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古诗《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绵不绝;侧看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有时看到的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形象的概括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
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奇思妙法,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所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居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的结论。
创作背景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廖同游庐州。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游记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