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鲁智深怎么死的 ?他的遗言里便藏着玄机,可惜没人敢去怀疑

一、宋江卢俊义争论“胡敲”

《水浒传》中的宋江,看着很累,以至于都让人分不清他有几副面孔。既能慷慨高歌,“敢笑黄巢不丈夫”,也能跪伏在地:我的位置让给你,兄弟你就从了我吧……

有人说,宋江的一切都是为招安。但问题是就算招安后他也这样。跟卢俊义两人,领了出征方腊的圣旨后,遇到“一个汉子,手里登拿着一件东西,两条巧棒,中穿小索,以手牵动,那物便响”。

宋江和卢俊义得知是“胡敲”,也就是“抖空竹”后,卢俊义有感而发说:“我等胸中学识,不在古今名将之下。如无本事,枉自有人提挈,亦作何用!

宋江却道:“贤弟差矣。我等若非宿太尉一力保奏,如何能勾天子重用,声名冠世,为人不可忘本。

卢俊义竟是“自觉失言,不敢回话”。看来卢员外真怕宋江了。至此,一贯没啥心眼的卢俊义,可算是长了点心眼,恐怕已经明白了:有什么义气可言?全是功名利禄!


二、两位特殊的梁山好汉

那么有看着简单的好汉吗?当然有,鲁智深便是。哪料却是“越简单就越深奥”,鲁智深简单了一辈子,最后的圆寂,竟然隐藏着细思极恐的玄机!但若想明白 “细思极恐”在何处,就必须先破解鲁智深的人设。

梁山108将中鲁智深和公孙胜,是一对特殊的存在,一个僧人一个道士。而两人的表现,也是天壤之别。

皇上大哥,由于自称“道君皇帝”,是道家的粉丝,因此公孙胜在梁山上的地位很高,号称四大核心之一。


鲁智深是被迫选择了“很有前途”的强盗事业,伙同杨志打下二龙山后他当了寨主。

后来入盟梁山,大排位中鲁智深位居第十三,是步军统领(老大)。名义上跟马军统领关胜(马军五虎将之首)、水军统领李俊一样,属于一方梁山大佬。

公孙胜是最自由的好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两次离开梁山。第一次是宋江上山后,第二次是征讨方腊前,这一次就再也没回来,从此天高云淡,闲云野鹤,洒脱修道去了。

鲁智深反对宋江招安,并表示“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意思就是,宋江要招安,咱就散伙。但最终跟着梁山大军,走完了所有的艰辛之路,活捉了方腊后,离奇圆寂!


显然鲁智深和公孙胜,代表着“佛家”和“道家”存在于梁山之上,水浒之中的。

道家的公孙胜,处处有玄幻(法术),却又时时“不作为(不强行作为)”,该来就来,该走就走,道不同不相为谋,把道家的元素,表现的淋漓尽致。

佛门的花和尚,处处有担当(敢于出手),却又刻刻见慈悲(救人),以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情怀,试图拯救江湖。

所谓人设?基本如此!从文学创作层面来言,两人都立住了。道家的玄之又玄,佛门的怒目金刚,便是两人的底色。


二、何谓“点化”?

那么谈这些 “人设”有啥“鸟用”?用处大发了。只有理解了人设,才能明白两人的结局。

公孙胜最终洒脱离开,不是因为他师父告诉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而是代表着道家跟宋江(梁山)捆绑关系——依如皇上大哥自称:道君皇帝。

皆知,公孙胜第一次回归,就是被李逵用斧子逼回来的。这意味着,他必须要把“一套富贵”那说法,给解释清楚后才能中止。

谁让你公孙胜找晁盖劫持生辰纲,主动撩拨江湖呢?敢问,这一切有啥 “义气”可谈?是不是现实的功名利禄?


鲁智深的离奇圆寂,不是因他师父所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宿命,而是代表着佛家的慈悲情怀,在水浒江湖的破灭。鲁智深一直试图拯救江湖,奈何这个江湖,非慈悲可感化。

不信?那就看鲁智深活捉方腊后,宋江的说辞,他非要让鲁智深跟着自己回去。先是表示:还俗吧,从此享受荣华富贵。

鲁智深不同意,宋江又表示:那就在名刹大庙里,去当那个最牛的高僧——全是功名利禄,可有一点慈悲?

当然,若有些读者觉得,公孙胜的师父和鲁智深的师父,他俩所谓“点化”就是两人最终结局的主因,笔者也不反对,毕竟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


笔者只是想说明,我所谈的这些,是透过“点化”现象,分析一下《水浒传》的内涵。

就如,有人相信咣当一声,天上能掉一块大石碣,梁山好汉全是天上的星宿投胎。但笔者反而看到了,在这眼花缭乱的背后,全是“为目标(招安——荣华富贵)而服务”的把戏而已。

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可不必彼此伤害——江湖有了包容之量,才能成为鱼跃龙潜的江湖。

谈完鲁智深和公孙胜,他俩“师父点化”的作用,咱开始谈最后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鲁智深之死。


四、鲁智深圆寂的玄机

鲁智深最初时,是天天喝酒撸串的快活提辖。由于替金翠莲抱打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开启了逃亡之路。结果当他来到代州雁门县时,发现城门有一群人,于是他“也钻在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

注意这最后三个字“不识字”。显然鲁智深是文盲!因此他才闹了笑话,根本不知道人们围着看的,就是捉拿他的告示。这时,金老汉发现了他,这才把鲁智深拉走,随后在赵员外的帮助下,去五台山当了和尚。

那么当了和尚后的鲁智深,是不是进步了?根本没有,反而大闹五台山。这才又被赶到东京大相国寺,并在这里遇到林冲……后面的事就不细谈了。总之,鲁智深无论当提辖,还是和尚或是江湖好汉,就没变过——喝酒、打架、交朋友,全是这三件事!


可问题恰恰出在他圆寂前,鲁智深手写了自己的遗言: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无论水浒江湖中的好汉,还是我等观众,都对这遗言顶礼膜拜,认为大和尚果真有大智慧,果然有高僧之根……但问题是“不识字”的鲁智深,怎么突然不但会写字了,还能写出如此禅机深远的遗言?

莫非是他一面闯江湖,一面自学?可你相信吗?就是翻原著也找不到相关信息。前面说了,鲁智深就三样:喝酒、打架、交朋友。他怎么可能发奋读书?从不识字,变得会写字,且还写出了如此精彩绝伦的诗句——比梁山第一诗人宋江都牛!

莫非是施耐庵的笔误,为了照顾情节发展,塑造鲁智深的人设,而造成前后不一致了?这倒有可能,也可以算一个原因。


但无论怎样,鲁智深的遗言分明藏着玄机,却没有一人敢怀疑!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既然有玄机,有疑问,自然就要追问一声:鲁智深到底是怎么死的?

除了施耐庵的笔误的原因外,恐怕就是被暗害而死!哪怕他师父告诉他,听到潮信就死,却也没说清,是如何死法。

那么谁是最大的嫌疑人?当然是宋江!因为鲁智深活捉方腊后,宋江像着魔一样劝说鲁智深回京受封,鲁智深却一口一个“洒家心如死灰……全不要,只图个囫囵尸身”,当时宋江的反应是,“默上心来,各不喜欢”!


这很好理解,在宋江看来,我招安就是为了大家的前途,可你鲁智深先是反对,并提出散伙,后活捉方腊有了这么大功劳,却还是不听话。这让我宋江情何以堪?让皇上和朝廷官员,如何想呢?一个连兄弟和手下都管不住的人会是啥形象,如何交代?

你鲁智深若是那个“胡敲”,那么我宋江就是“提挈人”,没有我宋江的“一力提携,如何能让你鲁智深,声名冠世,为人不可忘本!”既然你鲁智深忘本了,那就别怪我宋江不客气。

这应该是宋江暗害鲁智深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是,鲁智深为何没法拯救江湖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