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对出口有何影响?全球化变革之下,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长期以来,政治、经济的全球化都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欧美等国凭借在技术革命、市场经济、自由贸易政策等优势中获取了大量利润,形成并巩固了现有全球化格局。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获利甚多,而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市场逐渐呈现饱和趋势,全球化的方式也出现了变革。而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美国银行危机等事件的影响,也使得全球经济发展呈疲软趋势,国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逆全球化”的言论甚嚣尘上。
但可以相信的是,全球化始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全球化方式变革下的贸易壁垒
如今的全球化的产业,逐渐由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再朝着数字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由此产生了数字贸易壁垒,即在数字经济的前提下,通过严苛的本地化要求、提升市场准入门槛,以个人信息保护和知识产权侵权等手段,拒绝别国商品进入市场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同时,伴随着“逆全球化”情绪的高涨,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也纷纷抬头,国际分工从效率优先逐步到强调国家安全优先。如中美贸易战、美国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反过来限制能源出口等经济手段,都是出于自身利益与安全所制定的经济政策,自由平等的传统贸易规则受到挑战。
以往的传统贸易壁垒多集中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现在则主要集中于部分经济体之间。但贸易比较发达、体量比较大的经济体更易于产生贸易摩擦,也是实施壁垒或遭受贸易壁垒更多的涉事方。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贸易壁垒的重点形式。
二、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有何影响?
1.增加销售成本,出口价格优势不再
传统的贸易壁垒仍是关税的升降,是影响国与国之间贸易的重要因素。过度增加关税是政府为了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保护本土产业与生产者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成本低,而出口商品当前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因而出口的商品低廉,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许多国家就通过对我国出口的商品制定高额的关税、征收反倾销税等行为,提升企业成本,以保护本土农产品的竞争力。
而高额的关税大大增加了出口成本,这无疑使得中国出口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对我国的对外商品贸易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2.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
现阶段,我国企业出口商品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存在着知识产权水平不足、创新能力弱等问题。
过去,许多国家以保护环境、食品安全为借口,通过制定极为苛刻、大部分国家都无法接受的标准,对进口商品从包装、加工、生产、运输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严格的筛选与管控,以阻碍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如欧盟国家禁止氟利昂冰箱的行为,这就叫做“绿色贸易壁垒”。
现如今,伴随着全球化方式的变革,绿色贸易壁垒变成了数字贸易壁垒。数字贸易壁垒往往会以个人信息保护和知识产权侵权为借口,拒绝别国企业或者数字经济商品进入市场。例如,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等提出数据本地化要求,越南限制在线广告的投放,欧盟成员国对信息融合收费等。
为了符合别国严苛的市场准入要求,企业会想方设法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创新、保护用户隐私。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字贸易壁垒尽管阻碍了正常的跨国交易与合作,但倒逼了出口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
三、全球化方式的变革下,如何应对贸易壁垒?
1.政府间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全球化主动权的争夺,本质上是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也是各个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贸易壁垒的设立,也大多出于国际竞争的目的。仅凭企业或个人无法与贸易壁垒背后的国家对抗,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为其保驾护航。
政府对外应积极主动寻求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谈判,发挥贸易大国的合作与引领作用,促进全球贸易发展。通过谈判、交易等手段,建设自贸区、免税区等互利互惠的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对内还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通过补贴、减税等方式,为出口企业营造合适的发展环境。还要适当调整外商直接投资准入政策,尤其是外资所有权限制、歧视性许可等限制措施,促进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
最后,在企业对外产生贸易摩擦与纠纷时,政府应当及时为企业提供帮助。
2. 行业应统一标准,构建数字贸易创新开放体系
数字经济刚刚起步,许多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行业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行业应该尽快完善数字行业标准,构建数字贸易创新开放体系。其中,龙头企业应该起带头作用,发布相关标准作为示范参考,以规范数字产业的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维护良好的数字产业氛围环境。
3.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
首先,企业应该改变经营理念,深刻了解海外贸易经济政策与海外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进行风险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制定策略和规划,尽量降低出口贸易风险。在发生贸易摩擦时,要积极寻求合作与谈判,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寻求国家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帮助。
其次,企业提升自身知识产权意识和专利意识,加强科技创新,用科技保障数字产品的质量,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突破数字贸易壁垒。
最后,企业也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改变并优化管理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