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中国四大名楼之黄鹤楼的传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唐代诗人崔颢的千古名篇《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滨临长江的蛇山上,面对鹦鹉洲,享有“天下绝景”、“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名,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的军事目的(“武昌”由此得名),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一角(今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一座瞭望守戍的军事楼,也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 因兵火战乱,黄鹤楼屡毁屡建,各朝所建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000m左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破土开工,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1985年6月落成。


  (一)黄鹤楼的传说
  关于黄鹤楼的修建与名称的传说,比史料更精彩,且众说纷纭。为何把一座军事楼取名黄鹤楼?有“因山”、“因仙”两种得名之说。“因山”说,以为黄鹤楼建在黄鹄山上,古代的“鹄”与“鹤”二字近音,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因仙”得名的传说更多更神,这里挑最具传奇性的版本为主体,揉合其它诸说一致的部分,说个大概。
  传说有一位姓辛的人在夏口开了一家酒店,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衣衫U褛的客人问店家:“可以给我一碗酒喝吗?”店家不因客人衣
着褴U而怠慢,急忙舀了一大碗酒奉上。此后,这位客人每天来喝酒,喝了半年多都没付过酒钱,店家没有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显露出讨厌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半年后的一天,客人对店家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说着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鹤就走了。橘子皮是黄色的,画出来旳鹤也是一只黄鹤。只要店里的人拍手歌唱,这只黄鹤就会从墙上飞下来,随着歌声,合着节拍翩翩起舞。酒店里有了这种奇妙的事,生意好得不得了。如此过了十年,店家累积了很多财富。十年后的一天,那位衣着褴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店家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不是为这个而来的”。接着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只见朵朵白云自天而降,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空去了。店家为了感谢并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又称为“黄鹤楼”。


  有人说,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然而从崔颢、李白都曽登黄鹤楼赋诗的史实,按时间推算,吕洞宾还没有出世呢。显然这种说法不靠谱。阎伯理的《黄鹤楼记》载: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图经》上说 “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这也是一说。
  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
心血来潮书写了一个大“鹅”字。1986年,景区依王羲之所书“鹅”字的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


  民间传说:乾隆年间,有河南、湖北、四川的三个进士一同从京城返乡,他们在酒馆炫耀
自已家乡的景观。河南进士说:“河南有个开封塔,离天只有一丈八”。四川进士说:“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 湖北进士慢悠悠的喝酒吃菜,那两人等他说话。湖北进士呷了口酒后,摇头晃脑大声说:“湖北有个黄鹤楼,半截伸在天里头”。两进士不服,都说不可能,要罚湖北进士的酒。湖北进士仍然慢吞吞地说:“若不信,我们明后天就能到武汉,一道去看。”湖北进士通晓天文,能观星象,知道这几日江面有大雾。到了武汉,他们一早去看黄鹤楼,大雾弥漫,黄鹤楼没入云里,怎么也看不到顶端,两人无话可说。


  三国归晋以后,黄鹤楼的军事价值逐渐消失,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游览胜地。黄鹤楼的游人如织,名人墨客常到楼里聚会、宴客、赋诗。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曾到这里游览,并留下诗词和题联。崔颢的题诗《黄鹤楼》,使黄鹤楼声名大噪。传说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赋诗时,见到崔颢的题诗,遂搁笔,愤叹到:“一拳打倒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诗为楼名,楼为诗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崔颢和黄鹤楼的名气更盛。
  1927年2月,毛泽东登黄鹤楼留下的词作《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为名楼再添浓墨重彩。


  
逰人为黄鹤楼赋诗、题联无数,仅选几副对联共赏。
  黄鹤楼古楹联:
  形势出重霄,看江汉交流,龟蛇拱秀,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更四顾无边,尽教北瞻岘首,东望雪堂,西控岳阳,北凌腾阁;
  沧桑经几劫,举名公宴集。词课登临,感古怀今,都付与白云夕照,溯千载已往,只数笛弄 费U,酒贳吕祖,诗题崔颢,笔搁清莲。
  沙孟海题黄鹤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苏东坡题黄鹤楼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黄鹤楼楹联(佚名):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彭玉麟题黄鹤楼题联: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刘显赓题黄鹤楼联:
  身在九霄,看月
长江,千斛明珠涌出。
  眼空万里,望浮云孤岳,半天玉尺平来。
  刘海粟1985年书赠黄鹤楼联(每字盈尺)
  由是路,入是门,奇树奇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登斯楼,观斯景,怒江臂峡,画中山水壮人间。
  注:指武汉三镇。吹玉笛:一是传说中神仙吹笛,骑鹤驾白云飞上天空;一是李白五月在黄鹤楼听笛子吹奏曲《梅花落》,所以有“江城五月落梅花”句。


  (二)一副对联 十年官司
  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黄鹤楼后发生的故事。
  1983年2月,黄鹤楼重建委员会通过 《光明日报》征集楹联。近两年的时间,共收到楹联四万多副。经严格评选,仅有五副获得悬刻黄鹤楼的殊荣。其一是湖北汉川县分水镇供销社退休会计尹云章的作品:
  鹤舞帆飞,两水浪开东海日;
  楼成景换,五洲客醉楚天春。
  华中师大中文教师涂光雍得知后,奔走有关单位,投书多家报社,称尹云章的对联是剽窃他1981年2月22日发表在《长江日报》上的楹联:
  袅袅白云,不尽帆飞,三峡浪开东海日;
  翩翩黄鹤,无边霞涌,五洲客醉楚天春。
  《书刊导报》记者白雉山采访尹云章后,认定尹联为剽窃之作,建议除掉楹联上尹云章的名字。


  尹云章1985年4月13日得知他的作品被选中,十四天后,又得知黄鹤楼准备去掉他在对联上的署名。尹从此开始不停的上访,直至1993年4月突发脑溢血去世。1995年6月,尹的遗孀李云先为争取其夫黄鹤楼楹联的著作权,状告涂光雍。
  这起长达十年的著作权纠纷,经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于1995年9月7日认定:尹云章创作的楹联:“鹤舞帆飞,两水浪开东海日;楼成景换,五洲客醉楚天春”不构成剽窃。
  涂光雍当庭表示不服,将上诉到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后事如何?不详。
  注: 黄鹤搂---故址在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元和志》:“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寰宇记》:“昔费伟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搂”。相传始建于三国(公元223年),屡毁屡建。唐崔颢、李白、宋陆游等均有题诗。是江南三名楼之-。解放后兴建长江大桥时拆除,楼前塔迁至附近的高观山。现在看到的黄鹤楼,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重建的。
 
  黄鹤楼历史: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风大火猛,殃及城楼,很快将这千古名楼化为灰烬,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
 
  重建黄鹤楼:重建黄鹤楼的问题,早在建国初期决定兴建长江大桥时就已提出来了。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研究准备,终于1981年7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4年底建成,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是整整100年,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正对武昌旧城区司门口,处于穿过长江大桥的京广铁路和分路引桥之间的三角形地带内。新楼5层,高51.4米,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虽较黄鹤楼故址离江远了些,但因山高楼耸,气势雄伟,视野开阔,黄鹤楼大观空前,无与伦比。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要雄伟多了,加了层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楼共五层,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
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
  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
  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建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为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黄鹤楼将成为位于我国心脏地带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

  黄鹤楼传说: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知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曲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颠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