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共出现了几个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起于7世纪初期,终于8世纪中叶。夜户不闭,路不拾遗,社会祥和,国家富强。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之绚丽、辉煌,无不为历史之最。尤其是独步天下的豪迈、开放、自尊、自信的心态,达到很高的境界,升华了民族精神。一时涌现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英主,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姚崇、宋璟等名臣贤相,还有舍身求法的玄奘、东渡日本的鉴真、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一行。除初唐四杰外,更有李白、杜甫这样光耀千古诗坛的双子星。唐代进步的经济文化,对当时的世界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海陆丝绸之路,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世界众多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生、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来。他们一旦进入了大唐帝国的领土,看到那些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无不由衷地赞叹。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所展现的大唐气象,至今令人心向往之。
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他亲历过隋末农民起义,深知苛政误国。因此,时时以隋亡为鉴,将君主比作舟,百姓比作水,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励精图治、操心国事,十分注重选官用人。“孜孜奉国,知无不为”的房玄龄、“每以谏诤为心”的魏征、“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的李靖、“出纳惟允”的温彦博、“众务必举”的戴胄、“激浊扬清”的王珪:朝堂之上,可谓四方辐辏、人才济济。而唐太宗又胸襟开阔、善于纳谏,在他的领导下,唐朝出现了第一个治世––“贞观之治”。这一时期,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修成《贞观律》、贯彻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健全府兵制度等,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石。曾经的凋敝不堪已为天下大稔(rěn )、流民归乡的新气象所取代。但若要胜过大业年间的繁华,还要几代人的努力。
敦煌盛唐壁画中的铁犁牛耕图
贞观遗风
在古代社会,武则天作为一名女性而能君临天下,既是时势所致,也与她的政治才能有关。她主政期间,以铁腕手段打击了以李唐皇室为主的士族势力,扶植了一批为己所用的庶族官僚。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首创殿试、武举,广罗人才。名相狄仁杰以及后来活跃在开元政坛上的姚崇、宋璟、张九龄,都离不开武则天的伯乐之识。她还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均田制。当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武则天虽因任用酷吏、大肆佞佛为后世所诟病,但不可否认她施政、治国颇有“贞观遗风”,也为此后的“开元之治”打下了基础。
开元盛世
武则天下台后的动荡并未持续多久,大唐王朝便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代–开元之治。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一批贤臣的辅佐下,直指时弊、锐意革新: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抑制佛教势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整理典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正是经过这样的努力以及贞观、武则天时期的积淀,开元、天宝年间的农牧业、手工业、商业都一派欣欣向荣,国家安定、海晏河清、物阜民丰。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就曾在“安史之乱”后回忆开元时的盛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但是,即使阳光再灿烂,地面也总有阴影。盛世下的歌舞升平难掩衰颓的无奈,“安史之乱”已如魔鬼慢慢逼近了盛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