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古诗意思,以秾丽的笔触描绘出美好的春天景象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一)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底来到成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了一所草堂。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到上元元年(760)的春天,草堂落成。在饱经离乱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安身的处所,杜甫为此感到十分欣慰。草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的高地上。
从草堂可以俯瞰江郊景色。草堂建成的时候,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心情非常好,就独自来到江边散步,写成了《江畔独步寻花》七首。我们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六首。
【鉴赏】:
这首诗以秾丽的笔触描绘出美好的春天景象以及诗人愉快轻松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以极其通俗浅显的语言点明了地点以及周围景色的特点。“黄四娘家花满蹊”一句,点明诗人江畔独步的地点是黄四娘家旁边的小路上,“娘”或“娘子”是唐代习惯上对妇女的美称,诗人以这种对人的通俗称呼入诗,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生活气息,富有民歌韵味,显得亲切自然。一个“满”字把鲜花夹道而生、低拂人面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则紧承上句“满”字,描绘繁花朵朵,数也数不清,把枝条都压弯了,更具体地描绘出黄四娘家花蹊的美景。这一句也非常口语化。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两句,却又以工整的对仗描绘出花蹊之上动态的美。
只见花枝之上,彩蝶留恋鲜花而翩翩起舞,枝叶深处,传来一阵阵黄莺动听的歌声。“留连”与“自在”虽然说的是蝶与莺,其实何尝不是诗人自己漫步于花丛之中愉悦心情的体现呢。这两句诗中双声词、象声词和叠字的运用,使得诗句充满音乐美。
“留连”、“自在”两个词语均为双声词,“时时”、“恰恰”均为叠字,双声叠字用在两句诗中,既使上下诗句形成对仗,也更生动贴切地表达出诗人沉醉在群蝶纷飞、繁花似锦、黄莺娇啼的美妙意境之中。从音韵上来说,这两句诗除了结尾两个字“舞”和“莺”外,其余的字都是舌齿音,一连串的舌齿音造成一种喝喂自语的感觉,似乎诗人正行走在花蹊之间,如此美景让他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这首诗初读起来觉得平平,细细体味,却有无尽的韵味在其中。
【诗情演绎】:
仲春时节,春暖花开,成都城到处都是绿树繁花。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让人的心情不运等由自主地无比舒畅。此时杜甫的心情就像这盛。
开的鲜花一样,说是心花怒放一点也不夸张。自从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以来,潼关失守,长安沦陷,他便带着妻儿四处逃亡,颠沛流离。后来听说肃宗皇帝即位,他便把妻儿安顿下来,只身投奔皇帝而去。结果,途中不幸被叛军所获,他被押回长安,亲眼目睹了社稷倾覆、叛军烧杀劫掠的惨相。
之后,他冒死逃脱,见到了皇帝,授官左拾遗。可是不久就因事被贬,他的政治理想从此彻底破灭。他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更深刻地体会到人民的疾苦。他在历尽艰辛之后,来到了成都。多亏好友帮忙,他在成都西郊建成一所草堂。
这所草堂,坐落在浣花溪畔的一处高地上,南边是美丽的百花潭,旁边有一座桥,叫做万里桥。虽然只是一座草堂,可是对于长期以来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杜甫来说,这草堂就好比是天堂一样,不仅可以抵挡风雨,还坐落于这么美丽的环境之中,真是读书作文、颐养天年的好地方。
这一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闲来无事的杜甫,走出他心爱的草堂,信步来到江边,欣赏美丽的春光。那一江碧盈盈的春水,似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两岸绿柳繁花之间。岸边的垂柳,在微风中招展着柔嫩的枝条,不时拂在人的身上、面上,似乎在和游人嬉戏。杜甫兴致盎然地穿行在花与树之间,感受着这美好的春天。
他一路走来,当走到一家院落之前时,他不由得被吸引住了,脚步也停了下来。原来,这是黄四娘家的院落。小小的一个院落,似乎被各种各样的花朵包裹起来,就像是一朵巨大的花团,异常醒目。杜甫不由自主地沿着小路走上前去。当他走上黄四娘家的小路时,发现那层层叠叠的鲜花把枝条压得弯了下来,以至于人走在这花枝形成的拱廊上时,不得不弯下腰去,以免被花枝挂住头发。
头顶是娇艳无比的鲜花,脚底下踏着的是落下的花瓣,人就像穿行在一个花的甬道之中。杜甫正无限怜爱地欣赏着这些花儿,几只彩蝶翩翩飞过了他的身边。他的目光随着蝴蝶落在花瓣上,这才发现,那各色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朵上,竟停着无数的彩蝶。一只蝴蝶飞起,惊起无数只也飞了起来,不久又停留在花朵之上,似乎它们也无比留恋这美丽的花朵,不忍离开片刻。
惊喜无比的杜甫正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恰恰在这时,耳边响起几声黄莺儿宛转悠扬的叫声,把沉醉在花丛之中的杜甫唤醒。虽然远近看不到其他的行人,可是杜甫还是觉得身边是如此热闹,正是这繁花、戏蝶、啼莺,使得这个春天如此热闹,让杜甫身处其中,不忍离去。
杜甫在黄四娘家花蹊之中流连了许久,才迈步缓缓离开,沿着江堤继续前行。不知下面又会遇到什么样的花景呢?杜甫一边想着,一边带着少有的闲适与从容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