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鹦鹉:不会飞,我要这翅膀有何用?
鹦鹉,
大家都不陌生,
有长这样的
↓↓↓
也有长这样的
↓↓↓
但你见过拥有“猫头鹰脸”的鹦鹉吗?
你见过不会飞的鹦鹉吗?
世界上有一种这样的鹦鹉,
它只生活在新西兰,
且数量极少,
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鸮[xiāo]鹦鹉。
1
不会飞的鹦鹉
鸮鹦鹉虽然叫鹦鹉,但跟我们熟知的那些鹦鹉仅从外形上就有着千差万别。
鸮鹦鹉的脸上有鸮形目独有的面盘羽毛排列,有独特的感受器——羽须,还有大而灰的喙。所以单看脸的话,分明就是猫头鹰啊!
其实,鸮鹦鹉是有翅膀的,只是翅膀相对短小,羽毛很软,而且缺少了鸟类控制飞行肌肉的龙骨,所以它才飞不起来。
也就是说鸮鹦鹉的翅膀不足以使它飞行,而只能作为一般平衡,或在树上跳下时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
但是,鸮鹦鹉似乎很向往飞翔。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会及时爬到树上,等危险远离之后,它们喜欢尝试飞下来。可惜的是,不会飞就是不会飞,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摔个半死......
正是因为不会飞,鸮鹦鹉也不用像其它鹦鹉一样,保持轻盈的体型。所以它们储存大量脂肪,体型自然就会肥大而浑圆。鸮鹦鹉的体长约59~64厘米,体重950~4000克,要比其它鹦鹉大很多。
也是因为不会飞,鸮鹦鹉就需要另一种“武器”来保护自己,这就要讲到它们的羽毛颜色。
我们常见的鹦鹉羽毛大都颜色比较鲜艳,但鸮鹦鹉几乎全身羽毛都呈现苔藓一般的黄绿色和极少数黑色至深棕色的条纹。
这样的颜色其实是它们的保护色,毕竟不会飞、体型又很小的它们很容易受到陆地上其它动物的攻击,拥有这样的保护色,至少可以帮助它们躲避危险。
2
盛大而庄严的求偶“盛典”
除了不会飞这一点跟其它鹦鹉亲戚不同以外,鸮鹦鹉还有一个特别之处。
鸮鹦鹉也是唯一一种实行一夫多妻制并实行求偶场交配制度的鹦鹉。
什么叫求偶场交配制度呢?简单来说,它们求偶时的场景就好像古罗马时期勇士们为了心爱的女人,在角斗场决斗一般。
到了求偶季节,雄性鸮鹦鹉会聚首在一个仿如竞技场的地方舒展双翼,通过表演独有的舞蹈及演唱来吸引异性。
它们通过竞争取得交配权,交配完成,雌雄关系即告结束,不会结成伴侣──它们相遇只为了传宗接代。
鸮鹦鹉的“角斗场”
每个竞技场均为由雄性制成的圆盘形凹坑,最大可达10米,但一般深度及宽度至少能容下一只半米长的鸮鹦鹉。整个圆盘常毗邻于石面、田埂或树干旁方便反射声音。
除了圆盘外,每只雄性鸮鹦鹉还会为它们的圆盘建一条连接的小道或可见的轨迹,沿山脊而建的话可长达50米,围绕山顶的直径也可达20米。
可爱的是,它们对待这件事情态度十分认真,会一丝不苟地整理好圆盘及小道上的残骸。
3
弱小无助的小可怜
可以说,发生在鸮鹦鹉身上一切的“悲剧”都源于不会飞,不会飞就没办法躲避大量的危险,虽说比普通鹦鹉体型大,但再大也就是一只小鸟,对于陆地上那么多凶猛的动物来说,捕食它们太容易了。
鸮鹦鹉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被列入极危动物,有多极危呢,截止2012年,鸮鹦鹉的数量有126只,其中包括78个养殖体成鸟。
鸮鹦鹉的“悲剧”开始于欧洲殖民者来到新西兰之后,更多更广阔的土地被他们改为耕作及放牧等用途,鸮鹦鹉及其生存环境进一步被侵害。
更重要的是,殖民者们带来了更多的狗、家猫、鼬等哺乳动物,对鸮鹦鹉来更是致命打击。
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不熟悉鸮鹦鹉这种生物,所以,鸮鹦鹉还没有受到人类的直接迫害。
直至1845年,英国动物学家乔治·罗伯特·格雷(George Robert Gray)对其皮毛进行首次描述,自此之后,欧洲的殖民者开始学习毛利人,利用狗搜捕鸮鹦鹉。
在十九世纪后期,基于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及狂热,鸮鹦鹉变得广为人知,引致数以千计的个体被大规模的捕捉,以作为动物园、博物馆及收藏家们的囊中物,大部分被捕捉的个体往往在一个月内就会死亡。
1880年,为了减少入侵物种野兔的数目,大量鼬科动物(如白貂、雪貂及鼬属的不同种)被引进到新西兰这片国土上,但同时它们也干扰了原有的生态系统,极多数的原生物种如鸮鹦鹉等亦成为其捕食对象。
鸮鹦鹉标本
在不断的重击之下,鸮鹦鹉的数量急剧下降,一直到二十世纪,人们才开始关注鸮鹦鹉,但为时已晚,那个时候,鸮鹦鹉近乎灭绝,鸮鹦鹉很少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本来,鸮鹦鹉在新西兰这片土地上生活得很好,因为人类的扩张,几乎招来“灭门之灾”,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们在不断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下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状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