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正月廿三是什么意思(话说正月廿三“燎疳节”是什么意思)

话说正月廿三“燎疳节”

作者 张士勤

在黄土高原甘肃陇东地区有个独特的民俗节日,就是每年农历正月廿三日的“燎疳节”。“燎疳节”又称“跳疳火”,送“灶神爷”,“烧社火”。

许多农村,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便就杀猪宰羊,烧香磕头迎请“灶神爷”回屋供奉,寓意为人神一起同乐过大年。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都必须祭拜神灵,祭拜已故先人。到正月二十三日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或院子中央都是预备高摞着一堆柴火(必须是这一天白天从野外山沟里面挑选捡拾回来的干净干燥柴火)为传统节日“燎疳节”做好准备。  

待到傍晚时分,各家先后在门前或者院内点燃这堆柴火,顿时烈焰腾空,照得全村各户整个一片灯火通明,其热闹程度和气氛,不亚于过大年的三十除夕夜。  

晚饭过后,一家之主便点燃香烛,率家人们毕恭毕敬地为“灶火爷”烧香叩头,请“灶火爷”也随着今晚上的“燎疳”焰火升天复位。一家人,还有村子里面爱热闹的男女青年,你来我往,“赴汤蹈火”般的从火堆上纷纷跳过,老人们也在成年子孙们的搀扶下跨过火堆,小孩子们则由大人们抱着从火堆上跃过。  

“燎疳”的人们还要在土坷垃上吐上唾沫,粘上火灰尽力向远方扔去,俗称送“疳”;同时在“燎疳”节的前一天还要用黄纸(俗称“表”)剪成若干的栩栩如生的“疳娃娃”挂在住宅各房屋门眉框上去“收疳”。到了“燎疳”的时分,大人小孩一家人都要用燃着的香烛往“疳娃娃”身上点窟窿许愿,平日里自己身上那个部位爱生病或不舒服爱起麻烦疼痛便就往“疳娃娃”的那个部位去点窟窿。点完了之后再放到“燎疳”的柴火上一起烧掉。人们一般认为,只要这样做了,接下来的一年就会平平安安百病不侵了。燎完疳余下的火灰还要用扫帚木棍拍打研细,扬上空中,并要描述出所展示出来的火星是什么“花”相。象玉米花、麦子花、高粱花、豌豆花等等或像其它什么花名,像什么花也就是预示着接下来的一年啥农作物会有好收成,预示着会五谷丰登。 

历史上,在陇东人的传说和意象里,所谓“疳”,意指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化脓感染的哪一种疾病。或说是一种怪物,专喜欢吃人的嘴唇、鼻子、耳朵等等身体器官。在旧社会,庆阳地区曾经有过许多被“疳”吃掉嘴唇的故事传闻,也有脚趾手指被“疳”吃掉的传说。说“疳”吃人的器官总是在一夜之间,而且会在你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生,所以是一件非常恐怖可怕的事情。  

总之,“燎疳”这一独特传统风俗习惯,说法各异,也无从考证哪个正确可靠,总之一句话话,应来源于民间降妖驱邪的迷信之举。在庆阳各地,人们认为火是光明阳刚的象征,是一切存在于阴暗龌龊领域的魑魅魍魉、妖魔鬼怪所惧怕的阳刚正气。庆阳人不仅在驱逐妖魔行法时放火,还在丧葬出殡者经过门前时也在门前放火送行、僻邪,甚至晚上行夜路回家(尤其是养小孩的人家),都先要在家门口放一把火,自己从火上跨过去方才回屋,以妨把鬼魅之邪气带回家中。  

还有一说,燎疳节晚上家家户户在燎完“疳”之后,全村男女老少相聚一起,再耍一次“社火”,扭最后一次秧歌,再足兴玩乐一次,然后再放一把烧香祭神的焰火烧掉“灶火神牌位”,收心过日子。  

由此可见,正月廿三“燎疳节”的寓意有两层意思:  

其一,正月廿三晚上点起一把火,意味着旧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烧掉过去,点燃未来。春耕生产已经开始了,送旧迎新,提示自己,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年根岁末,农闲休假,悠然娱乐,轰轰烈烈的大年已经过结束了。新年伊始,准备安心致志投入当年的春耕生产。  其二,是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盼:祈祷百病不侵,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