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和央企傻傻分不清楚?四个特征告诉你,区别在哪里
很多人对于国企和央企的区别傻傻分不清楚,所以首先,咱们来明确一个概念,啥叫央企?其实央企就是国家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大中型企业。或者换句话说,一家企业要想被称之为央企,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呢?简单来说就是四个特征:
1.它首先必须是国有企业。
2.它的资产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
3.它的人事关系在人社部单列。
4.国务院可以直接向其行文。
既然央企的人事关系在人社部单列,也就是说各大央企拥有完全的干部管理权限,这里所说的管理,自然也包括招聘、培养、提拔任用、调动任免以及到退休管理。
一、关于央企的招聘
目前各大央企的招聘,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校园招聘为主,社会招聘和政策性接收为辅。
首先看校园招聘,这是现如今各大央企人员招聘的“主阵地”,但是校园招聘不是所有央企自己想招多少就可以招多少的,因为各大央企目前都实行的是总量控制分层级限额授权管理。
简单来说,总量控制就是现如今央企开展的所谓“瘦身健体”(甩包袱)的工作,主要目的是确保员工总量不超标。分层级管理就是央企总部机关制定限额(部分央企细化到限学校、限专业),各二级企业组织开展招聘,招聘完成以后再将新进人员分配至下属各三级公司。
其次再看社会招聘和政策性接收方面。社会招聘的比例在各大央企的占比很少,主要针对的是专业性很强或者紧缺的岗位才会组织进行面向全社会的招聘。而政策性接收主要针对的退伍军人的安置。
二、关于央企干部的提拔任用
央企干部提拔任用的套路,总体就一句话:比照或参照政府部门执行。
虽然大家都知道,央企国企去行政化喊了很多年,但还是有很多人热衷于分析央企的级别。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九十多家央企中,前51家为“副部级央企”,其余央企为“正厅级央企”(实际上要比正厅略高一点点)。
当然了,现今央企都在搞改革,一直都在去行政化,很多央企内部也在试图淡化这种色彩,比如“干部”和“工人”之类的表述已经很少有明面上的差别,基本都统一划分为全日制合同工或劳务派遣工等形式。
再比如央企内部里面,以往喊“正处级”“正科级”,但是现在基本正式文件中都会处理成“正处职”和“正科职”。“级”和“职”的一字之差,基本上道尽了央企在行政色彩和去行政色彩路上的各种尝试和探索。
三、关于央企干部的离退休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现如今的央企,基本上不存在“离休”这种说法了,而且各大央企健在的离休干部人数也越来越少了,基本上都是本单位的“宝贝”。
至于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职工下岗”这种说法,现如今也换成了另外一种说法,比如员工辞职,就叫解除劳动合同而已。
不过,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纵深推进,现今国企人员退休,最大的变化,主要在于由企业负担养老,改革成为了移交地方负责养老了。也就是说,以往国企人员退休以后,仍然纳入本企业管理,退休工资还是央企和国企自己发放,但是现如今央企和国企人员退休以后,人事关系移交到所在地的社区和街道,企业不再承担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养老金的发放。
最后想说的是,目前很多央企都在尝试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所以央企的人事管理也陆续都在发生一些变化,只不过在体制内待久了,这些变化要想尽快见效,或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估计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