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怎么出名的呢(林书豪的成名给中国男篮的启示)
关于林书豪,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在美国长大的黄种人,想在篮球界立足却备受质疑冷落,他是无数挣扎在金字塔最底层的球员之一,一刻都不能懈怠,只为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然而他真的做到了,成为了美国篮球界的宠儿,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NBA明星。他的成功就像好莱坞塑造的英雄:不断的挫折--旁人的轻视--逆境中的坚守--悬崖边机会来临--一鸣惊人。在篮球场上,林书豪没有姚明、易建联那种黄种人的顶级天赋,他更像是一个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父母只有168cm,甚至上高一时他也只有160cm。可以说除了坚定信念和努力之外,看不到多少有关篮球方面的天赋。因此林书豪的成名能给我们中国男篮带来更多的启示,或许我们也有许多的林书豪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了,或许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他们,给那些天赋不是那么异禀的普通人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想。
一切都是神的安排
首先要有家庭的引导和支持,回头去看林书豪的成长史,这一点很重要。林书豪的父亲林杰明虽然痴迷NBA,但他本身并不会打篮球,为了能教小朋友打球,他自己先花了五年时间来练习篮球,熟练的掌握了运球、投篮、传球等各种技巧。从林书豪五岁开始,林杰明每周一、三、五晚上带着他三个儿子去当地基督教青年会的篮球场练习篮球基本功,日复一日、风雨无阻。林杰明坚信:成功来自于扎实的基础,从这个年纪开始苦练,这些技术将在他们的肌肉之中根深蒂固。一开始父母只是把打篮球当做一种爱好去培养,也为了能更好的融入美国当地文化;但后来林书豪显示出对篮球坚定的热爱,梦想能打上职业篮球,父母也没有刻意去阻止,而是选择支持小林书豪的热爱,这也为林书豪的篮球梦想铺平了道路。林杰明曾说:支撑林书豪挺过这些高低起伏的,除了他虔诚的基督教信仰以外,家人更是他的强大后盾。林书豪也说:“我是这么热爱篮球,我的父母又是这么热爱我。而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家是我们在风雨中的想念,也是挫折痛苦后的温暖。”可见父母和家庭一直是林书豪坚强的后盾,他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鼎力支持。
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其次本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因为在林书豪之前没有亚裔后卫在NBA成功过,在成名之前也几乎没人认为他能成功。林书豪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曾坦言:回忆从小到大在篮球场上的经历,作为亚洲人有可能受到的嘲弄,他都受过;所有你能想象的那些关于亚裔的脏话,他都听过。当年的NBA球探报告也认为他难以在NBA立足:一个聪明的传球手,但同时是一个跳投有缺陷以及身体单薄的球员,很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运动能力在NBA中完成防守。这样的评价像一块巨石堵住了他通往NBA的路,没有球队对他感兴趣。美国媒体曾这样形容亚裔球员:“在美国篮球界,身为亚裔球员,你的头顶上总有一个难以穿越的玻璃天花板,透明却坚硬。”纯正的亚洲血统,是林书豪篮球道路上的无形障碍,虽然有姚明、易建联这样的中国NBA球员成功过,但在多数美国人眼里他们全是靠巨大的身高本钱。哈佛大学曾经走出过太多的名人:七位美国总统、1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但只有3名NBA球员。这意味着你进了哈佛,当美国总统的概率要远远超过进NBA!这一系列冷冰冰的事实像座围城一样摆在林书豪的面前,似乎把他进入NBA的道路围得水泄不通,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还是自信坚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篮球训练和比赛中,最终他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神的眷顾,在NBA一战成名。
猛龙夺冠
第三:美国有完备的青少年及成人篮球联赛体制,给了很多天赋不是那么高、机会不是那么好的人一个成长的沃土。从AUU、AAU联赛(8岁--18岁青少年篮球联赛,主要是中学参加,全美2.1万所中学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球队)--到NCAA联赛(大学生篮球联赛共三百多所大学参加)--再到NBDL、夏季联赛(主要是NBA球队的边缘人员参加)--最后才是万众瞩目的NBA。一般美国中学球队每年要参加大约40场比赛,大学球队每年要参加40-60场比赛,NBDL球队每年有50-60场比赛,夏季联赛每年每队5场比赛,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正规比赛,有观众有录像有正规的裁判教练。这些球员每年参加的比赛甚至比我们的CBA球员每年参加的比赛还多,真正做到了以赛代练。AUU、AAU、NCAA这些青少年的比赛可以让小球员保持对篮球的热情,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NBDL、夏季联赛这些成年队的比赛可以让那些有志于进入NBA的边缘人保持状态、提高竞技水平,从而为进入NBA创造更好的条件。林书豪从中学到大学大量的学生联赛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进入NBA后虽然一直是替补,但也有NBDL这样的比赛让他保持状态、甚至提升竞技水准。美国篮球这种完善的竞赛体制为美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也给了那些有篮球梦想的青少年一个很好的平台,哪怕你水平一时半会不是那么突出,你也可以在这个体制下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慢慢通过努力训练、比赛提升竞技水平,而不仅仅是那些天赋满满的青少年才有机会得到比赛的实战机会。
高中时代
第四:当前我国篮球培养主要是金字塔模式,运动员从小开始,如果有优秀的身体条件或者家庭条件,就可以进入专业学校进行训练,之后一步步进入专业队。由于金字塔模式需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不可能从小开始就进行大范围的球员专业训练,这就使得篮球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只能选择身体条件好或者家庭条件好的加以培养,而一些身体条件及家庭条件不够好,又有天赋和潜力的小孩就很容易被忽略。姚明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异类”:2米26的惊人身高、灵活的步伐、柔和的投篮手感、以及善于与人沟通的性格和极高的篮球智商,可谓是将各种难得的优势集于一身。从外界条件来说,中国篮球也倾举国之力给予滋养姚明天赋的土壤,其中包括师长的悉心栽培,地方及国家相关部门的眷顾,球迷的支持……正如他在退役仪式上所说,自己的成功取决于“很多人的帮助”。相比之下,生长于美国的林书豪在天赋方面,似乎与普通的中国篮球少年并没有多大区别。因为要打好篮球,不一定要有傲人的身高和强壮的肌肉,它还需出众的意识、技术和阅读比赛能力等基本素质。姚明是不可复制的巨人,但林书豪却是诞生于美国教育体系下的典型“量产型”球员。他凭着实打实的成绩考入哈佛,不靠加分,也不靠体育特长。在闯荡NCAA赛场之后,他才举步维艰地进入NBA。诚然,不是每个中国的篮球少年都能成为姚明。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即使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的小球员们就能同样走上林书豪式看似“普通”的成长之路吗?
哈佛大学
如果我们想改变中国篮球的现状,首先要培育出良好的篮球文化,让更多的家庭和小孩爱上篮球;其次是要健全选拔和竞赛机制,让更多热爱篮球、静态天赋不是那么高的孩子也有成为“林书豪”的机会。
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