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不包括 建安七子分别是谁?他们都有哪些成就?
所谓的建安七子,是指王粲、孔融、陈琳、徐干、刘桢、阮瑀、应玚这七个文学家,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建安七子”代表了建安时期除了曹氏父子三人之外的文学成就。
"七子"之称,最先出自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他六人都与曹氏父子关系不错。
建安七子对于我国的散文以及诗、赋的发展,都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通常被视作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这七人中,孔融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孔融又称“孔北海”,“孔融让梨”这个典故让孔融为世人家喻户晓,孔融是孔子的后人,是太山都尉孔宙儿子,孔融从小能诗能文,著有《荐祢衡表》,世人称赞他的散文锋利简洁,曹丕也很佩服孔融的才华。
而这七子之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王粲,王粲不但是建安七子之一,而且还与曹植并称“曹王”,文学评论家刘勰就称赞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王粲深得曹氏父子的信任,被赐爵为关内侯,著有《英雄记》。
陈琳的诗歌代表作主要有《饮马长城窟行》、《为袁绍檄豫州文》、《为曹洪与世子书》、《武军赋》、《神武赋》等,陈琳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
其他的徐干、刘桢、阮瑀、应玚五子,虽然在诗、赋、散文也有很大的成就,但在名气上或成就上,都不及孔融与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