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记》为什么演不过《牡丹亭》?
我们知道:《牡丹亭》现在很火。和《牡丹亭》相比,《浣纱记》就显得冷落很多。
一个戏文,在某个社会里,忽然被冷落了,背后一定有深层原因。
为什么《浣纱记》,演不过《牡丹亭》?
很简单:如果你能够认识到:《浣纱记》里的西施形象,是我们这个民族整体的“幻梦”,是整个民族现实当中没有实现的理想,那么,当它衰落的时候,就是因为:
我们整个的民族,换了一种理想。
这听起来很可笑。但是,民族的理想,的确是经常改变。喜新厌旧、好逸恶劳,这是我们人类的通病。
《浣纱记》里的故事情节里,隐藏了很多现代人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比如,男人以牺牲恋人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是不是可取?
再比如,挽救一个国家,要不要寄托在一个“女子”身上?
满朝文武干什么?十万铁甲干什么?挽救国家的重任,要放在一个女子身上?男儿的责任感呢?国家的尊严呢?
再比如,钟情又痴情的夫差的真情,为什么要被辜负?无耻又虚伪的越王勾践,凭什么要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
如果说,在梁辰鱼生活的明代,人们可以接受这样的理想,但是在今天,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尊严,更讲求真情,呼唤正义和正道的价值观下面,一个民族的集体理想,也在改变。
《牡丹亭》表达的是对“真情”的肯定,杜丽娘为了爱情抛弃生命、可以跨越生死的至情追求,更符合今天人们的理想幻梦。
我们不愿意把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女子身上了。
我们看不起一个有志男儿,牺牲自己的恋人去实现理想抱负,哪怕你这个抱负能够高昂到天上,我们也不愿意去接受。
《浣纱记》还是那个《浣纱记》,我们理想的梦,换了。
但是,《浣纱记》里面,还是存在一些永恒的价值。
第一,西施的完美形象,依旧是民族理想的寄予。
我们否定了范蠡,否定了越王勾践,但是我们不可能否定西施。她的高尚的美,依旧是我们民族理想的寄予。所以,我们一如既往去爱西施。这个形象是永恒的。
第二,“男女爱情”与“家国命运”的宏大书写。
昆曲大部分是“才子佳人戏”。人的生命本能里,存在着对于爱情的永恒欲望。所以“才子佳人戏”,也包含着永恒的欣赏动力。
《浣纱记》也是“才子佳人戏”。但是《浣纱记》里面的男女爱情,和家国命运联结起来,爱情架设在“保家卫国”这样的宏大主题上,建立了一种“先国家而后私人也”的理想家国模式。
后世《桃花扇》走的也是这样的路线。“以男女之情,写兴亡之感。”
梁辰鱼创造性地,把宏大的历史事件,与浪漫美妙的爱情故事结合在一起,汇织成一部意蕴丰厚,而又极具魅力的千古杰作,在戏剧舞台流唱四百年仍长盛不衰,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