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湖三杰之一,他是南明最后的守望者,乾隆赞其忠义
张煌言的慷慨就义标志着南明已无回天之力,朱氏一脉自此再也不能站在权力的顶端,爱新觉罗成为中华大陆的新兴统治者,清王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张煌言的忠勇无双足以与岳飞、于谦同列,魂存柔美西湖,志留千古史书。张煌言的力挽狂澜,救不回一个气数已尽大明王朝。
少年
万历三大征消耗了张居正改革留下的财富,大明自此更是十分贫瘠。萨尔浒之战,大明自此更是再无力主动发动战争,由此在军事上,大明朝由主动出击的积极战略布局转变为被动防御的战术策略。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张煌言降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官宦人家。张煌言的父亲张圭章官至刑部员外郎,这就为张煌言日后入仕为官打下了根基。
张煌言是在崇祯九年参加的县试,当时全国上下的形式不容乐观:朝堂内部,虽说阉党已被根除,但是阉党的根除也导致了东林一党做大做强,朝野上下无一不是东林党徒,权力的天平严重倾斜,崇祯半路皇帝,没有经过正宗的帝王心术的熏陶、培养。当他意识到东林党一党做大时,这个末路皇帝已经无力回天。在地方上,地方官员贪污腐败已久十分严重,甚至于朝廷勒紧裤腰带供给给关宁防线将士们的军饷,也要五五分成。地方官员如此作为,大清军队虎视眈眈,朝廷的解决方法竟然是加收赋税。连年的灾害,尸骨遍野,再加收赋税。民心已失,起义军更是势如破竹,在当年张献忠、罗汝才更是进军四川。
世时大致如此,因此朝廷在选拔人才时更是注重选取文武并重的全才。恰巧,张煌言就是全才。在骑射考试中,张煌言更是接连三箭中的。在场之人无一不惊奇,佩服这位十六岁的意气少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腔热血,满身武功,文可治国,武能安邦。西湖三杰,名不虚传。
矛盾
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在历经十七年的艰难斗争中,最终以败者落幕。那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军北京。崇祯吊死煤山,自此大明覆灭。
谋事在人,大明虽已覆灭,但是真正有血有肉的汉族人不会倒下。
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自此汉族人民再次团结一心,满清如此的处理方式,无一不是失去汉族大众的民心。
那年25岁的张煌言孤注一掷,投笔从戎张煌言拥护鲁王朱以海,以舟山为根据地,开始了最后的挣扎。后来江南等地接连失守,鲁王在张煌言和石浦守将张名振的安排下暂避厦门。
与张煌言不同,郑成功拥护隆武帝。这两股抗清势力的立场不同,导致最终悲惨的结局。在战术指挥上,也因为两人的立场不同而错失了很多良机,产生了很多矛盾:
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在张煌言、郑成功联军向云贵地区进军时,义军占领崇明,张煌言建议安营固守,郑成功未采纳。好在张煌言乘坐17条船机警地破坏了大清的长江防御系统(连江铁索、两岸重炮),郑成功在此番配合下顺利渡江,克服瓜州。虽然战况可观,但是这暴露了张煌言和郑成功在战略上的不合。
此后,张煌言建议直取镇江,以陆军进发,攻克兵力薄弱的南京。但是郑成功对他的建议只是部分听从,在攻克镇江后,竟然以水路慢悠悠的支援张煌言,导致南京的清军得到增援,错失了攻城良机。
此后在这样的配合下张煌言和郑成功的联军在也没有前进一步,甚至丢失了失而复得的舟山、镇江等地。
在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后,南明政权更是遭到了重创。
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更是退居台湾,建立了郑氏政权。鲁王更是退守金门,在郑成功礼数日薄下,张煌言的忠贞更显珍贵。
时年五月,郑成功于台湾病逝。
时年十一月,鲁王于进门毙。
张煌言在历经两年的垂死挣扎后,于康熙三年六月的悬嶴岛见复国无望、心灰意冷,遣散义军。自此隐居海岛不出。
可是,在叛徒的带领下,清军找到张煌言的隐居地,活捉张煌言和侍童杨冠玉等人。
张煌言和郑成功战略上的不合属于君子的和而不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途径罢了。明朝的覆灭是必然,壮士的热血洒满了一片赤诚之心。
不屈
时年七月十七日,张煌言被押解杭州弼教坊,就义前,仍大义凌然,拒绝跪而受戮,坐着歌赋<<绝命诗>>一首,正如开篇所言,他已然将自己最后一滴血洒落大明的故土,他能安息了。
侍童杨冠玉也是英勇。监斩官见其年轻想饶他一命,杨冠玉却大笑;今张公为国,死于忠;那我为张公,便死于义。言罢,慷慨就义。
昔日鹏举战金贼,十二金牌断梦回。
那年少保定乾坤,古今忠义能几人?
自是大厦欲将倾,气数已尽仕呦鸣。
奔赴黄泉诗一首,自是鬼杰慰汗青。
明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车轮任谁也无法阻挡其前进的轨迹。可是在长史江河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张煌言本是可以投降的,做一只清廷走狗,苟活于世,安身处命。但是,他挺起来傲骨,以一腔肝胆成为了南明最后的守望者。历史不会亏待英雄,英雄永远值得后人歌颂。
乾隆四十一年,清高宗命人将其牌位入"祀忠义祠",即便是他反抗的满清统治者,都将其视为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