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什么意思?


传说当年明朝,桂林皇室宗亲都极爱养狗,跟我们现在喜欢萌犬不同,明朝的人喜欢的都是猛犬,他们喜欢豢养斗犬,互相打斗取乐。骄横跋扈的贵族们仗着自己是皇室宗亲便为所欲为,每次出门,都牵出它们的猛犬,任由它们撕咬路过的百姓,并以百姓惊畏恐惧的模样为乐。民间怨声载道,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其实这样的风尚国外也有)。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的一天,皇亲们又一次故技重施,放出恶犬伤人,一个秀才被扑倒在地,险些就要命丧犬口。这时路边的屠夫实在看不下眼,超起屠刀上前砍了狗头,救下了秀才。

恶犬死后,皇亲竟把屠夫告了,并收买秀才,让其说是正在跟狗玩,要求法庭判屠夫无理伤狗。财迷心窍的秀才竟真的被人收买,想要构陷自己的救命恩人屠夫。

幸好当地的曹学佺曹大人是一个好官,他听到秀才串改后的口供勃然大怒,对着秀才骂道:“人证物证俱在,屠夫救你一命,你不思回报,却做皇亲之狗,竟要置恩人于死地。天容你,我不容你。”说完便要杖击秀才,秀才被吓的屁滚尿流,当即招认受贿之事。屠夫也沉冤得雪。

曹学佺审完案后,便愤然写下了这千古名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而这句仗义之句便由此而来。其实有宠君觉得,无论什么时代和场景,忠义之士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眼和楷模。不过,现今的“屠狗”之人,往往都是仅为一己私利,就去偷盗别人的从小到大的玩伴,去捕杀迷路流浪的动物。这样的行为,怕是也早已难担“忠义”二字。

而如今的我们,出门拴好牵引绳,在养狗时不打扰别人的生活和空间,才是对狗狗而言最好的爱护和正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