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宋朝-庙宇-福建元妙观三清殿简介

简介:

中国南方多阴雨、沿海地区又经常遭遇台风侵袭,是以古建筑的保存更加艰难,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木制建筑最早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据不完整统计长江以南的宋朝建筑仅存十几座,而其中就有三座在八闽大地,今日的福建省境内。

福建莆田市荔城区,屹立着一座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古道教建筑——元妙观三清殿,其始建于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重建,比宋代官方编修的《营造法式》还早近百年。元明清时期均对其修缮、增添,成为宋朝以来历朝历代的建筑活化石,蕴含着中华先民高超的传统建筑技艺与智慧,为今天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绝佳的范本。

元妙观,宋朝称之为天庆观,元明之时称之为玄妙观,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间,为了避皇帝玄烨的名讳,易名元妙观,沿用至今。

1996年11月20日,元妙观三清殿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梅园路东路391号。

年代: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重修。

面积:现存三清殿、三门、东岳殿、五帝庙、西岳殿、五显庙、文昌三代祠、福神殿等,占地面积6168平方米,建筑面积3587平方米。

布局:元妙观整座道观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对称严谨,主次分明。纵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三清殿、玉皇殿(又名通明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与三清殿横向并列的东有五帝庙、东岳殿,西有五显庙、西岳殿、文昌祠;同玉皇殿横向并列的东有林忠烈祠,西为关帝庙和福神殿。今尚存山门、三清殿东岳殿、西岳殿、文昌祠、五帝庙,五显庙及关帝庙大门等。

建筑形制:

三清殿是元妙观的主殿,内奉“太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玉清太上君”、故名“三清殿”,主体上保留了宋代原构。三清殿古建筑系重檐歇山顶,坐北朝南。原先面阔五间,后代扩建为七间,进深五间。

当心间4金柱,8架椽,翼似乳状,仍保存宋代建筑手法。全部结构严谨,柱头微具卷杀,柱础作莲花覆盆形,柱间只施阑额,不用普柏枋;斗拱雄大,斗底作皿板形,拱偷心造;补间铺作前后檐各一朵,斗拱和椽檩之间,彩绘有关道教的图案。

殿内的柱子不是木头,而是石质的,这个在宋代建筑中比较少见,而且每一根都很肥硕,一共有20根,有些是后代修缮时替换的,石柱下面是覆盆莲式柱础石,年代有些是唐代的。石柱柱径与柱高的比有l:5、1:5.7两类。

三清殿面阔三间,进深有八架椽,梁架采用四椽栿对乳栿用四柱的结构。

宋代檐柱头上棋立面高与檐柱高的比一般是1:3,而三清殿如唐风,则约为1:2,柱头只有阑额,没有普拍方,柱头铺作是七铺作双抄双昂,另外用了很长的昂形耍头,昂和昂形耍头的后尾压在内槽华栱之下。

补间铺作每间一朵,也是七铺作双抄双昂,栌斗并非直接落于阑额,而是在下面垫了个薄薄的驼峰,里转五跳华栱抵于下平槫下。

内槽扶壁栱壮观,四层隔架三层栱。

价值:三清殿的建筑特点,体现了其承上启下的建筑风格,有等级高的唐、五代建筑文化积淀,又开了宋代建筑的先河。李诫的《营造法式》正是在当时全国诸多如三清殿一样的建筑营造手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建筑营造法式的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