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英语怎么说 长城怎么就翻译成了“Great Wall”?
长城被翻译成“Great Wall”,为什么不翻译成“Long City”?
以我CET-4的专业眼光,“长”对应“long”, “城”对应 “city”,完美!
用百度翻译验证我的结论:结果“long city”被翻译成了“龙城”!
改一下:以我CET-4的专业眼光,长城不应该被翻译成“Great Wall”,长城应该被翻译成“long wall”!
用百度翻译验证我的结论:结果“long wall”被翻译成了“长墙”!
没毛病,长城本来就是长长的墙。
又一个问题:长城既然是长长的墙,为什么不叫长墙?
我困惑了!
第一个问题:
谁把“长城”翻译成了“great wall”?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抵达非洲大陆,带回了神兽麒麟,献给了朱棣,朱棣很高兴,认为这是天降祥瑞,命宫廷画师画下了《瑞应麒麟图》。图上画的麒麟,其实就是长颈鹿!明朝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就是神兽麒麟!
明代沈度作《瑞应麒麟图》
试想:第一个看见长城的外国人,看到在崇山峻岭中蜿蜒逶迤的长城,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慑,他就称其为“great wall”,不管中国人怎么叫,他们觉得,这就是“great wall”。
1583年,西班牙传教士门多萨拜见了罗马教皇,当时天主教想在地广人多的中国拓展势力,于是要求门多萨编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籍。
可是门多萨既不会中文,也从没来过中国。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只能到处搜集有关中国的资料抄来抄去。于是在1585年,西班牙文的《中华大帝国史》问世。
也许因为抄来抄去,抄得门多萨自己都不满意,于是就开始修订。在1588年的英译本中,第一次使用了“great wall”来称呼长城。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了英文、法文、德文等版本,流传很广,成为西方人认识中国的启蒙书。
《中国大帝国史》
门多萨到底抄了谁的书呢?
他主要抄了葡萄牙历史学家巴洛斯在1539-1563年写成的《亚洲史》。巴洛斯也不懂中文,也没到过中国,可是他有个懂中文和葡文的华人奴仆做他的翻译。在巴洛斯的《亚洲史》里,第一次提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只是在这本书里,“长城”并没有和“伟大”直接关联在一起。
巴洛斯的华人奴仆有没有看过万里长城不得而知,但至少,“great wall”这个词,非常符合人们对长城的第一印象:气势恢弘的高大长墙。
但其实,就像初恋的根本不懂爱情,那时候的老外也根本不懂中国!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长城”不叫“长墙”?
因为“长城”的爷爷就是“城”!
“长城”的爸爸还是“城”!
他们全家都是城!
如果我们把长城分成原始型、初级型、基本型、完备型四个发展阶段,或者我们干脆就把它叫做长城的爷爷、长城的爸爸、长城自己、长城的儿子,从这一家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脉络里,你就会发现,长城他们一家真的是城,而不是墙!
3500-4000年前,长城的爷爷登场!
大约3500年-4000年前,在内蒙古赤峰市,就出现了气势恢宏的石城堡带。它被历史学家称为夏家店下层文化。
注意,它是一个石城堡带,可不是一个小城堡。因为在这里发现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青铜器,甚至还发现了完整的制陶流程,说明有人长期生活于此,享受着安宁的生活。
安宁的生活少不了城墙的保护!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群中发现的主要遗迹有城墙、马面、壕沟、房址、院墙、灰坑、墓葬、排水设施、不明用途的石砌建筑等。
石城的城墙一般依山势而建,在开阔处修筑石墙,其多呈不规则形,而且大多数都不是合围封闭的。是不是已经有了长城的影子?
小塘山遗址航拍
值得一提的是,这4000年前的文化遗址,城墙居然修筑了马面!
马面是啥?
这个马面不是阎罗殿里的牛头马面,而是古代城墙的马面,也叫敌台、墩台。
马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它的一般宽度为 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
在战斗中,马面上的守军,可以和城墙正面的守军,形成火力交叉,让射击没有死角,让攻城的敌人无处可躲。
马面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设计。此后3000多年修建的南京明城墙,就没有设计马面,所以朱棣后来迁都北京,在修筑北京城墙时就增加马面的构筑。
平遥城墙的马面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起初是为了抵御野兽侵袭,使城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防御对象由野兽转变成了相邻聚落的敌人,石城的数量与规模也随之扩大,从而逐渐形成了今天所见到的气势恢宏的城堡带。
2600多年前,长城的爸爸登场!
“长城的爷爷”,这个称呼是我编的。
但“长城的爸爸”,却是公认的称呼,它就是“长城之父”——齐长城!
齐长城,顾名思义,就是齐国修建的长城,全长超过640公里,横跨泰沂山脉,横亘在齐鲁大地,穿越8个市17个县区,历时170多年修建,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齐长城
2600多年前的中国,诸侯征伐、兼并加剧。据统计在春秋战国之间不到300年的时间内,就发生过规模不同的战争480多次。
从春秋时期190多个诸侯国,减少到战国只剩下7个为主的十几个诸侯国,战争的规模和次数越来越多。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一生灭国35个,但他还不是灭国最多的,灭国最多的是楚庄王,一生灭国36个。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林立
为了加强防御,长城的大家庭里新增了很多同辈:如齐长城、楚长城、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等等,可是只有楚长城和齐长城,是在春秋时间开始修建的,其他都是战国时才开始修建。
齐长城可谓是长城家族里的长兄,因为“长城”之名便源于齐长城。
在日本的一家博物馆,收藏着一组14件编钟,编钟上有61个字的铭文,铭文中提到了一位将军的名字——骉(音“标”)羌,因此这套编钟被称为骉羌钟。
东周 骉羌钟(图片源自文藏)
骉羌钟上的铭文记载的历史事件:公元前404年,韩国、赵国、魏国联合进攻齐国,一个名叫骉羌的韩国将领横刀立马,身先士卒,在这场战争中作战勇猛,首先攻入齐国的长城。骉羌因而受到韩君、周天子的奖赏,特此铸器表彰骉羌的卓著战功。
这套编钟铭文的亮点在于,最早出现有“长城”二字。
对于绵延640多公里的齐长城,作为防御体系发展至此,已经相对完备,除了墙体,已经配备了关口、城寨、仓库、复线以及场内外的阵地,形成了战略纵深的防御体系,就远不是一道墙可以概括的了。
2000多年来,长城的晚辈陆续登场
从西周到战国、从秦汉到明朝,万里长城经历了2000多年的营造,已成为完备的战略防线体系。
秦始皇保留加固燕、赵、秦防御北边的旧墙,起临洮(甘肃岷县)至辽东。
汉长城因险制塞,以夯土长墙与不筑墙连缀的墩台配合而成,向西延伸至甘肃敦煌,亭燧向西延伸至罗布泊以西的新疆库尔勒。
明长城,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18次,东至鸭绿江,西至甘肃嘉峪关。
嘉峪关
除此之外,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长城已发展成为以垣墙为主体,包括城障、关隘、兵营、卫所、墩台、烽堠、道路、粮秣武库等诸多军事设施和生活设施在内的,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
雄伟的万里长城
至此,长城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1987年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城的总长度定格在21196.18公里,这一长度不仅包括雄伟的八达岭长城、从嘉峪关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也包括齐长城等。
时代变迁、朝代更迭,长城的名字叫方城、堑、长堑、塞、亭障、界壕等,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长城都不称为“墙”。
反观“Great Wall”的译名,“Great”的形容实至名归,而至于“Wall”,也许只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才能体会“城”和“墙”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