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简介

按: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打春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节、除夕节等。有些传统节日,其释义和来源有多种说法,本编辑侧重于以当地习俗及多数人认同的说法,概以其要,免其冗杂。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内涵,被历代文人墨客所颂扬,他们根据各自的见闻与背景、感受与思想,吟诗作赋,以节抒怀。本文在每个传统节日里,选录了一首较有影响或广为流传的诗句,以体现节日氛围和文化底蕴。


一、【春 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释义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初一”。

来源 古代的春节,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后将春节改在一年之首,并泛指整个春季,此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把它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演变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夏商时代产生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从周朝开始,到了西汉被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古时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即农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即阳历)。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将公历的元月一日定名为元旦,民间称为阳历年;将农历的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民间称为阴历年。现在许多人习惯于将春节称作过年。

习俗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泛指自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各地庆祝活动不同,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现多以联谊交流为主要形式,走亲访友,送往迎来。是民间最广泛、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清)孔尚任诗: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二、【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释义 古时人们约定俗成有“三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祭祀祈福),七月十五为“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纪念贤人)。

来源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密切联系。新的一年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满之日,该夜为“元宵之夜”,人们认为此日为吉日,隆重庆典,大“闹”元宵。天长地久,元宵节成为人们的习惯称谓。在汉代,正月十五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

“三元节”中,“上元节”被“元宵节”所取代,最为隆重,经久不衰。“中元节”次之,“下元节”渐被废忘。

习俗 张灯、看灯、龙灯(民间又称为“灯节”)、吃元宵(汤元)、踩高跷、猜灯谜等。

(明)唐寅诗: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三、【打春节】 时间: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即立春。

  释义 打春节即农历二十四节中的“立春”节,人们通常称“打春”。

  来源 古立春之日,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喻意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把立春又称之为“打春”。山西民间流行的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描述了打春牛的盛况。

(唐)张九龄诗: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四、【寒食节】 时间:清明节的前一天。旧俗中的一个节日。

来源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诸子因争位相残,其子重耳出亡。一次饿晕路途,随亡臣子介子推割其腿肉予其食之。十九年后重耳回国继位(即晋文公),封赏所随臣子,却漏封了介子推。后记起,差人请其来朝受封,被介子推婉拒。后晋文公亲自去请,介子推得知后,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寻至绵山仍未找到,下令烧山逼介子推出来。介子推仍不出,母子二人合抱在一棵大柳树上被烧死。在其柳树洞中,晋文公发现了介子推写在衣襟上的一首血诗。晋文公哭拜并安葬后,下令将该日定为寒食节,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见老柳树死而复活,赐名“清明柳”。

古时寒食节曾是民间的第一大祭日,从道德意义上,介子推为“千古第一人”;从历史意义上,寒食节应重于清明节,若将二者比作母子,则寒食节应为母,清明节应为子。

寒食节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在岁时节日演变的过程中被融入到清明节,清明节则由一个节气,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习俗 禁烟冷食、拜扫祭祖、寒食饮食、插柳(忆介子推母子)、踏青、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等

(晋)介子推《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五、【清明节】时间: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之日

  释义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祭祖和扫墓。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故人的一种活动。

来源 清明节始于周代。最早它是一个农历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后演变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寒食节被清明节所取代,其习俗也成为清明节的习俗。

习俗 旧时扫墓,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焚化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先行叩祭拜,后食用酒食。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其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最适宜于春游,自古便有清明踏青的习俗,现在人们借清明扫墓、祭祖之际,开展旅游和联谊活动。

(唐)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释义 “端午”本名“端五”,“端”意为“初”。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避讳将“五”改为“午”。 “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屈原故乡秭归及民间有三个“端午节”之说:五月初五为头(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

来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为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故端午节又被称作诗人节。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军攻破。屈原心如刀割,不忍舍弃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异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是我国最早粽子的由来——“筒粽”。也有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或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为现在的棕子。一位老医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用以药晕蛟龙水兽,免伤屈大夫,这便是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用雄黄酒驱虫(蛇)的由来。

习俗 1.悬钟馗像,以镇宅驱邪。2.吃粽子。3.挂艾叶、菖蒲、榕枝、薰苍术、白芷,驱魔压邪。4.喝雄黄酒。5.赛龙舟。

(唐)文秀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释义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 最早传说的牛郎和织女,是天宫中的两颗星星。汉代开始流传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说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七夕的夜晚,她与牛郎在鹊桥相会。《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南北朝《述异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习俗 女子乞求巧慧。过去,女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许多未婚女子根据牛郎织女的传说,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每逢七夕,便向织女献祭,乞求智慧和巧艺、求赐美满姻缘,故又称乞巧节。妇女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故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传说少女在七夕深夜,躲在南瓜棚下,若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的窃窃私语,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七夕节现被誉为中国的“爱情节”、“情人节”。

诗(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八、【中元节】  时间: 农历七月十五

释义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祭祀先人。

来源 道教传说,“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地安门火神庙,在西便门外白云观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举办“祈福吉祥道场”。佛教徒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会盛于唐代,延于晚清。民国期间,此日北海公园、中山公园等处举行“追悼阵亡将士法会”, 供着“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牌位,用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三台经,进行公祭。

习俗 该日傍晚,人们多以烧钱纸、放鞭炮形式祭祀先人。

(清)王凯泰诗: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九、【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释义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同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因这一天正值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中秋节历史悠久,《周礼》载。古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礼制。中秋时节,对着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此节盛于宋代,在明清时代,该节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现列为国家法定假日。

来源 传说在远古时期,宇宙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被后羿射下九个,令剩下的一个昼出夜落,为民造福。王母娘娘彰其功德,赠与一包“长生不死药”,服下此药便可成仙。后羿交于其妻嫦娥珍藏。八月十五那天,后羿外出,一歹人逼嫦娥交出“长生不死药”,嫦娥恐落歹人之手,便将“长生不死药”吞入口中,不料成仙飞入广寒宫。后羿思念妻子,晚上在月下摆上香案,放上嫦娥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月宫里的嫦娥。更有传说,在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中,有一个朦胧的身影,那就是嫦娥。(唐)李商隐曾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后传吴刚随仙修道,因触犯天条被罚至月宫砍桂花树,此树乃仙树,斧起裂合,总砍不断。

习俗:用月饼瓜果祭奉月神,月下赏月,品尝月饼,喝桂花酒。同时,月圆之夜,又寓意人们期盼家人的团聚。

(宋)苏轼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最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释义 重阳节,又称“双九”节。古代以九为阳,六为阴,双九重阳,故称重阳节。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叫敬老节,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1989年,我国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来源 东汉时期,汝南地区遭受瘟疫,尸首遍地。传说是因汝河里一瘟魔所致。一小伙桓景拜仙学艺。九月初九那天,师傅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并告之:今天汝河的瘟魔又要出来祸害,你带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乡亲们登高避祸。桓景让乡亲们登上附近的一座山,每人随身一片茱萸叶子,让瘟魔不敢近身;每人喝一口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用降妖青龙剑将瘟魔制服。自此汝河百姓不再受瘟疫之灾。

习俗 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有些地方有祭祖的习俗,被称之为“三月小清明,重九大清明”。

(唐)王维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冬至节】 农历十一月初七

释义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来源 《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被当作节日庆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为吉日,应该庆贺。一首脍脍炙人口的《九九歌》专述冬至后的情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枊,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晋书》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人们对冬至日的重视。

习俗 旧时北方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部分地区有冬至祭天祭祖的习俗。

(唐)杜甫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王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枊,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数儿且覆掌中杯。

十二、【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释义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故农历十二月又被称为腊月。 传说这一天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寺院煮粥供佛,传至今日。

来源 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见众生受尽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复不满神权(婆罗门)的统治,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这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释迦牟尼修行其间,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念其所受苦难,在每年的腊月的初八,都以芝麻、米造粥,当日吃粥作为纪念,故“腊八节”为“佛祖成道纪念日”。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地佛寺的浴佛会、诵经等,也都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称“腊八粥”。据载,腊月初八前,寺院僧人手持钵盂到处化缘,将收集的米、粟、枣、麻、果仁等造成腊八粥,赠送门徒及善信分享,说吃了会得到佛祖的保佑,又被称为“佛粥”。

习俗 吃腊八粥,也有叫寿粥、五味粥、七宝粥等。

(南宋)陆游诗: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十三、【小年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释义 小年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又称谢灶节、祭灶节、灶王节。古时“小年节”在民间有“君三、民四、船五”之传说,即君王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人家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水上人家腊月二十五过小年。清朝雍正年间,每年腊月二十三,皇上率众臣在坤宁宫祀神,并灶王爷一同祀拜,众臣随同,上行下效,后演变为“官三(包括当地大户人家)、民四”沿袭下来。具体到各家各户,因沿袭的差异和地区的差异,后有不同。

按照传统的观念,小年即是新年的前奏。古时有一顺口溜:二十一,送闺女;二十二,送小四;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灰刺(打扫卫生);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或碾米);二十八,握圪瘩(蒸年馍);二十九,打壶酒;三十,墙上贴上胖孩;初一,撅着屁股作揖。

由来。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玉皇大帝派至人间为“东厨司命”。他在厨灶,专记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该家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习俗:1.祭灶。古时人们祭灶,在灶台前供“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爷)画像,两侧配贴对联,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像前供糖果或融化的糖稀、鸡蛋、清水、料豆、秣草等,糖果或糖稀,是人们希望灶神向玉帝汇报时嘴要放甜一点,不说坏话;鸡蛋是为灶君的部下狐狸、黄鼠狼备的;其他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准备的。祭灶时,人们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待除夕的晚上再接灶神,即“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接灶王与诸神来人间过年。即先接“灶神”,再拜祖宗。

古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传灶神为男性,为避男女之嫌,故祭灶限于男子。若不得已,祭拜时须戴斗笠遮掩其面。

2.扫年。又叫扫尘,即清理家庭环境卫生。扫房除尘,擦洗桌椅,洗浴理发,清除陈垢等。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3.吃灶糖、火烧馍、水饺等,民间说“起身饺子落身面”。现在过小年,晚上多以吃猪骨头或其他佳肴等,有的还放鞭炮。

4.剪贴窗花。内容包括喜鹊登梅,燕穿桃柳,二龙戏珠,鸳鸯戏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

5. 宜婚嫁。民间认为,祭灶报,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过去,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

(宋)孙纬诗: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十四、【除夕节】 时间: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释义 大年三十晚上为除夕。“除”本义为“去”,引申为“易”(交替);“夕”本义为“日暮”,引申为“夜晚”。故除夕之夜,包含“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起源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此谓“除夕”节的由来。此外,古时“除夕”还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归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传说 如今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传说在很古的时候,有一种凶恶的野兽叫“年”。它身大于骆,行快于风,吼声如雷,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天神为了约束“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每年岁末出来一次。人们在躲避受害中发现“年”有“三怕”——怕红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在岁末的腊月三十,就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彻夜生火。 “年”来后,看到户户门上红色,听到处处炮声隆隆,晚上家家灯光通明,便不敢靠近。此后“年”不敢再来了,据说是饿死了。后来,人们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贺年。野兽“年”没有了,过年的习俗保持了下来。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复一年。

 习俗 家人团聚,美味佳肴,放年炮,贴春联,生火,熬年守岁,庆贺出天方(转钟);忌口(禁说不吉祥的话)等。

宋)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