豆收获机开到了田地里。

刚开始启动的时候,吴洪珠就知道,这次自己是铁定失败了。

机器震动幅度过大,土豆根本收集不到篮子里,开始四处乱飞。

更致命的是,大家发现机器收回来的土豆都被削出了一个大口子,有的甚至直接被切成了两半,泥土混杂。

这样的土豆自然是无法保存的,更别提销售盈利了,这与吴洪珠一开始的想法背道而驰。

眼见自家地里的土豆被这样糟蹋,众人来了气。

第一次实验失败后,吴洪珠连人带机被赶出了田地。

颓废消极了几天后,吴洪珠重整旗鼓,决定找出其中缘由,并找出解决方案。

吴洪珠先是一一卸下各大零件,和设计图对比,试图从中找出问题。

这不找不知道,一找里面果真大有乾坤。

原来机器高频振动是发动机功率过高的缘故,土豆才被悉数震飞。

找到命门后,吴洪珠给机器重新安装了一个减震器,这下就能很好地解决原本的问题。

另外,吴洪珠还发现机器上的胶片尺寸也不合适,这也是土豆悉数被切碎的根本原因。

问题解决后,吴洪珠又重新回到了田地里。

几轮实验后,吴洪珠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这次似乎是成功了。

吴洪珠自己观察了机子收回来的土豆,土豆完完整整地呆在篮子里。

第一次所出现的土豆乱飞的情况消失了,土豆被切的情况也不见了。

吴洪珠向家人宣布,自己研制出的第二代全自动土豆收获机取得全面成功。

吴洪珠的土豆收获机研发成功后,乡亲们也坐不住了:“能不能把你这个机子给我们用用,你看这马上要变天了。再不收土豆就烂地里了。”

尽管这些人没少嘲讽过吴洪珠的“异想天开”,但吴洪珠发明土豆收获机的初衷不就是帮助大家吗!

吴洪珠一笑泯恩仇,向众人许诺了这台机器每个人都可以使用。

可2005年的一场大雨,却让这一切变了天,也让吴洪珠就此被打入地狱,险些不能翻身。

吴洪珠看着土豆收获机大有成效,四处借钱,打算做起收割机的生意,用借来的钱生产了一大批收割机,足足有几百台。

偏偏那一年,家乡下起了暴雨,暴雨数日连绵不断。村民们担心土豆全部烂在地里,便急忙跑到吴洪珠家里,请他伸出援手。

这几百台收割机一下就派上了用场,村民们花大价钱把收割机租了过去收割土豆。

这本是双赢的事情,但天有不测风云。

这天吴洪珠拖着疲累的身体回了家,他家里的大门突然被撞了开来。

一群人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们是来问罪的。

村民满口怨言,指责吴洪珠的发明是破烂,把他们的土豆都切碎了,这一年的付出打了水漂。

吴洪珠一头雾水地挨了一顿骂,事后才查明原因。

原来这一年雨水太多,杂草丛生,机器的发动机被堵塞,以致运转频率发生了异常,因此才导致土豆被切烂。

村民们要求吴洪珠必须赔偿他们的损失,毕竟这一切都是因为吴洪珠的失误才发生的。

吴洪珠自然是抵赖不得,结果一合计,赔偿款加上他借来生产机器的钱,竟有200万之多!

他不过是个终日从土里刨食的农民,哪里去找这200万?

吴洪珠只得向银行抵押了土地和房屋。

但这还远远不够,他因为土豆收割机而破产,他决心要靠其东山再起。

家人对这想法并不理解,纷纷指责他一意孤行,搞得债台高筑还不死心。

吴洪珠听在耳里,痛在心里,他知道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十分愚蠢,但也没有了别的办法。

吴洪珠重振旗鼓,一头扎进了收割机的研究里面。

债务搞得他焦头烂额,夜不能寐,食不下咽,只能一心研究怎样改进收割机。

2009年,新一代自动土豆收获机又成功面世。

几经实验后,机器没有再出现发动机堵塞、土豆被削碎等问题,这是一个成功的商品。

代价是,在不分昼夜的研究中,吴洪珠患上了严重的胃炎。

研发成功后,吴洪珠申请了第一个专利,而后成立了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吴洪珠决定大批量生产、销售自动土豆收获机,以此来挣钱,还清债务。

毕竟要还债,还得靠量产卖机器,吴洪珠对这次的机器非常有信心。

机器一上市,便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出现了这台机器的身影。

吴洪珠终于看到了翻身的曙光,他赚到的钱终于能够把以往的债务全部还清了。

到底是身经百战的人,取得如此佳绩后,吴洪珠并没有止步于此。

为研究出更加精细的机器,他又专门聘请了专业团队,投入了大量资金着手研究出更加精细化的产品,而后吴洪珠总共获得26项国家专利。

经过努力后,吴洪珠的公司一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个亿,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吴洪珠将目标瞄到了海外。

2013年,吴洪珠参加了国际农机展示会。借着这一平台,自动土豆收获机得以亮相国际舞台,吴洪珠也因此而扬名海外。

展示会结束后,美国和俄罗斯的经销商决定引进自动土豆收获机。

提到自己这场孤注一掷的创业之路,吴洪珠坦言:“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地改进,才能驻足于市场。”

如果吴洪珠一开始因为别人的质疑停下前进的脚步的话,那他就永远不会获得成功。

在前进的路上,总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和误解的言论,此时埋着头向前才是最好的选择。

祝愿吴洪珠的机器能够越卖越好!

-完-

编辑丨书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