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化妆都用什么化妆品以及这3种类型您知道吗?
近期,年代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催热了不少话题。剧中涉及的20多出京剧、五六出昆曲、旦角,八九个流派和戏曲发展史,让老戏迷们津津乐道。剧中华丽的戏服、精致的妆容也再次惊艳了观众。那么,戏曲化妆的来历以及类型您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在戏曲形成以前,各种表演艺术中已经产生了两种化妆方法:面具化妆和涂面化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文化生活更高的追求,表演艺术的化妆也有了多样化。
面具化妆
面具化妆来自原始社会的歌舞仪式,其中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傩舞,与后世戏曲发展关系密切。傩舞的特点是舞蹈者一般戴面具,把自己妆扮成神鬼、历史人物和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祈祷,以及对恶魔和不祥之物的讨伐。
涂面化妆
涂面化妆是中国戏曲的主要化妆手段,它吸收了面具化妆的优点。戏曲的涂面化妆可分为美化化妆(俊扮)、性格化妆(脸谱)、情绪化妆(变脸)。其表现手法有抹、吹、揉、支、画等。↓↓↓
美化化妆
美化化妆在戏曲中是生、旦的化妆,称为俊扮。它相比于净、丑角色的大、小“花面”而言,又称“素面”或“洁面”。
早期的生、旦化妆都较清淡,这同自然光下演出有关。到了清末,新舞台兴起,采用灯光照明,化妆的色彩也就相应地加浓加重。化妆品由原来的粉彩,改成以油彩为主。生、旦的化妆虽不用图案花纹,但也有浓厚的装饰趣味。旦角的贴片子,是对妇女额发鬓发的一种图案化处理,可以起到勾清面部轮廓和美化脸型的作用。生、旦化妆在用色和画法上,根据剧中人物的年龄大小,是文是武以及生活境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性格化妆
性格化妆用于净、丑角色的脸谱化妆。脸谱是在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清代社会所流行的民间美术特色,是舞台美术整体中固有组成部分。
早期脸谱大都比较简单,表现手法主要集中在眉眼上。谱式的多样化是在清初以后。以京剧为例,京剧脸谱借鉴了徽、汉、昆、秦各剧种的经验,从一开始就具有较完备的系统性。
清代戏画的净角脸谱已有揉、勾、抹、破各种类型,其中勾脸已分化出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脸等格式,在将官、英雄、神怪等各种角色中广泛应用。脸谱在颜色上则分红、黄、兰、白、黑、紫、绿、银等,各种颜色表达着一定的象征性且各具妙用。比如红色表现忠勇正直,水白色象征阴险疑诈,神怪脸则多用金银色。
丑角脸谱,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与大花脸对比之下,俗称小花脸。按照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情绪化妆
变脸属中国戏曲的情绪化妆。用于表现剧中人物情绪的突然变化,或惊恐,或绝望,或愤怒等。它最先用于神怪角色,明代已有。当时的变脸是演员进入后台改扮。后世则衍变为当场变脸,成为一项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变脸的主要手法有:抹暴眼、吹粉、扯脸。
变脸需要动作敏捷,密切结合人物情绪的变化,不露痕迹。在改进变脸技巧方面,川剧界的康子林、魏祥林、孙德才等都作出了贡献。
以上便是戏曲化妆的来历以及类型
任何一门艺术
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
所内涵的人类智慧结晶
更是值得后人们去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