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历史上的隋炀帝 ,四件大事让他灭了国

这个短命的王朝从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暴毙,杨广登基称帝开始,似乎就注定了它走向穷途末路的悲剧。关于隋文帝的功绩,历代史学家都不吝笔墨,《中国通史简编》的主编范文澜曾这样评价他: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隋文帝

然而,就是这个由隋文帝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在隋炀帝手里,没能挺过十五个春秋就黯然谢幕了。那么,隋炀帝他是如何一步步带领隋王朝走向混乱和灭亡的呢?

修长城

中国人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于春秋时期,为了解决北方草原上戎狄的袭扰,历代周天子和诸侯王虽然曾多次派军前去征伐,也多有获胜,但是由于戎狄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所以,过不了多久就会死灰复燃。追又追不上,防又防不住,秦、燕、赵、齐等国就根据京城的样子,在各自的边境线上立起了一道道高高的城墙。特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在崇山峻岭之上,将秦、赵、燕古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成里长城。

隋炀帝继位以后,为了防御北方突厥和西北方吐谷浑的侵袭,下令在秦始皇的基础上,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修筑长城;不仅如此,隋炀帝还下令从洛阳到陕西挖了一条长达2000多里的壕沟,长城和壕沟,工程量巨大,先后投入劳役近200多万,为历朝历代之前所未有。

建东都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长安,但是,由于当时的长安城久经战乱,残破不堪,于是,杨坚便决定在长安的东南方另建了一座新城,这就是大兴城。章仇太翼(卢太翼)向隋炀帝进言,说大兴城与皇帝的五行相克,只有在洛阳兴建新的都城才能保大隋江山万古长青。隋炀帝也向往中原洛阳的繁荣昌盛,下令杨素在洛阳旧城八十余里的地方仅用了十个月就兴建了东都,先后也有二百多万丁夫被征召。

在营造东都的过程中,天下的奇材异石被运往洛阳,很多服役的劳役被活活累死在了途中,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顿时民怨沸腾。事实证明,章仇太翼的话不仅没有让大隋延续千秋伟业,反而加速了灭亡的步伐。

开运河

中国运河的开凿可以上溯至春秋末期,秦汉、魏晋一直到隋文帝也都没有停止对运河的开凿,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只是在地方性运河的基础上,又开凿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四条运河,并将其连接起来。虽然隋炀帝时期开凿的运河对中国后来经济、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最初的开凿与隋炀帝方便游幸江南的私人目的有着很大的关系。

隋炀帝为了开凿运河,耗费民力数百万,由于工程浩大且工期极为紧迫,不少百姓都因为开凿运河而活活累死在了运河之中。《隋唐演义》对这一情节更是大书特书,开河督都护麻叔谋祜性暴酷,不仅欺压开河百姓,更是以盗食婴儿为乐,终引起河工的暴动。

征辽东

隋之亡,真正亡于征辽东。位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由于投靠东突厥,大臣裴矩向隋炀帝建议发兵攻打高句丽,使其屈服。为了征讨高句丽,隋炀帝征大批民众前往辽东,没日没夜站在刺骨的海水里为朝廷赶制战船,不堪忍受劳作之苦的民众纷纷逃亡,成为了后来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

隋炀帝一生先后对高句丽发动了三次战争,无一例外,三次东征都遭到了失败,不仅如此,在第二次东征时,杨素之子杨玄感在谋士李密的怂恿之下,借为皇帝东征督粮之际,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发动了起义。虽然杨玄感起义不久就又被朝廷扑灭了,但是,天下的百姓已被逼到了末路,民间起义之火已经被点燃了,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开始了。


隋炀帝修长城、建东都、开运河、征辽东这四件大事放在任何一个帝王身上,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民力,办好其中的一件,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君主,也许隋炀帝当初做这些事的初衷并不十分的恶劣,他甚至也希望成为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开创自己的盛世伟业。然而,他为了这些所谓的“伟业”,不惜将民力滥用到枯竭的程度,百姓已然不堪重负、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小说《隋唐演义》对隋炀帝“杀兄弑父、欺娘霸嫂”的评价,反而不是隋朝灭亡的主因。就在隋炀帝被近臣宇文化及叛军弑杀8年后,李世民也在玄武门设伏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及和四弟李元吉,然后逼宫夺位,登基为帝。虽然李世民制造的宫廷血案与隋炀帝制造的宫廷惨剧如出一辙,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其主因就是,李世民能够吸取历代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