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除夕节的古诗五首:今宵明早为新岁,明早今宵是旧年


除夕绝句五首赏读:我有新诗不算贫,梅花老屋自多情

除夕是一年之岁末,古人以腊月驱除不吉,到了汉晋时代,演化为腊月三十做盛大的祈祷祝福,此日称为除日,除夕,除夜。是祭祀团聚,辞旧迎新的重大节日。

除夕在一年岁尾,连接新年,是新旧之交,与自然与社会与岁月与家庭与个人都是重大的日子,古往今来,诗词无数。

那么来读几首轻快的绝句。

“今宵明早为新岁,明早今宵是旧年。

却羡山中无历日,循环只认月亏圆。”南宋 · 林希逸 《戊辰除夜作》

过了今天晚上,明天早晨就是新的一年,明天早上看今天,就是去年了。

但是我却羡慕在深山里,不知道日历的岁月,只知道月亮圆了,月亮缺了,而没有新年旧年的概念。

这首诗起得通俗平淡,然而平凡的句子,写出新旧交年除夕的存在。

人们划定年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有所创造,但是年岁的存在,也分明时光的流逝,对于成年人来讲,是一种分明的岁月催促。尤其是忙碌的城市里的人来讲,精准的时间,固然可以利用,但是那种流逝之感倍加分明。起码过了一年老了一岁。

这里的山中,基本也是乌托邦。但凡有人有文明的地方,必有时间刻度的存在,除非打回原始社会。

但是人偶尔是那么的愿意忘记时间的存在,忘记又一年的过去。

那山中的隐士农民,大约是不需要记得今年是什么年吧,只知道月圆月缺。

这倒让我想起《桃花源记》里的典故,不知有汉,遑论魏晋,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在这片秘境里生活了多少年?




“高烧红烛烂于银,我有新诗不算贫。

爆竹声喧鸡唱晓,索逋人换贺年人。“南宋 · 蒋九成 《除夕 》

那除夕夜通宵的灯火,像月光像银子一样皎洁,当然也照见了我的一贫如洗。

还好,我有豪迈的诗怀,还算不上太穷。

半夜里爆竹声响起,表示一年已经过去,渐渐鸡鸣声起,天色发白。

乞丐也有三天年,这世上最大的宽容就在这年节期间,比如上门要债的人,今天换了一副嘴脸,不再提催债的事,反而恭喜我的新年。

这首诗写的调侃而明朗,也是生活锻炼出的达观吧。

除夕和过年对于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很重要,是一种新的开始新的祝福。

哪怕是有债务的人,也能平静安详过好这段时间。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长久互益,这是传统的人际风俗,这也是文明的象征。

“向来除夕灯前雨,身在他乡忆草堂。

今夜草堂还守岁,灯前听雨说他乡。”明 · 董纪《除夕》

庚午除夕风雨大作因思壬戌岁除在按察司官舍无异今夕瞬息之间已及九载慨今念昔不能无怀遂赋此

这年除夕有很大的风雨,董纪是在自己的家过的,相对安稳。

但是窗外的雨,让他勾起回忆,他九年前外地做官,在官舍除夕,也是这样大的雨,当时背井离乡,还肯定有现实工作的压力,那个时候的他分外思念自己的家。

当然肯定有当时种种不能如意,有过坚韧的坚持和克服。到底在那里经历过哪些现实的磨难呢,他没有写。只写自己当时分外想家。

那么现在他回到家中,却在同样的风雨中忆旧,很有李商隐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温馨中的惆怅。

因为九年,过去的年华也无疑凝聚着他的青春壮怀,时间虽然过去,但是某些情怀依然在这样的夜雨中泛起。

这首诗的时空之感非常美而深厚。

不是过去之事皆成陈迹,而是生命中的深刻,历久弥新。

“一枝银烛坐更阑,小几摊书只自看。

家在江南四千里,有人今夜说长安。”明 · 陆深 《丙子除夕》

一枝白色的蜡烛陪我守岁,坐到了天快亮。

我在小书案上摊着书,让目光漫然。

我的家在离开京城四千里的江南,我知道今天晚上,一定会有人说起我,说起京城。

这个有人,肯定是指的妻子或者爱人。

除夕是重要团圆的日子,人不能团圆,但是牵挂惦记总在。

当别人问她的时候,她肯定会说,丈夫还在京城。又或者没有人问她,她也会下意识地主动说,不知道京城的他还好吗?

平凡的夫妻,所谓爱情,是愿相守。

而含蓄的古人,不说爱,但是会用地名表达心牵。

而他不也一样吗?一年最后夜,所思自心知。


“灯火阑珊饮不成,梅花老屋自多情。

休嫌除夕风光浅,邻舍喧闻爆竹声。” 清 · 田雯 《杂咏六首 其六》

一位独居的老人,除夕夜没有人相陪,半夜灯火阑珊,想喝酒找不到伴。

但是好在,老屋子有一树梅花,半夜芬芳,陪着他的寂寞。

这位老人心地善良达观。

除夕是该亲友聚集,喧闹非常,而他的的确年味淡了点。

但是半夜忽然响起了阵阵鞭炮声,那鞭炮驱散了除夕夜的他的寂寥,在浓浓的年的氛围里,他感受到了太平时节的年味,人间的烟火气息。

这种静中有闹,闹中有静的美好,成就了老人独特的除夕夜,独特的家乡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