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说女人此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做好三件事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并不是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充满无穷无尽的波澜,而是内心深处的淡定和从容,而是细水流长和静水流深。
年轻时,我们期盼得到他人的认可,后来才发现 世界是自己的,跟他人无关。
正如百岁老人杨绛先生曾经说:“让时光如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而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一个人,如果活到了一种境界,自然不会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只是囿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安心过自己的日子。
这种感觉,像和时光融为一体,不争不抢,静静流淌,无需渴望外界的风景,自己本身就活成了风景。
杨绛先生优雅了一生,用自己的百岁人生告诉我们,女人这一辈子,只有懂得为自己而活,才算得上是不枉此生。
总结来说,不过是做好以下三件事,唯有全部符合,才称得上是最美的姿态。
第一件事: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好自己
我们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女人,总是活在别人的注视下,总是极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哪怕只是发一条朋友圈,也会忍不住想一想:别人会不会不喜欢自己,会不会觉得这样的朋友圈没有品味。
她们从来不敢做真实的自己,总是不停地取悦和迎合,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越是在意他人的看法,越是说明了内心的空虚和不自信。
一个不敢做自己的人,是无法掌握人生主导权的人,如此以来,无论和谁相处,都会觉得特别委屈,特别被动。因为你总是下意识地在讨好,根本无法意识到,为自己而活有多么重要。
日本作家山田宗树所著的长篇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将讨好型人格写到了极致。
女主人公松子从小缺爱,长大以后总是向外界索取,所以她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她不停地放低自己,以至于到最后,渐渐失去了自我,再也无法快乐。
我们这一生,最应该做的就是为自己而活,无需太在意外界的眼光,活出自己,就已经很了不起。
第二件事:始终忠于自我,坚定不移地活出自我的价值
一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反倒更容易活出想要的人生,或许在外人看来,他们很自私,但是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懂得凡事为自己考虑,反倒是一种清醒。
杨绛先生和其丈夫钱钟书,一生视书如命,他们不重名利,只想忠于自己的内心,做真正喜欢的事情。
在国外留学期间,两个人坐在图书馆里,面对面地看书,分享读书感悟。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此生最好的时光,可以尽情的看书,尽情的思考,而自己的思维和认知等,也是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渐渐变化。
读书已经成了他们生命里的一部分,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能坚持读下去。即便后来回到战乱的上海,即便日子极其艰难,甚至连温饱也无法解决,他们依然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自己一生的热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无论怎样都是有价值的,别人怎么看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为自己的一生负责,能否真的忠于自我。
他们的这些日常生活,全都被收录在杨绛先生所写的散文集《我们仨》里,这是她在九十多岁时 以回忆录的形式,写就的一本书。
在书里,她回忆了一家三口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最好的爱情和婚姻。
第三件事:始终热爱生活,保持高度的自律,有能力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人这一生 ,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一生也就过得不会太差。
而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结局和人生状态,过得好与不好,很多时候都由曾经的选择决定。选对了,无论怎样过都是甘之如饴的,选错了,无论怎样努力,都会觉得格外委屈。
这就警醒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度的自律,并且始终如一的热爱生活。
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才不至于让遗憾越来越多,以至于到最后,觉得自己从未活过。
除此之外,女人想真正过得好,还需要有一颗淡定且从容的心,能笑看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笑看每一场离别和每一场相遇。
找到生活的重心,告别无用的社交,不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唯有把所有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专注于提升自我,经营好自我,才能感受到更多自由的味道。这种自由,恰恰是自律给的,只有保持高度的自律,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可能不会有真正意义上单纯的快乐,所有的快乐总会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但是没有关系,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那么即便是烦恼和忧虑,也可以变成我们向上的动力。
生活不如意时,学会停一停,找到问题所在,积极去解决,然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出发,你会比以往清醒得多。
往后余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忠于自我,唯有活出自己本该活出的价值,才算得上是此生最好的姿态。
如果你不知道从何开始改变,不妨读一读杨绛先生的这部《我们仨》,在这本散文集里,她回忆了自己和丈夫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一生。
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不仅可以给我们很多人生启示,同时也能让我们明白,具体怎样活着,才能优雅一生,精致一生,才能尽可能的少点遗憾,多点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