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哪座城市最能代表盛唐气象,这有一定的争议。很多人认为作为西汉和唐朝的国都,西安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
,但也有人认为洛阳也可以代表盛唐。
在元朝定都大都(北京)之前,统一王朝或北方大型王朝的国都,基本上就三个:西安(以下称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渭河)南岸一条线上。开封代表的是大宋风华,汉朝和唐朝的中心,则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游走。西周兴于渭水流域,周武王东向灭掉商纣王,国都在长安附近的镐京。
周武王对周公旦说过:(洛阳)北可望太行和黄河,侧有洛水和伊水,还有虎牢等险关,是形胜之地。从地势上看,洛阳处在西部山区和东部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差不多相当于喇叭口(长安位于这个喇叭状的底部)。
武王灭殷,但殷之后裔以及东方各部势力依然强大,对周王朝是个巨大的隐患。武王看中了洛阳,经营洛阳,有利于周王朝对东方的控制。历代有识者,都提到这个概念“控洛阳足以制东方”。长安有关中天险,但更利于防御,洛阳则更有利于对东方采取进攻的态势。隋世祖杨广(唐人所谥炀帝过贬,隋人所谥明帝又过美)就看中了洛阳之于东方的进取之势,迁都于此。
唐朝其实是隋朝的升级换代版,实力更强,统治思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唐朝从太原起兵取长安,号令天下。长安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劣势,隋世祖修大运河,转折点就在洛阳。
富庶的江南财物可以非常节省成本的方式运抵洛阳,再北上燕赵。长安所在的关中虽然宜耕,但规模相对较小,承担唐朝这样庞大的帝国,有些力不从心。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四月,关中发生严重的饥荒,皇亲国戚们没饭吃了,只好由唐高宗带着跑到洛阳吃饭。盛唐时,东方没有战乱,不像安史之乱后的洛阳成了前线要塞。唐高宗和他那个老婆经营洛阳,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定都洛阳)反而有利于对东方的控制,何乐不为?何况西线没有强敌,长安也稳如泰山。北魏孝文帝决定把国都从偏北的平城(山西大同)南迁时,选择洛阳而非长安,也是这种考虑。
唐初,洛阳在军阀王世充手上,秦王李世民灭王世充后,曾毁坏了洛阳城。
但是,洛阳处天下之中、又有天险环绕的优越地势,是毁不掉的。李世民要控制东方,依然要借助于洛阳。只是贞观时期,唐朝的中心还在长安,洛阳处在恢复阶段。高宗李治即位后,洛阳成为唐朝第二个中心的时机已经成熟。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高宗正式以洛阳为东都。高宗在洛阳大兴土木,扩大宫城规模。高宗迁都洛阳,除了出于统治和经济便利这两大原因外,还有一个说法。皇后武则天害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二女变为厉鬼找武则天讨还血债。武则王成天疑神疑鬼,在长安实在呆不下去了,才策动高宗迁都洛阳。
高宗驾崩后,大权为武则王所掌握,她依然选择留在长安。原因当然不主要是因为害怕厉鬼,武则天“牝鸡司晨”,掌权的阻力很大,长安不是她的大本营。相比长安,反对派对洛阳的控制力不强,可以成为武则天统治天下的中心。武则天废掉儿子李旦的帝位,建国为周,洛阳早在公元684年就已成为她的“神都”。
武则天再也不想回到长安,那两个厉鬼将是她终生的噩梦。“所以(武则天)多在洛阳,终身不回长安。”洛阳的规模要小于长安,这不利于武则天的统治,她要把洛阳树立与长安同等级的都城,这事关大周的江山,马虎不得。她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691年),她就从关中等地迁徙数十万户百姓到洛阳,一方面打击长安的李唐势力,一方面巩固自己的势力。
所以,武则天波澜壮阔的一生,和神都洛阳紧密而不可分离,就像朱元璋一生的功业不可能和南京分离一样。
但是,当唐朝旧臣发动事变,推中宗李显复位后,国都是留在洛阳还是回到长安,发生了争议。有人反对还都洛阳,说长安人口多迁至洛阳,长安的经济也不如洛阳繁富。中宗当然不想留在洛阳,他那个空前绝后的皇帝老娘给留下的他的阴影还少吗?就像武则天害怕在长安遇到厉鬼一样,中宗只想尽快逃离洛阳。
虽然长安的粮食确实不如洛阳可以纳江南之粮,发生了饥荒,中宗也不后悔回到长安。再者,洛阳和武周密不可分,唐朝龙兴之地是长安,留在洛阳,对唐王朝是非常不利的。
中宗之后,历代唐朝皇帝都没有再迁都洛阳,虽然玄宗天宝初曾升洛阳为东京,但这也只是出于统治的需要。唐朝皇帝们当然会尊重武则天这个老祖奶奶,毕竟血缘关系放在这里,谁也改变不了。可唐朝皇帝莫不痛恨武周“王朝”,抬高武周就意味着必须贬损李唐,唐朝皇帝们岂能答应?而到了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连年战乱,洛阳还时不时被“贼”光临。
洛阳之前的优势地理位置反而成了(相对的)前线阵地,自然没有皇帝敢冒险跑到洛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