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民党三大起义上将

陈明仁:毛泽东称林彪打仗不如他

陈明仁,字子良,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他在1924年进入黄埔一期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黄埔军校教导团任见习排长。

此后陈明仁跟随蒋介石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他在作战时十分英勇,尤其是在攻打惠州城时,他亲自扛起旗帜,沿着炸开一丈长的城墙缺口,奋力冲上去,将青天白日旗插在了城楼上。

国民革命军东征

在远处指挥的蒋介石看到了陈明仁的英姿,他不禁大喜,连忙问身旁的李明灏:“此人是谁?”

李明灏回答:“你的学生陈明仁!”

蒋介石高兴地说:“嗯,这个要立大功!”

此后陈明仁深受蒋介石的赏识,他进步非常快,1933年就晋升为国民党军第80师中将师长,此时他才30岁。

抗战期间,陈明仁担任第二预备师中将师长,他率部与日军多次作战,立下了无数战功,尤其是在1940年春的桂南会战时,在参战的14个师纷纷各自撤退时,陈明仁率部誓死拼搏,孤军奋战坚持到上级下令才撤退,他也因此受到了嘉奖。

陈明仁

1941年冬,陈明仁率部驻防昆明,有一天蒋介石来昆明游玩,看到沿途修筑工事的士兵衣衫褴褛、军容不雅,经询问得知他们是预二师的兵,蒋介石非常不满,第二天就把陈明仁叫了过来,他对陈明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师长怎么当的?”

陈明仁有些不服,他说:“我什么地方没做好?”

蒋介石更加生气:“你的部队是叫化子兵呀!任何部队都没有像你的部队一样,穿得这样烂!”

蒋介石和陈明仁

陈明仁也火了:“衣服是你们发的,什么破布料?我的兵用水洗一次就破了!”

蒋介石大怒:“娘希匹,我撤了你的职!”

陈明仁一把扯下自己的中将领章,扔在地上,大吼:“你想怎样便怎样,我现在不要这个官了!”

最后宋美龄和龙云从中斡旋,蒋介石也知道当前打仗需要陈明仁这样的猛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陈明仁敢于顶撞蒋介石的名声也在军中传开了,大家都称他为“傲上将军”。

抗战胜利后,陈明仁被派到东北与解放军作战。1947年6月,我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夏季攻势的第二阶段,集中兵力攻打当时国民党辽北省政府的所在地四平,蒋介石非常重视,马上派陈明仁去镇守,他还亲自给陈明仁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

四平乃东北要地,如失守则东北难保矣!斯时为吾弟成功成仁之际,望砥砺三军,严行防御。

陈明仁当时守城的兵力总共才3.4万人,但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林彪的指挥下,有10万人攻城,但陈明仁决心死守,他做了精心部署,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亲率官兵苦练投掷、拼杀等军事技术,他还要求从士兵到中将军官,一律剃光头,誓死守四平。

血战四平

6月13日,我军对四平发起总攻,陈明仁率军死守,战斗至第5天,他的阵地被突破,他的亲弟弟、特务团团长陈明信也被活捉了。

但陈明仁仍不放弃,他把身边的卫队都派了上去,他自己也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在后面督战,战斗一直持续到6月30日,由于国民党的援军已到,林彪不得不让部队撤退。

此战陈明仁部下伤亡约1.7万人,我军也损失了1.3万余人,李天佑在战后评价陈明仁“是员悍将,是头狮子”。

陈明仁此战以一个军的兵力阻挡了10万解放军,让蒋介石十分振奋,他授予了陈明仁青天白日勋章,并晋升他为国民党军第7兵团司令长官。

陈明仁

但没过多久,陈明仁就被蒋介石无故撤职,直到1949年2月,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场上节节败退时,陈明仁才被重新起用为华中“剿总”副司令、第1兵团司令官兼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带领29军和71军来到了长沙。

此时的湖南省主席正是程潜,他也对蒋介石很不满,想和平保全湖南,因此一直劝陈明仁与共产党合作、走和平的道路,但陈明仁心里一直犹豫不决,毕竟自己曾在四平给共产党造成了重大损失,他们又怎么会轻易原谅自己呢?

陈明仁和程潜

此时湖南的民主人士章士钊也专门写信给陈明仁,劝他看清局势,认清前途,投靠人民,他在信中还引用了毛泽东对陈明仁评价的话:

当年,陈明仁是坐在他(指蒋介石)的船上,各划各的桨,都想划赢,各为其主嘛,我们会谅解他,只要他过来就行了,我们还要重用他。

陈明仁看到信以后,深深地被毛泽东宽广的胸襟所感动,自己倾向和平的意愿更加坚定了。

1949年8月4日,程潜和陈明仁经过精心准备后,率领38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联名发出通电,正式宣布自即日起脱离国民党政府,加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8月5日,陈明仁率部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入长沙城。

湖南和平解放

8月13日,陈明仁又以自己的名义给毛泽东和朱德写信,他表示:

服膺新民主主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竭尽驽骀,以图报效!

8月16日,毛泽东和朱德给程潜和陈明仁回电,对他们的起义表示祝贺,并让陈明仁担任了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兼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司令官。

1949年9月10日,陈明仁应邀来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他来到北京后,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9月19日,毛泽东邀请陈明仁和程潜等人游天坛,在游览的过程中,毛泽东对陈明仁说:“子良将军,我们两个来单独合影一张。”

毛泽东和陈明仁合影

照完相后,毛泽东又对陈明仁说:“现在外面谣言很多,说你被我们扣起来了,又说杜聿明被我们五马分尸了,王耀武被剥皮凌迟了,开完政协会你可以去济南看看他们,将实际情况向外宣传解释一下。”

陈明仁诚恳地回答:“好,我一定照办。”

毛泽东又说:“你可把我们的合影送给你的黄埔同学和其他亲友,只要送得到的,都送一张,估计要洗多少?”

陈明仁回答:“洗十打行了。”

毛泽东却说:“这少了,洗它五十打吧!这样就没有人说你被共产党软禁了!”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

陈明仁

几天后,毛泽东又邀请陈明仁到自己家中吃饭,他在席间问陈明仁:“你今后是打算从政还是带兵?如果从政,打算给你拨一笔特别款,由你全权支配。”

陈明仁说:“报告主席,我是一个军人,还是想在军事上为国家尽点力量。”

毛泽东说:“好吧,那你还是去带兵吧,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我们拟把你的第1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你当兵团司令吧!”

毛泽东又问:“你有什么要求或什么条件,尽管说。”

毛泽东和陈明仁握手

陈明仁说:“报告主席,我现在真正服了共产党,什么条件也没有。”

毛泽东听后说:“哎呀!人家提出条件,我倒好办,你这个没有条件的,我倒不好办了。这样吧,从今以后,解放军有饭吃,你就有饭吃,共产党的军队有衣穿,你就有衣穿,一视同仁,绝不会有半点亏待你的地方。”

这番话让陈明仁非常感动,他后来专门去济南看了杜聿明和王耀武,向他们说了自己起义的心路历程,并鼓励他们好好改造。

1949年11月1日,起义部队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陈明仁任司令员,他在这天慷慨激昂地向官兵们宣布:“从今天起,我兵团已经踏上光明之路,开始新生了!”

1952年10月,第21兵团改编为第55军,陈明仁任军长,全军开赴广东湛江,担负守卫祖国南大门的重任。1969年,陈明仁因慢性风湿病一再发作,经中央军委批准离职休养,回湖南长沙安度晚年。1974年,陈明仁不幸病逝,享年71岁。

董其武: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

1899年,董其武出生于山西省河津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8年,19岁的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阎锡山在太原创办的培养初级军官的斌业中学,在毕业后几经辗转,于1926年参加了号称“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任命为第四军北伐先遣纵队支队长,并随部队参加了北伐,立下了赫赫战功。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董其武气愤难平,毅然离队远走上海,他在上海时听说傅作义在天津接任警备司令,正在扩编军队。傅作义为北伐名将,骁勇善战,董其武对他仰慕已久,于是来到天津投奔他,并很快受到傅作义的赏识,被提拔为团长。

傅作义

“九一八事变”后,董其武马上写请战书给傅作义,要求抗日。1933年,董其武参加了长城抗战,率部打退了日军10余次进攻,从此名扬天下。从长城抗战一直到日军投降,董其武率部坚持抗战12年,对日军进行大小战役300余次,立下了无数战功,是名副其实的抗日民族英雄。

日本投降后,董其武并不想打内战,但蒋介石命令他马上率部东进到归绥、包头,准备接受那里的日军投降,对此董其武感到十分为难,他找到傅作义说:“抗战八年中,我军在绥东没有一兵一卒,是八路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敌后斗争,他们有权接受绥东,如今蒋委员长命令我们去接收,会打起来。”

董其武

傅作义也同意董其武的观点,他说:“是啊,不过,如果我们不去收复,蒋委员长还不撤了我的职!”

两军对垒,各为其主,董其武在无奈之下,只能被卷进内战的漩涡,他的内心也十分苦闷和彷徨。

直到1949年1月,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的董其武听说傅作义已经在北平接受了和平改编,但他在协议里发现傅作义对绥远只字未提,感到十分疑惑。

北平和平解放

于是董其武马上飞抵北平,问傅作义:“绥远该怎么解决?”

傅作义回答说:“等我到西柏坡,见了毛主席再作安排。”

2月22日,傅作义在西柏坡见到了毛泽东,他问:“绥远问题怎么办?”

毛泽东回答:“可以用‘绥远方式’来解决。”

傅作义又问:“‘绥远方式’将是怎样的一种方式?”

毛泽东解释说:“就是不用军事作战的一种方式。先划个停战协定线,让董其武慢慢做好他的内部工作。另一方面派个联络组,把铁轨接通了,贸易搞起来,然后再看看董其武的意思,他觉得什么时候起义,就什么时候起义。”

到了9月19日,董其武终于把一切事项准备完毕,他发表了《绥远和平起义通电》,正式宣布绥远和平起义。

10月1日,广大绥远军民隆重举行庆祝开国大典暨绥远和平起义大会,董其武非常激动,专门写下了一首诗:

为迎春风排万难,义旗终插青山巅。

弃暗投明党指路,起死回生恩胜天。

从今矢志勤改造,他日立功赎前愆。

任务不计多艰苦,喜见万民解倒悬。

董其武在绥远和平解放时讲话

朝鲜战争爆发后,董其武积极请战,中央将绥远起义的部队改编为志愿军第23兵团,由董其武任司令员,并在1951年9月3日入朝,主要任务是修建泰川、院里、南市三个飞机场,并担负后方警戒。

董其武在机场施工的过程中,一直深入一线,和大家一起劳动。美军曾多次派出飞机对机场进行轰炸,共投弹8379枚,炸死炸伤官兵多达700余人,但董其武和官兵们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愈挫愈勇。

经过3个月的努力,第23兵团终于提前完成了机场的修建任务,毛泽东专门为他们发去贺电:

二十三兵团入朝执行修建任务,虽在敌机连续轰炸阻挠下,终于超计划完成了任务,甚好。

第23兵团回国后,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9军,董其武担任军长,被定为正兵团级,但他觉得给自己的级别定得太高,恳请中央收回成命。

董其武

毛泽东亲自向董其武解释说:“正兵团级应任大军区副职为宜,但这样你就没有兵权了,你当军长,可以直接带兵,不离开老部队,有职有权。”

1955年全军授衔,董其武被定为上将军衔,他觉得自己级别高了,于是找到华北军区司令员杨成武说:“我起义前是中将军衔,起义后能保持原职原衔,就已经很满足了,请不要为我晋升军衔。”

杨成武说:“授予你上将军衔,是你的资格配得上,再说,这也是关乎党和政府对整个绥远起义将领的信任,请你不要推辞了。”

但董其武依然不肯接受,他专门写了一封信,请杨成武代他转呈给毛泽东。两天后,杨成武向董其武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董其武是有名的起义将领,应该授上将军衔,谁有意见也不能降低,你杨成武可授可不授上将,但是董其武不可不授上将!”

杨成武

董其武听到以后,一言不发,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1958年春,董其武率69军28师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5月24日,他接到通知,中央首长将于次日到28师工地参加劳动,请提前准备工具,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董其武于是很快将工作安排了下去。

但董其武在下午进行检查时,发现安排给一名保卫处长的工作并没有落实,他于是严厉地批评了此人。没想到此人竟然出言顶撞:“你们所谓的领导,都是一些国民党反动派,没有落实好与我无关。”

董其武说:“那好,明天我自己去抓落实。”

此事很快传到了杨成武的耳朵里,他不禁大怒:“这样恶劣的事怎能不追究?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政工干部,马上撤职、调离!”

董其武却主动为此人求情,他说:“这只能说明我改造得不够好,我相信我的行动总有一天会感化他的,我希望能和他成为朋友和同志。”

董其武

杨成武说:“董军长,你这样太迁就部下了,这会影响你的威信和指挥的。”

董其武说:“如果我连一个顶撞我的处长都容不下,都团结不了,还配当什么军长?又有什么威信可谈!”

经过这件事后,大家都认识了董其武宽阔的胸怀,纷纷称他为“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1968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董其武离职休养,毛泽东特别批示要董其武留在北京,一切生活待遇不变,董其武于是在家里过上了清闲的生活。

1980年,董其武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了一名副国级干部。1989年3月3日,董其武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

陶峙岳:在90岁高龄达成了入党的心愿

1892年,陶峙岳出生于湖南宁乡的一个耕读世家,1911年,陶峙岳从湖南陆军小学毕业后,考入武昌的陆军第三中学。开学还不到两个月,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陶峙岳也参加了起义,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他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久以后又加入了同盟会。

1915年,陶峙岳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毕业以后,他先后参加了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并卷入了国共内战。1935年9月,陶峙岳任第8师师长,奉命驻守在陇西的武山、华家岭一带。

保定军校旧址

此时中央红军主力要通过陶峙岳的防区北上抗日,彭德怀于是给陶峙岳的副师长、他曾经在湖南讲武堂的同学向超写了一封信,希望第8师能够放红军过去。

向超将此事报告给陶峙岳后,陶峙岳早已厌倦内战,他示意部队先让出一条通道,等红军过去后,再尾随其后假意进行追赶,并对着天空打了一阵空枪,结果使红军主力顺利地通过了他的防区。

抗战全面爆发后,陶峙岳积极请战,得到批准。1937年9月,他带领部队来到上海,参加了淞沪抗战。陶峙岳的部队驻守在蕴藻浜一带,虽然敌我力量悬殊,但第8师顽强坚守阵地21天,部队奉命撤出阵地时,全师伤亡超过万人,仅剩1100余人。

淞沪抗战

后来陶峙岳的上司胡宗南也不禁夸奖他说:“想不到你们几杆破枪,竟打得如此英勇!”陶峙岳凭借此战赢得了“抗日名将”的美誉,并被提拔为76军中将军长。

但因为陶峙岳并非胡宗南的嫡系,此后他多次受到排挤,直到1946年4月,张治中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行营主任,才提拔陶峙岳当新疆警备总司令。

1949年9月25日,时任国民党新疆警备区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的陶峙岳带领所部10万人在新疆宣布起义,新疆全省宣告和平解放。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的王震得知陶峙岳起义的消息后,高兴地说:“新疆的起义,全省的和平解放,倾注了陶峙岳的大量心血。这是他戎马生涯中最光辉的一页,也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新疆和平解放

解放军进入新疆后,陶峙岳向王震流露出了想要解甲归田的想法,王震马上诚恳地说:“陶将军之义举,功盖天山,自不待言。可是解甲归田,绝对不行。故乡虽美,祖国更大,橘园有诗,毕竟太小。要经营,就经营大的,种新疆这块大田,如何?”

陶峙岳一时无语,王震接着说:“我已经给毛主席、周总理吹过牛了,我要叫新疆变成第二个南泥湾,这靠我王胡子一个人可不成,你是我的朋友,朋友有难,你是应该两肋插刀的,怎么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呢?”

陶峙岳见王震如此真诚,终于下定决心留下来建设新疆了。

1949年12月,新的新疆军区正式成立,彭德怀兼任司令员,陶峙岳和王震担任副司令员,起义部队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由陶峙岳任司令员,王震任政治委员。

王震(左三)和陶峙岳(右三)

1952年7月,王震和陶峙岳谈起了入党的问题,他问陶峙岳:“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看法?想不想入党?”

陶峙岳真诚地说:“是所愿也,不敢请也。”

陶峙岳的话表明了自己对入党的无限渴望,但他考虑到自己前半生的经历,觉得自己暂时还没有达到一个党员的标准,所以暂时还不敢申请入党。

1965夏季的一天,陶峙岳经过深思熟虑,终于郑重地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交给新任兵团政治委员张仲瀚。张仲瀚看了以后深受感动,他不停地说:“这是陶将军长期努力和不断改造以后,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评价啊!”

张仲瀚马上向兵团党委进行了汇报,党委一致决定同意,并报告党中央。但不久以后,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有特殊历史背景的陶峙岳入党的事情只能暂时搁浅了。陶峙岳并没有因此对共产党产生任何怀疑与动摇,相反,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

陶峙岳

1979年12月,陶峙岳再度出山,他当选为湖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当他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一片欣欣向荣,他的党的认识、对党组织的态度更加坚定了,入党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了。

1982年5月,陶峙岳再次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申请书里写道:

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人类社会事业的实践。我不仅以加入共产党为荣,更重要的是能在党的直接教育下,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

晚年的陶峙岳

198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终于批准陶峙岳为中共正式党员,此时陶峙岳已经90岁了,他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激动不已,专门写下了一首小诗,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伟哉共产党,饮水必思源。

四化又长征,追随幸有缘。

王震得知老战友陶峙岳入党后,也非常高兴,他称赞陶峙岳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爱国爱民的革命军队高级将领,不仅起义有功,还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领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屯垦戍边创立了不朽的功勋”。

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在长沙病逝,享年96岁。当地墓地的最低标准是8.5万元,但他没给子女留下一分积蓄,8.5万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在组织的安排下,陶峙岳才得以安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