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是谁?解读你不知道的“战国七雄”
战国 (前402年~前221年=181年)
经过长期攻伐兼并,东周列国的数量从数百个骤减至十余个,承春秋乱世,战国纷争愈发激烈,实力强大者齐、楚、燕、韩、赵、魏、秦悉数出场,并称 “战国七雄”。
西周有妫姓陈国,建国君主为 胡公满,根据 胙土命氏 原则,赐陈氏,为当今陈姓始祖。陈国第14位君主 陈厉公 的儿子 陈完,因避祸逃往齐国,改田氏,为当今田姓始祖。田氏在齐国传至 田桓子、田僖子 时,几乎掌管了齐国国政。前391年,田完十世孙 田和 流放 齐康公 于海岛,自立为齐君。前386年,周安王 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是为 “田氏代齐”。为便于区分,后世常称姜姓齐国为 “姜齐”,田氏齐国为 “田齐”。前379年,齐康公逝世,姜太公一脉香火断绝。
魏
魏国自“三家分晋”独立以后,命 乐羊 为将攻取中山国,任 西门豹 为邺令开凿漳水十二渠,以 李悝 为相实施变法,经三代雄主 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 文治武功,首开霸业。
魏国人才济济,原本可以续写霸业,谁料沦为他国的神助攻。曾侍奉国相 公叔痤 的改革大师 商鞅,被秦孝公求贤招走;生于魏国 安邑(今山西夏县)的纵横大师 张仪,为秦惠文王所重用;差点被国相 魏齐 打死的谋略大师 范雎,做了秦昭襄王的宰相;辅佐魏文侯屡次破秦的全能大师 吴起,被魏武侯逼到了楚国;遭同学 庞涓 迫害砍了脚的兵家大师 孙膑,投奔了齐国。
前383年,因赵国侵占卫国土地,危及魏国利益,魏国出兵援卫,楚国同时出兵救赵。前381年,赵楚联军大败魏卫联军,攻占 棘蒲(今山东魏县南),是为 “棘蒲之战”。前354年,齐国以 田忌 为主将、孙膑 为军师 围魏救赵,于 桂陵之战 大败魏军,生擒魏将庞涓(后被释放)。前341年,齐国主将 田盼、次将田忌、军师孙膑围魏救韩,于 马陵之战 全歼魏军,庞涓阵亡,魏国从此再无能力与齐、秦、楚抗衡。前334年,魏惠王与 齐威王 徐州相王(即两人开会互相承认对方是王),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齐
桂陵、马陵两战,让齐国威名远扬,田忌、孙膑名垂青史。齐威王以 邹忌 为相,改革政治,称霸东方。前318年,燕国宰相 子之 篡位,史称 “子之之乱”。前314年,齐宣王命 匡章 趁机伐燕,30天后占领 燕都(今北京),杀 燕王哙,将子之剁成肉酱。前301年,齐国联合韩、魏大败楚国。前298年,又联合韩、魏攻打秦国,迫秦求和。前286年,齐湣王 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走上人生巅峰。
韩
韩国地处中原,国土狭小,强敌环伺,屡遭欺凌,几乎和谁都结过盟,和谁都打过仗,既有人救,也有人灭,始终在夹缝中苟延残存。
韩国有一种为各国所畏惧的利器——弩。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能破坚甲,近可穿心肺。韩国的刀枪剑戟也异常锋利,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韩军之锐勇,天下莫能当。前375年,韩以其厉兵灭亡郑国。韩昭侯 在位时,用 申不害 为宰相,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但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韩国终究逃不掉成为列强棋子的命运,被持续拖入战争的泥潭。
燕
燕原本北方一小国,因远离中原战乱,国力得以发展,战国初时已成大业。前323年,时任魏将、纵横家 公孙衍 召集魏、韩、赵、燕、中山国开会,会议主题也是互相承认对方的君主王位,是为 “五国相王”,燕国始称 易王。该事件标志着周天子权威的彻底丧失。
两年后,易王死,燕王哙 即位发生 “子之之乱”,齐国趁虚攻占燕都,杀了燕王哙,燕国亡国在即。为防止齐国独大,秦赵等国屯兵燕赵边境,不久于 丹阳、濮水 沿线与齐国展开决战,大败齐军,燕得以复国。韩国人质 公子职 在赵国的护送下回国即位,是为 燕昭王。
昭王决心广纳良才,报仇雪耻,各国士人争相趋燕,包括从魏国来的名将 乐毅、从齐国来的阴阳家 邹衍,从赵国来的将领 剧辛。昭王 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经二十八年励精图治,终成一时强者。
昭王派 苏秦 出使齐国,说服 齐宣王 归还前人趁燕国内乱攻下的十座城池,又鼓动齐国攻打宋国,离间齐赵两国关系,并在赵、魏、楚、韩之间进行外交游说。前286年,齐国灭宋国,引起各国震动并促成反齐联盟。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秦、韩、赵、魏五国伐齐,五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一雪当年齐国入侵之仇。
前228年,秦军攻占赵都后直逼燕国。前227年,燕 太子丹 遣 荆轲 行刺秦王,易水河边,好友 高渐离 为其击筑饯别,荆轲放歌相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至秦,荆轲献图,图穷匕见,遭乱剑砍死。前227年,秦王派 王翦 攻打燕国,在 易水 大败燕军和前来支援的代军(代王嘉),攻陷蓟都,燕王喜 与太子丹率残部逃往 辽东。
楚
前400年,自晋分家的韩、赵、魏三国屡次联军攻楚,楚悼王 为求富国强兵,用 吴起 变法,国力迅速强大。至 楚威王 时,楚国领土向西已扩张至巴蜀之间,东灭越国又扩展到江东一带,其全盛时期领地大致覆盖现今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贵州、山东等省,可谓超级大国。
楚怀王 即位后,重用 屈原 等大臣继续改革弊政,却招楚国贵族一致反对。前299年,楚怀王不顾屈原劝告,被 秦昭襄王 骗去 武关会盟,客死咸阳,楚国国势迅速衰弱。前278年五月初五,屈原痛感国家沦亡而力不能及,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前281年,楚顷襄王 意图联合齐、韩两国联合讨伐秦国,为楚怀王复仇。前280年,秦先发制人,派大将 司马错 出兵攻取了楚国 黔中郡,楚顷襄王被迫割让土地给秦国。前279年,秦将 白起 率军大举攻楚,占领 邓,水淹 鄢城,百姓死亡数十万,之后势如破竹,一举攻陷楚都 郢,烧毁其先王陵墓 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向东进兵至 竟陵(今湖北省潜江市东北)。楚顷襄王兵败溃逃至 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被迫迁都于此以自保。
赵
前326年,赵肃侯 卒,儿子 武灵王 即位,年仅18岁。秦、齐、楚、魏、燕五国各派一万精锐前来,名为参加赵肃侯的葬礼,实为武力震慑幼主。赵武灵王临危不惧,凭借非凡的智慧化危机于无形。三年后,赵武灵王应邀参加“五国相王”活动,首称赵王。即位之初,赵国屡屡败战,武灵王说:“没有王的实力,怎敢窃取王的名号?”于是下令取消王号,命国人称自己为“君”。
前306年,武灵王推行 胡服骑射,训练出强大军队,前296年消灭中山国,击败林胡、楼烦二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前284年,五国联军拜乐毅为上将军大破齐国后,东方大国一蹶不振,赵国跃居 山东六国(崤山以东的六个诸侯国)之首,中原大地,唯强秦能与之争雄。
赵国名臣将相辈出,战国四大名将占了两个:廉颇、李牧(另外两个是秦将白起、王翦),战国四公子也占了一个:平原君 赵胜,还有被誉为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的 赵奢,策动“晋阳之战”中敌军倒戈的张孟谈,帮助 赵烈侯 改革的 公仲连,“完璧归赵” 的 蔺相如,“毛遂自荐” 的 毛遂 等等。
前262年,秦国大举进攻赵国,双方都出动倾国之师,激战六个月。秦利用反间计使赵国换掉良将廉颇,启用 “纸上谈兵” 的 赵括 为帅,并阵前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围赵军于长平46日,最终赵军阵亡20余万人,投降20余万人,秦国军队也死伤过半,是为 “长平之战”。战后秦将白起坑杀赵军降卒,只放回240名年幼者。
前258年,秦昭襄王不顾白起的反对,先后投入约60万兵力进攻赵国都城 邯郸,赵国在老将廉颇的防守下挡住了秦军的攻势,平原君赵胜出使楚、魏寻求合纵,毛遂自荐前往相助。前256年,赵国在魏、楚联军的支援下重创秦军,秦军败走回国,两万名秦军被俘。赵国得以残喘。
秦
春秋末时,秦国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前361年,秦孝公 下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募入秦。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 商鞅变法 后,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大国。秦孝公死后,商鞅功高盖主遭朝中陷害,在 秦惠文王 的追伐中战死,并处以车裂示众。商鞅死后,他所推行的新法依旧为秦人广泛接受, 成为秦国乃至后来秦朝的政治基础。
秦惠文王在位时,大外交家苏秦游说 六国合纵 抗秦,被任命为纵约长(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并同时佩六国相印,任六国国相。此后,秦不敢窥伺函谷关外长达十五年。秦惠文王以 张仪 为相,连横部分诸侯国对抗其他诸侯国,多次破坏六国合纵。
秦昭襄王时,以范雎为宰相,任白起为大将,采取 “远交近攻” 策略,秦国开始对六国发动大规模战役,经 伊阙之战、郢都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 横扫山东六国,此后秦国无敌于天下,六国皆不再有实力单独对抗秦军。
前256年,周赧王 病逝,秦军攻入雒邑,东周灭亡。
前247年,秦王政 继位,修郑国渠,兴建粮仓,并在 李斯 等人协助下制定出灭六国总方针:“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
前230年(秦王政17年),趁赵国大地震与饥荒无力援助韩国之机,秦王政命 内史腾 攻打韩国,擒获 韩王安,韩国灭亡。
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将王翦率大军攻破邯郸,俘 赵幽缪王,赵嘉 逃至 代城 称王。前222年,代王嘉降秦,赵国灭亡。
前226年(秦王政21年),王翦之子 王贲 突袭并围困魏国国都 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强攻不下,引黄河、淮河、鸿沟(连接黄河与淮河的古运河)水灌入城内,大梁城水浸三月,城墙崩坏,魏王假(名字叫“假”)投降,魏国灭亡。
前223年(秦王政24年),王翦军攻破楚国国都郢陈,楚公子 昌平君 撤出郢陈,被楚军大将 项燕 拥立为楚王,在 淮南 继续反秦事业。王翦统兵消灭楚军残余,昌平君战死,项燕兵败自杀,楚国灭亡。
前222年(秦王政25年),秦将王贲率军歼灭逃到辽东的燕军,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王以齐国拒绝其使者出访为由,命王贲在灭燕之后南下攻齐,大军势如破竹直抵齐都 临淄(今山东淄博北),齐王与百姓不战而降,齐国灭亡。战国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