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五谷 ,到底从哪里来?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数字大师。
远行时祝愿一帆风顺;为人处事讲究两全其美;交个朋友要问一句“三观”正不正;四大名著是国民记忆。但要说哪个数字最为中国人中意,那必然是——五。
中国人以五为尊,其实大有来头。早在甲骨文上,就有了东西南北四方与位于中央的“商”并称的概念,等到周时,五方已与五色结合。这正是中国人最早对天地万物、华夏大地的朴素认知。甚至可以说,有了五方,家国的概念也就立起来了。五,正是中国人的智慧之字。
正因如此,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有了五谷社稷的说法。但你要问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中国人五谷到底是啥,大家立马就从饭桌上的“五谷丰登”变成了田里的“五谷不分”。难道五谷是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土豆吗?
中国的五谷,居然有六种?
中国的五谷,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你可知道,就连编织麻绳的麻和各种⾖类,都曾位列五谷?
传统五谷在历史上有两种主流说法,⼀种是《周礼》中记载的“麻、黍、稷、麦、菽”,另⼀种则是《孟子》中记载的“稻、黍、稷、麦、菽”。
中国“五谷”图鉴。
这两个五谷的版本,一种有麻无稻,一种有稻无麻,可以说是最早的“南北差异”体现之一。具体来看,麦与稻大家平常都吃,但要说到其他几种,大家就要么感觉既陌生又熟悉,要么一脸懵逼,“稷我知道,江山社稷嘛,⼀看就很重要,但黍和菽都是个啥?”
稷&麻:我们也是当过主⻆的
社稷里的“稷”,其脱壳产物大家都很熟悉——小米。但在社稷这个词中,它指代所有的粮食作物。毕竟上古时代,稷就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最早被用来酿造酒类。稷有很多个“小号”,什么“春种一粒粟”的粟、“黄粱一梦”的黄粱,其实都是稷。
今天大家想到麻,一般来说第一反应都是搓麻绳,但在上古时期,麻的籽实可是黄河周边粮食的扛把子。从《诗经》中“粟苴(麻的古称)菽麦”这样的排序来看,它在当时的地位仅次于粟。
只可惜好景不长,人们最终发现麻还是更适用于编织⾐物。于是麻很快被小麦等粮食的广泛播种打败,退出了五谷大舞台。不过,今天你还能在北方各地找到塑料袋装的小包“麻子”,吃起来有⼀种奇妙的干香。没错,麻的籽实依然以零食的方式,活跃在大吃货国的食谱上。
黍&菽,熟悉的陌生“五谷”
稷与麻逐渐成为五谷舞台的配角,但黍与菽,如今依然活跃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只不过,它们的真身,你想象不到。
如今,“黍”(shǔ)这个名字鲜有⼈提,但要是说到《舌尖上的中国》里的黄馍馍,大家就知道是什么了。没错,“黍”就是“黄米”或者“糜(méi)⼦”。在北方人看来,做炸糕、年糕都少不了它。东北⼈听到它觉得更为亲切。毕竟一个黄米做的粘⾖包,能黏起整个东三省。
菽(shū),看似简单的⼀个字,背后却是⼀个大家族。它是⾖类的总称。不论是磨成豆腐,还是象征爱情,各种豆子在古代都叫菽。它们也构成了五谷杂粮里“杂粮”这⼀角色的生力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灾荒之年的非常时刻,撑起中国人的饭桌。
江西大余县农人在晾晒烫皮,米制烫皮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
今天,大家之所以“五谷不分”,正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五谷的定义也在进化。一方面,水稻随着南方经济发展,种植面积逐渐扩张,又有众多良种涌现,成为中国人饭桌的C 位;另一方面,⽟⽶、⻢铃薯、红薯等新角色飘洋过海而来,让中国原本不适宜种植稻与麦的广袤山地,也变得“五谷丰登”。
众多主食新角色被不断吸收进入五谷序列,这正是中式调和智慧的体现。
期待新的一年,中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