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的起源历史形成故事简介
川剧诞生于明代。 “川戏”这个词 ,迄今所见最早的资料是明代 ,出自明代散曲家陈铎的《嘲天子· 川戏》和《北耍孩儿· 嘲川戏》等曲子中 。当时的川剧 ,从声腔上看 ,还只是一种单声腔的高腔剧 ,“一声蛮了一声吠 ,一句高了一句低”。 演唱的剧目 ,既不是南戏 ,也不是杂剧 ,而是改动了的南戏和北杂剧 ,不南不北乔杂剧。上演川剧的内容 ,多是丑角戏、玩笑戏一类喜剧 ,富于民间生活气息。 唱腔艺术上形成了后台高八度帮腔的特点 ,以及以散语而不是韵语作为道白和重表演动作而少唱腔唱段、多道白散语等特点。
清代 ,随着大批外省移民的入川 ,各地戏剧艺术也相继涌入四川 ,江苏的昆曲、陕西的秦腔、安徽的徽调与川剧和四川灯戏由并存发展而逐渐混一 ,最终在晚清时形成“昆、高、胡、弹、灯”多声腔的近代剧。
昆曲于康熙二年 (1663年 )进入四川。据胡诠《蜀伶杂志》记载 ,江苏昆曲于康熙二年首次来蜀 ,寓成都江南馆合和殿内。 当时四川总督为江苏人 ,提倡昆曲 ,“知音见招意多 ,学者略有其人”。雍正年间 ,署名曰“来去班” ,但未登台 ,仅坐唱而已。乾隆初 ,在蜀经商的苏人 ,“唤苏伶数人来蜀 ,始登场演戏 ,正其名曰`舒颐班’ ,颇极一时之盛 ,学者亦多”。 道光十八年 (1839年 ) ,川剧福班的著名大面周浩然“插足”舒颐班学戏 ,成为川昆巨擘。 周浩然又传其子甫臣 ,甫臣 70多岁时还唱昆曲 ,而此时已进入民国时期。 这样 ,昆曲与川剧相结合 ,便成了川昆。秦腔的入川年代今不可考 ,被戏剧史家认为早于昆曲。秦腔最初在陕西会馆演出 ,“秦腔梆子响高低”。后来秦腔走出陕西会馆 ,到四川一些州县演出。 康熙末年绵竹知县陆箕永已见到山村的社戏 ,是“一派秦声浑不断 ,有时低去说吹腔” ,既有秦腔 ,又有吹腔 (川梆子 )。 乾隆时 ,秦腔班子在川既演出又传艺 ,绵州赵三寿等人即是川剧中的秦腔名伶。 到这时 ,弹戏即所谓川梆子已经形成。徽调入蜀也是清前期的事。 徽调的器乐是胡琴 ,用胡琴伴奏演唱西皮调 ,称之为“淫声”。乾隆年间 ,杨对山的《锦城竹枝词》有唱胡琴戏的记载 ,定晋岩樵叟的《成都竹枝词》有“胡琴拉得是淫声”的记载 ,表明乾隆年间二黄腔已在四川流行 ,后来发展成为川剧的胡琴戏。四川土灯戏在明代已有 ,深受百姓喜爱。清初 ,四川土灯戏进入城市 ,遍及各地 ,不但有民间灯班 ,还有官府的“官班”,雅俗共赏 ,日益繁荣。这样 ,昆、高、胡、弹、灯各腔均已俱备 ,为晚清多声腔的近代川剧的诞生 ,奠定了基础。
清代川剧的流行剧目分为六类: 高腔四大本 ,江湖十八年 ,五袍四柱 ,弹戏四大本 ,目莲戏 ,灯戏。今存的川剧传统剧目 ,绝大多数是清代川剧的文化遗产。不但川剧的各腔与移民有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 ,而且在川剧的形成过程中 ,还受到了移民后裔表演艺术家的决定性影响 ,名噪艺坛、誉满京华的著名花旦魏长生 ,就被认为是近代川剧的创造者。除川剧外 ,四川皮影戏的发展也同清前期的移民有关。 四川本有皮影戏 ,是一种借灯取影在影幕上表演戏剧故事的民间戏曲艺术。约在清乾、嘉之间 ,陕西商人入川 ,带来原籍皮影戏 ,与四川皮影戏交流融合 ,逐步形成新型的皮影戏 。这种新型皮影戏 ,声腔音乐采用川剧腔调 ,昆、高、胡、弹、灯五腔俱全。 皮影造型受四川木版年画的影响 ,皮影加工制作吸取蜀锦等工艺品中的花、鸟、虫、鱼、云纹等艺术特点 ,皮影戏的内容则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 ,演出时间多在节庆 ,演出方便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