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鱼海棠》的拍摄地,这座世界遗产充满了神秘,你去过吗?
2016年,一部国产动画影片《大鱼海棠》的上映让福建客家土楼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电影中女主角椿的家就住在土楼里。在这圆形的建筑中,椿和她的家人以及整个家族互帮互助、互相影响,过着静谧悠闲的日子。可以说,动画在建筑外形和生活状态方面都形象地还原了土楼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画风唯美的《大鱼海棠》将中国神话中的天神和近代的中国建筑完美结合在一起,而故事中天神所居住“神之围楼”便是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土楼王景区的“承启楼”。
承启楼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又名“天助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年,因夯筑外墙时风调雨顺天公作美,先祖说天助我也,故又名“天助楼”。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就有承启楼为图案的邮票。
土楼王景区内的土楼基本代表了客家世界古建筑的特点,淳朴,简约,圆润或方正。闭环型的土楼建筑,也是整个宗族聚合的象征。土楼相比于现在的居住形式,虽然少了些隐私和独处的空间,却拥有让人难以忘怀的烟火气和团聚感。
每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里的祖训,或祖宗的名字,用以励志、纪念,同时表达吉祥如意的心愿。楼门两边是一对楹联,大都是楼名的藏头联,寓意深远。承启楼的门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
“高四层、内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数百年,楼外楼、天外天,阴阳八卦步其间。天地人和楼为先,住进人口近一千。”这句话是对承起楼的生动写照。承启楼为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鼎盛时期居住800余人,现仍居住300余人。
这条小路就是《大鱼海棠》中椿在夜晚中跑出来救鲲的取景地。右侧的世泽楼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两座楼成比邻之势,屋檐相碰,只留下一丝天空的光亮。一圆一方的两座土楼寓意着天圆地方,也表达着客家人对天地的敬畏和尊崇。脚下青石板路早已经被来来往往的人们磨的泛青,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土墙斑驳陆离,有些甚至已经倾斜。
承启楼的楼墙周长1915.6米,总面积约5376.17平方米,整座楼由四个同心圆组成,其中外环四层高约12.4米,环与环之间以天井相隔,石碶廊道相通。最里面的第四环是祠堂,在《大鱼海棠》中也是椿家族的族长举行祭祀、婚仪等隆重典礼的地方。
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
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土楼王景区中有民俗展示、文创用品,一幅幅油墨画勾勒出土楼独有的神秘和风情。
和传统的土楼不同,四根白色圆柱让侨福楼现实有些现代化。侨福楼是单圈圆楼,高三层,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楼外有一圈围墙包围着,围墙上设有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现代化设施让侨福楼成为上世纪的新型庄园和最新土楼的代表。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
《大鱼海棠》中说,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对于客家人来说,土楼即是归宿也是禁锢。如今,越来越多的客家人走出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走向更远的地方,藏在深山中的土楼留下了一辈人也离开了一辈人。然而对于离开的人来说,走得再远,土楼都是他们最后要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