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投笔从戎的主要人物有谁(百无一用是书生?盘点历史上投笔从戎的“十大书生名将”)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凭的是刀剑枪戟、悍勇敢战,统军将领莫不智勇无双。

三国演义中,两军对垒,往往武将单挑而决胜负。虽说真实战斗中很少真有武将单挑的,但也说明武将自身的勇武,也是成为名将的重要条件。

然而,历史上确有很多文弱书生,在机缘巧合下,投笔从戎,立下赫赫战功,从而成为一代名将的。

老崔盘点中国古代史“十大书生名将”。

  • 入选条件:半生从文,半道从戎
  • 排名标准:其功业影响范围

以下仅代表老崔一家之言,有不同意见欢迎一起探讨。

10、辛弃疾(南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作为千古留名的大词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的诗词,豪迈奔放,饱含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公元1161年,金国大举南侵,21岁的辛弃疾招募2000壮士,毅然投身抗金大业中,留下勇斩义端、千军阵中取叛将首级的事迹。

其后,他多次上书抗金、更献万字平戎策,然而南宋朝堂苟合之风弥漫,虽有一腔热血,辛弃疾始终未有机会策马奔赴战场,只能用诗词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

终于,在他64岁的时候,等来了北伐的机会。然而其时权相韩侂胄不听辛弃疾长远打算的建议,盲目出兵,终致兵败苟和。而辛弃疾因为想法不同,始终未能横刀立马,大战金敌。

辛弃疾年轻时便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天赋,同时对练兵很有方法。可惜天不遂人愿,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果南宋朝廷能够给他机会,他一定能够立下赫赫战功。

辛弃疾

9、谢艾(前凉)——三次以弱胜强,保卫汉人在北方的最后净土

谢艾儒生出身,从军前担任主簿等文官职位,著有八卷《谢艾集》。

公元346年,后赵皇帝石虎派遣名将麻秋统军攻打前凉。谢艾被人推荐给前凉君主张重华,谢艾请求给他七千兵众,一定能击败赵军。

张重华非常高兴,任命谢艾为中坚将军,配给他步、骑五千,命其去迎战麻秋。

谢艾自此走上了军旅生涯,他文武兼备,先后三次以少胜多,击败麻秋,最终迫使石虎放弃灭亡前凉的企图。

谢艾战功卓越,深受张重华宠信,其他人因嫉妒而对他百般诬陷,被贬为太守。353年,张重华病死,其庶兄张祚篡位,谢艾也惨遭杀害。

谢艾

8、陈庆之(南梁)——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18岁时开始做梁武帝的主书,中年才开始领兵,历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仁威将军等。

公元525年,41岁的陈庆之开始领兵,他统帅南梁7000白袍军北伐,席卷北魏半壁江山,大小47战,无一败绩,攻克城池三十二座,占领北魏帝都洛阳;撤退时,在北魏5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从容退回南方。

陈庆之用兵灵活,特别重视士气,善于把握战机,打运动战。

时有民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

7、文天祥(南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大家都不陌生,他的那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灭了南宋的元朝君臣无不钦佩。

1256年,文天祥考中进士第一名,成为状元。其后历任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讥讽权相贾似道被罢官。

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此后一直为南宋朝廷的存亡殚精极虑,数次统兵与元军大战,终因势孤力单,被元军俘虏。

元人将文天祥囚禁三年,各种威逼利诱,他都誓死不屈,最终从容就义。

文天祥的气节,在历代将领中,首屈一指,毛泽东将其与岳飞并列;他作为一个书生,领起兵来也是非常干脆利落。可惜宋末国力太弱,而蒙古又太强悍,最终未能挽救南宋灭亡!

文天祥

6、王阳明(明代)——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提起王阳明,大家第一印象都是“思想家”,感觉是和孔子、孟子等一样的哲学家、文学家。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弟子非常多,人们称其为“姚江学派”;阳明心学更是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对整个东南亚的文化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但令普通人想不到的是,王阳明领兵打仗,也是个逆天存在。平定江西盗贼,斩杀数万人;平定宁王叛乱,只用了35天;他还平定了两广盗乱等。

王阳明因军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死后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1584年从祀于孔庙。

思想深邃,会打仗,处事也圆滑。是历代书生名将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王阳明

5、种世衡(北宋)——种家名将,世代报国

种世衡是大儒种放的侄子。年少时,兄弟中有想分其资产者,他就全数辞让给予,只取图书而已。开始为官是作监主簿,后来多次升迁至太子中舍。

范仲淹经略陕西时,对其提拔重用,开始建功立业,逐渐成为北宋边疆的一代名将。他招抚羌人,筑城定边,并通过离间计除掉了西夏大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兄弟。

种世衡建立的种家军,在真实历史上,比杨家将的名气更大,影响也更大。北宋统治的168年间,种家军英雄辈出: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等都是一代将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

种世衡不仅自身功业甚伟,更是造就了种家时代从军的报国世家,为宋朝戍守边疆,保驾护航。他的功绩已不仅仅是个人沙场战绩。

种世衡

4、范仲淹(北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进士出身的范仲淹,留下千古名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他都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庙堂名宰。

其实,范仲淹的战功同样卓绝。

在他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时,训练了一万六千“康定军”,通过筑城为主要手段,对西夏采取分化瓦解,围堵消耗的策略,最终西夏国主李元昊向北宋称臣求和。

期间,他大力提拔了狄青、种世衡等一大批名将;又训练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可以说,范仲淹在军事上的成就,一如他的政治改革,在有宋一代都影响深远。

范仲淹

3、于谦(明朝)——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于谦进士出身,历任御史、江西巡按等职。他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当时,北京只有10万疲兵,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精心谋划,最终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保住了大明江山,而他也一战成名。

然而,在1457年夺门之变后,他也被冤杀。

《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被人称为“西湖三杰”,可谓名至实归。

于谦

2、曾国藩(清朝)——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的名头有一大堆,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等等,他是曾子的七十世孙。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挽救清朝于风雨飘摇中,又续命几十年。

曾国藩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

1、班超(东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是史学家班彪的幼子,最早为官府抄写文,后来成为兰台令史,但不久就因事被免职。

公元78年,汉明帝派窦固、耿秉等率军出塞抗击北匈奴,班超投笔从戎,随军出征,被窦固任命为假(代理)司马,率领一支偏师出击伊吾卢,与北匈奴军队大战于蒲类海,获胜而归。

窦固由此非常赏识他的才干,就让他与郭恂一起出使西域诸国,其部下仅36人。从此,开始了他的彪悍征战生涯。

此后三十一年的时间里,班超先后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他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

班超累官至西域都护,被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多年,巩固了东汉王朝与西域的关系,换来了西域的人心思汉,带来了丝绸之路的和平和繁荣,对中亚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将他排在第一名,可谓名至实归。

班超

一直以来,“书生”总跟“文弱”联系在一起,给人的印象是,都是文质彬彬,而手无缚鸡之力。

然而,上面这十大书生名将,或因风云际会,或因一腔热血,他们毅然投笔从戎,一边用笔抒写“情怀”,一边用剑抒写“忠义”。

人的生命短暂,而他们用笔和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浓墨重彩的写下了自己的辉煌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