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学历史真的有用吗?为什么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时空穿越?


是啊,一长串人名地名,一大堆事件影响,像沙包一样塞进脑子里,意义何在?面对这样的疑问,我的老师经常用高考来勉励,考完了就轻松了。

于是,对于很多人而言,历史以支离破碎的面目出现,以无关紧要的身影消散,支撑历史记忆的,只剩下一堆宫斗剧。

历史真的仅供娱乐,除此毫无价值吗?对这个观点,起码有47865人投反对票,这些人是少年得到APP《少年中国史》栏目的付费用户,价格199元的决策,一定是审慎的。

兵马俑

上班路上,我也试听了这门课,一门针对少年的历史课,让我大开脑洞。每当听到历史变故,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是君主专制造成的,在栏目作者林欣浩老师看来,这个结论很轻率,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君主的权力是有起伏的,像股票一样有涨有落。

他没有像一般的历史老师一样,铺陈一堆人名事件,然后把结论强塞给学生,而是给出一个离奇的决策场景:找四个皇帝,秦始皇、晋元帝、宋神宗和乾隆,在皇宫大殿门口立一个巨大的皮卡丘雕像,要知道这个地方庄严神圣,这个任务有点沉重。

那么,四位皇帝会怎么决策呢?秦始皇在接到任务之后,马上召见丞相李斯,向他下旨,限时三天必须完工。丞相李斯接旨,马上执行,不管过程中折磨死了多少百姓,也必须按时交工。这个时候真是皇权至高无上,没人敢说个不字。

晋元帝也接到任务了,没有下发圣旨,而是拉上一堆大家族,什么王家谢家之类的,召开会议,大家族一旦反对,皇帝马上怂了。可见,这个时候的皇权衰落,手握刀枪的门阀氏族说话硬气。

到了宋神宗,一接到任务就开始张罗御前会议,叫了一帮大臣,管财政的,纪检的,治安的,满满当当坐一屋子。皇帝说出自己的任务,话音未落,就迎来一堆质问:在大殿门口立什么皮卡丘,祖宗家法允许吗?四书五经答应吗?为什么擅自做主?皇帝一下子被呛到,可见,这个时候的科举考试很发达,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最后看看乾隆的反应,有点为难,因为在太和殿门口立个皮卡丘,这事儿不合祖宗礼法,肯定有大臣拼死上谏。为了避免闹腾,乾隆没把这事儿放到早朝上说,而是把几个亲信叫到南书房里,想法一提,果然遭到反对,乾隆摆摆手作罢。然而,第二天,殿门口一个皮卡丘雕像竖立起来,群臣赶忙跪下贺喜,唉呀妈呀,皇上治国有方,天降祥瑞啊。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皇帝,表面上尊重文官的意见,其实手握大权,乾纲独断。

从四个皇帝对立皮卡丘雕像这件事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皇权的演变规律,从秦朝到东晋,也就是中国历史的前半段,皇权逐渐衰落,从宋朝到清朝,也就是中国历史的后半段,皇权逐渐走强,直到巅峰。

从历史的碎片到鲜活的场景,这就是林欣浩老师给我的震撼。这使我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之所以经常怀疑历史的用处,不是历史错了,是历史的讲法错了。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历史是符号化和标签化的,比如讲到中国古代皇权专制演变,只提到丞相制度、内阁、东厂等一堆名词,再攒吧攒吧弄一大段意义和影响。

故宫

历史明明是丰盛的佳肴,却被弄成了干硬的压缩饼干,明明是水灵的少女,却被打扮成了乏味的巫婆。

当年明月说,历史本来很有趣,就是有趣在场景。对于讲史者来说,呈现事实永远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把听众带入历史现场,在其中体会历史人物的关键选择。

就像林欣浩老师一样,他没有用一串乏味的名词去解释君主专制的演变,而是用历代皇帝如何在宫殿门口竖皮卡丘的场景,来演绎皇权涨落的历史规律。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讲法,不仅能把知识讲解得更加鲜活生动,而且触及到了历史学习的真正目的。

我们经常提到时势这个词,时是环境,势是环境变动的方向。学习历史,就是掌握时势,培养不局限于环境的眼光。

因为,历史从来不会重新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正是因为历史多变,且有规律,时势多变,但能洞察,我们才需要学会在更多的场景中去做判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遇到像赤壁之战那样的极端场景,历史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在场景中感受鲜活的历史,学会判断和抉择,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了一双神奇的眼睛,能够在时间中自由穿行,一旦遇到某个难解的问题,就把自己带入到类似的历史场景。

这也是作为一个讲书人所追求的手艺,用场景思维去讲解历史,回应现实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