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痛经吃什么药好 ——“大姨妈”来了,分享常用于治疗痛经的四类药物


提示:治疗痛经的四类药物


女性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被“亲戚”到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姨妈”来了,这时候经常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酸,或伴有恶心、腹泻、疲乏、头痛等。



痛经被分成两类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在临床上分为两类: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90%的痛经属于此类型,其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关,随着月经的到来,子宫内膜合成和分泌前列腺素过度增加,前列腺素能在经期时能引起子宫肌收缩,促使子宫内动脉收缩,有利于促进内膜脱落。但是它分泌过多会导致子宫过强收缩、血管挛缩,这时候就引起了痛经;前列腺素是一种导致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它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头部、胃肠道,可导致头痛、恶心、胃肠道不适等。


继发性痛经指由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腔粘连、盆腔炎等疾病相关的疼痛,积极治疗此类相关原发病,可以消除或减轻痛经的发生。与原发性痛经相比,继发性痛经通常是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而且常有不同的症状,如伴腹胀,下腹坠,牵引痛常较明显等。


治疗痛经的药物


常用治疗痛经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和释放来减轻疼痛。中药也常用于痛经的治疗,中药调理的优势在于标本兼治,辨证施治。


一、非甾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进而抑制子宫内膜平滑肌收缩,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如布洛芬双氯芬酸洛索洛芬钠等就是我们常用的止痛药,该类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常见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厌食等,因此,如果有胃肠道疾患者可以选择高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对胃肠道影响小,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艾瑞昔布等。如合并有头痛则可选择酚咖片对乙酰氨基酚对症治疗。


二、解痉剂


如果单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能止痛,或疼痛较为严重,明显影响正常生活时,可以联合使用解痉剂,该类药物能够松弛平滑肌,解除子宫痉挛性收缩,从而缓解疼痛。此类药物如山莨菪碱屈他维林间苯三酚硝苯地平等。


三、孕激素或短效避孕药


安宫黄体酮炔诺酮地屈孕酮等孕激素可使子宫肌松弛,使子宫活动减弱及缓解痉挛性收缩,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痛经。


屈螺酮炔雌醇炔雌醇环丙孕酮等短效避孕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不仅减少了前列腺素的产生,而且减少了能产生前列腺素的月经量,降低了痛经的发生;而对于早期的子宫内膜异位,它还可以抑制病灶的生长,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预防效果。但注意长期使用会出现早孕反应、经量减少、体重增加等症状。


四、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临床较为常用。痛经主要有气滞血瘀证、寒凝血滞证、气血两亏证,在选择中成药治疗时必须坚持辨证论治、依证选药、药证相符,才能充分发挥中成药的疗效。


气滞血瘀证:表现在患者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或伴有胸胁乳房胀痛,经量少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脉滑。常用于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有元胡止痛片、复方益母片、逍遥丸、调经丸等。


气血两亏证: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大便溏软或小腹下坠感,舌淡,脉细无力。常用于气血两亏证的中成药有乌鸡白凤丸、定坤丹、调经止痛片等。


寒凝血滞证:表现为经前或月经初期小腹冷痛或绞痛,痛甚面色青白,得热则减;可伴月经推后,量少,色紫暗,有血块,伴有四肢冷、小便清长等,舌苔白,脉沉紧。常用于寒凝血滞证的中成药有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颗粒、痛经丸等。


对于寒凝血滞证,也可用姜枣红糖粥或生姜二香散,可以暖宫散寒,调和气血,缓解疼痛。


如何缓解痛经?


一、放松心情,避免焦躁情绪。

二、注意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

三、避免用凉水洗澡。可以用暖水袋热敷腹部。

四、多喝热水,有助于保暖。

五、保证充足的睡眠。

六、积极治疗导致继发性痛经的疾病。

七、按摩穴位:在经前5~7天开始按摩三阴交穴、子宫穴、血海穴三处穴位,月经来潮后停止,可减轻疼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