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蛙寿命是多长呢?角蛙:长得凶,可是人家……实际上也凶啊!
本官在不经意间发现果壳的办公室里有这样一个低调的鼓励师,总是想把自己“藏起来”。它虽然没有毛,但是它很“球”,它就是【角蛙】。
果壳办公室里的角蛙
还记得13年的冬天,对两爬类很熟悉的我第一次在宠物市场接触了角蛙,一张大嘴占了将近身体一半。后来,这种嘴大吃四方的萌物逐渐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角蛙为什么那么“胖”?浑身都是泥它也不嫌脏?长了这么大一张嘴,咬人会不会很疼?
所有的角蛙都具有攻击性,谨慎上手把玩。
og/
长啥样,活多久?
角蛙通常身体圆润,像是一个圆圆的胖豆子,因此在国外也有很多人称角蛙为吃豆人蛙(Pac-Man Frogs,吃豆人是个经典的小游戏, 你可能也玩过)。它们全身皮肤布满细长的疣粒,眼睛上方有凸起的三角形肉质小角,身体底色以黄色、黄褐色、鲜绿色居多,上面散布有不规则之黑褐色、啡红色、淡棕色的斑纹。
与另外一种非洲牛箱头宠物蛙不同,雄性角蛙比雌性角蛙小5-10cm(长度取决于不同种),雄性体通常可以达到10cm,雌性则可达12.5cm。
吃豆人蛙在最佳饲养条件下可以活15年,不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哦,它们的寿命是可以跟猫狗媲美的!即使饲养环境并不是十分合适,只要保证基本的湿度温度,角蛙的寿命也可以达到5年左右,属于懒人宠物的一种,但现在你已经知道它能活那么久了,还想接着当“懒主人”吗?
那,怎么能让它们活得更长呢?
不要因为角蛙丑萌丑萌还很迷你的就小瞧了它,在野生环境里,角蛙是把身体半埋于土中等待猎物上门的埋伏型狩猎者。低矮的身材,硕大的嘴和强有力的后腿,俨然一个经验老道的猎手。长成这样,可以说就是为了在野外大量进食和捕猎而演化的。那么,在家里如何为角蛙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呢?
目前主流的饲养环境分为水绵法和土养法。水绵饲养法基于干湿分离的原理,在不大的饲养盒内,用水绵和水盆创造出干燥的陆地环境和湿润环境。这种饲养方法的优点在于干净整洁、容易布置,任何时候都能看见角蛙的全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幼体角蛙会误食泥土的问题(幼蛙如果不小心吞进过量的泥土会导致消化系统无法分解排出,导致死亡)。
水绵法的缺点也很明显:无法提供土养环境。没有泥土,角蛙用后腿推蹬泥土来掩盖身体的行为会慢慢消失,导致肌肉退化。另一个问题就是水肿。角蛙平常看上去“噗哟噗哟”很肥的样子,这其实是它正常的生理储水(没错,用皮肤吸水)。一旦饲养盒内温度较高、通风不足、排泄物再一堆积,水里就会滋生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角蛙吸收了这样的水分,内脏病变、皮肤水肿等毛病就接踵而至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水绵太干、水盆太湿,干湿分离过于极端。想想角蛙的老家,大自然的温湿度可是有梯度、有渐变的。
这就要说到土养法了,前面说过,角蛙会用后腿推动土壤将自己盖住,变成真正的潜伏者,有时也会看到角蛙在泥土中挖掘自己可以藏身的洞口。大多数饲养者的选择是椰土,市面上可以买到。
土养法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大量误食无法排出体外导致死亡,有时还会出现体色变化。水肿问题在土养法中也并非完全可以避免,并且土养还可能导致个体长期不便便。
到底如何布置适合角蛙的生活环境,需要各位看官不断地探索。就我而言,幼蛙我通常水绵法饲养。当角蛙长到5-6cm,就改用土养法。这样一来能很好地避免角蛙“吃土“,二来只要在水绵饲养过程中勤更换饲养盒中的水,水肿病也无须太过担心。
角蛙吃什么呢?
角蛙在原生地获取的食物可谓多种多样,成蛙通常只捕捉活物。人工饲养条件下,小鱼、小虾、杜比亚、蚂蚱、蟋蟀、面包虫、其它蛙类、乳鼠都可以选用。
但作为一个角蛙饲养老司机,我认为蟋蟀作为一种主要食物自身营养不够,需要吃蔬菜水果或者狗粮补充营养后投喂。杜比亚蟑螂作为高蛋白昆虫是最适合投喂的主食之一。蜕皮大麦虫,蚕茧,蛙类、乳鼠能量过高,并不适合经常投喂,可以作为定期的小零食。如果不喜欢喂虫子,角蛙专用饲料在向你招手。
前方高能预警
非战斗人员迅速撤离
角蛙好萌,能不能抓起来rua?
首先,所有的两栖爬行类动物都不建议经常上手抓取。如果必须要抓取(如更换饲养环境或观察身体是否有异常),请确保将手洗干净!角蛙的皮肤会吸收水分,因此你手上的洗手液、护肤品有可能被角蛙的皮肤吸收,这对于角蛙来说是致命的危害。抓取时,人要背对角蛙,用手慢慢将角蛙托起即可,不要剧烈晃动或在它面前进行挑逗。时刻铭记角蛙是咬人的,而且咬一口就能出血。本官就被角蛙咬过,那种痛感……并不建议想体验刺激的铲屎官去尝试。
南美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