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古代科举制度吗?
小编不免想起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让每个学子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虽然现在的高考是一种不同的选拔方式,但理念和目的并没有改变。我们不但在考试中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在于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这也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
祝愿广大考生们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表现,一路顺利!也希望各位准备迎接生活的新阶段,继续保持阅读、学习、成长的好习惯,使自己更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历代统洽阶级为了实现他们的统治,总要建立起一套国家机关组织,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对官员的选用,建立了各种选官制度,采取各种措施,以便把国家机器交给最可靠的人来掌握。如战国时代,通过“养士”和“军功”两条路径选官,到了汉朝,封建选官制度逐渐确立起来,主要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所谓察举,是由各地方政府的长官,在他们各自管辖的地区内随时考察,选拔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推荐给中央政府。所谓征辟,是汉朝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度。但九品中正制弊端大,他们品评人物的标准,单凭门第出身,连一向宣扬的什么封建道德也完全丢开不论。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第低的人休想列入上品,豪门大族把持着政府里的高官要职。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他又发兵灭陈,统一了中国。统一后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地主数量日益增加,士族明显没落。中小地主阶层极力要求废除九品中正制,排除阻挡他们做大官掌大权的障碍。这时,隋朝的统治者也从历史上吸取了经验教训,发现九品中正制不但不能广泛地选拔有用人才,反而助长了官僚的腐化堕落。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满足中小地主参与政事的要求,也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统治,隋朝统治者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
隋文帝废止九品中正制,恢复了州县地方官荐举办法。随后,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用考试的方式来确定进士。当时的考试科目是时务策,即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科举制将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和获取高官厚禄的途径,因此受到热烈的拥护。此外,由于国家定期分科考试,并以此选拔人才、分配官职,自然而然地把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削弱了豪门贵族的影响力,扩大了政权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自隋朝创立科举制以来,各朝廷始终沿用不废,并逐渐变得更加完善。特别是到了唐朝,基于隋朝正在形成的科举制度基础上,科目进一步增多,规模不断扩大。除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各科的考试内容也各不相同。考生一般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生徒”,即各地学馆的学生。每年经过学馆的考试合格后,可以直接到尚书省参加考试。第二种是“乡贡”,即未在学馆的考生。他们自己向所在的州县报考,考中后再到尚书省参加考试。第三种是“制科”,即皇帝特别征召某些知名人士举行考试的科目。考试日期和项目都临时决定,考取后一般都受到重用。
自隋朝创立开科取士制度,唐朝进一步完善,科举考试成为封建时代教育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命官制度密不可分。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中国大约存在了1300多年。这种制度的实行,不仅评选出了很多有才学的人才,还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各种影响。但是,科举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利:
其一,科举制度分为三个等级的考试,可以选拔出不同层次的官员。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力,也符合选拔人才的基本要求,从中取得官员,其反腐作用明显。
其二,科举制度中注重考察文化素质,注重文化人才的发展,所以科举得名。社会上人们热衷于文化知识,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社会知识水平的提升。
其三,科举制度注重平等竞争,包容多种人才,不管出身阶层如何,任何人只要学有所成,都可以通过考试获取官员职位,这也反映了内在价值的追求。
弊:
科举制度也有一些弊端,例如官僚制度的形成,令中国社会智慧人才的流失和文化水平停滞不前。科举制度追求的是人才的知识,忽略了人才的实际能力,使得一些文化水平高但缺乏实践能力的人成为官僚,从而导致社会不公。
总之,古代科举制度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说明其体现了一定的社会需求。但科举制度的优与劣,应该看作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应该有一定的清晰的认识。当代高效的培养人才体制的确有好于科举制度的优势,这应该是我们的应该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