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将至,让我们看看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守岁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一个最重要的习俗那就是“守岁”,虽然我们现在对“守岁”这一习俗不太遵从了,或是以“看春晚”等娱乐来代替“守岁”,但其实古人很看重“守岁”这一习俗的,就是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唐太宗也不例外,他也守岁!
唐太宗究竟怎样守岁,《史记》肯定不会记载,《唐书》倒是有可能记载,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我想也不会记载了。那么我们只能从唐太宗所作《守岁》一诗来一睹皇帝守岁的情景了,这也是让我们和唐太宗一起在“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欢度春节了。
守岁 唐太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太宗是个令人羡慕的男人,他那赫赫战功,那巍巍大业,那烈烈操守,特别是他那大海似的宽广胸怀,那神一般的高度自律。普通人哪怕拥有其中任何一项,也足以让人十分佩服,而他样样都已完备,谁还能不对他高山仰止?
功业、才华、胆略、爱情,更不用说权势、金钱……男人梦中想要的一切,李世民哪一样没有实现?好在唐太宗也是人,他也要过民族节日——除夕,他在除夕之夜也同样守岁。让我们一起欣赏他在诗中分享的守岁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交代除夕来临前的宫中景象:夕阳余晖斜照在富丽的宫殿上,给宫苑抹上了一层红彤彤、暖融融的色调,除夕的喜庆气氛把华丽的宫殿装点得更加美丽。
三、四两句诗描写除夕正值冬去春来,随着冬雪的消融,严寒逐渐远去,扑面而来的和煦春风,给巍峨的皇宫带来暖暖春意。正如大臣必须早朝一样,春天好像也要先到皇宫报到,真个是皇宫一年春来早!
“暖带入春风”的字面意思,是说暖气带入了春风。这有点像小孩说话,听起来颠三倒四的。诗人的大意其实是说,除夕辞去了冬雪的严寒,春风给宫殿带来了春天的温暖。
唐太宗为什么要颠倒正常的语序呢?首先当然是押韵的需要,这首诗押东韵,不得不把“春风”调到句尾。其次是追求语言的生新奇崛,这种新奇的语言与除夕的新春气象十分和谐。通过颠倒语序或扭曲词性,有意与日常语言拉开距离,西方新批评派将这种做法称之为“语言的陌生化”。
五、六这两句诗是说梅花绽放送来沁人香气,宫苑四周都张灯结彩,白梅、红烛烘托出浓重的节日喜庆。梅素与烛红相间,自然与人工相配,既有白梅的素雅,又有红烛的浓艳,处处都洋溢着除夕节日的气氛。
尾联七、八两句“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回扣题目“守岁”,古人把这种写法称为“切题”。“共欢”是由己而及人,由宫廷而广被天下,在送旧迎新的除夕之夜与民同乐。“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道出了除夕的特点,又写出了守岁的心情,早已成为咏除夕诗的名句。
此诗应属于除夕的应景之作,但唐太宗绝没有随便应付。由除夕节日的喜庆情景,引出除夕节日的欢乐心情,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结构上更是环环相扣。色彩极为富艳而绝不艳俗,诗境极其壮丽而绝不俗气,境界既非常大气,情调又充满了喜气,它不失为歌咏除夕的佳作,结尾两句更被人广为传诵。
在这个一刻值千金的除夕之夜,让五湖四海的华人一起同唱——“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