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宋诗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赏析|共饮一杯无?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解读:】

惠崇春江晚景 | 选自一组(两首)题画诗。画为惠崇的《鸭戏图》(原画已失)。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画作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诗书画印互补,意象更加深远。惠崇,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称。“晚景”,暮色之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起。“竹外”,《全梁文》有“寺观之前,皆植修竹,檀栾萧瑟,被陵缘阜。竹外则有良田,区畛通接。”指竹林外。而竹林常置于文人雅士的卧室、书房外,或寺庙前。一是风雅,二是竹影婆娑,三是风吹竹声清寒。竹林也是清修之所与俗世的最后分隔。“桃花三两枝”,转喻春色。惠崇为僧人,此竹之内当为寺庙。首句调侃清修之僧人也为春色所诱绘此春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 承。承接上句,紧扣画面,点明画之主题。唐白居易有诗云:水暖鱼多似南国,人稀尘少胜西京。唐许浑也有: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菜根谭》有: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传统解读中,鸭知的是水的温凉,但后两句均为春之美食。互文压制之下,鸭其实知的是鱼汛。何况“河豚欲上时”,已是仲春,无需鸭再来报春。

蒌蒿满地芦芽短,| 转。蒌蒿,郭璞有注,“蔏蒌,蒌蒿也,生下田,初出可啖,江东用羹鱼。” 芦芽,就是今天的芦笋,天门冬科的植物,常被误作芦苇的幼苗。芦笋在古代是著名时鲜,用以同河豚共烹煮。此两物均为河鲜的配菜或辅料。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全元曲》也有:湖平棹稳,桃花泛暖,柳絮吹春。萋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

正是河豚欲上时。| 合。综前所述诗人于画中感知的是仲春美食,这和鸭的“先知”相映成趣。由海洋逆流进入长江的河豚于4~6月,在中游江段或洞庭湖、鄱阳湖中产卵。即已出竹外,那便相邀共饮如何?(惠崇965- 1017年,苏轼1037-1101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