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一生经历大事记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1640年4月16日出生,适时淄川大灾。同年友人高珩已二十九岁,孙蕙已九岁,唐梦赉已十三岁,毕际有已十八岁,王渔洋已七岁,施润章已二十三岁。
1642年三岁,挚友张笃庆、李希梅出生。
1643年四岁,夫人刘孺人出生。
1647年八岁,谢迁反清起义,六月占领淄川,七月十一日兵败。
1648年九岁,六月淄川发大水,六龙桥及孝妇河两岸树木尽皆冲毁。
1651年十二岁,正月父亲蒲槃去世。
1652年十三岁,淄川受雹灾。
1655年十六岁,淄川受蝗灾。
1656年十七岁,淄川秋天蝗灾颗粒无收。
1657年十八岁,与刘孺人结婚
1658年十九岁,以县、府、道童子试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受到山东学政施润章赏识,并受到淄川知县费祎祉器重。
1659年二十岁,与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成立郢中诗社。
1661年二十二岁,孙蕙成进士,毕际有升任南通州知州。
1662年二十三岁,长子蒲箬出生。
1663年二十四岁,毕际有罢官回乡。
1664年二十五岁,与外甥等人开始在李希梅家读书。
1668年二十九岁,六月十七日在临淄与表兄喝酒时,淄川地区发生大地震,连震数月。
1667年三十岁,孙蕙任宝应知县。
1670年三十一岁,秋天受孙蕙之聘南游宝应作知县幕宾。
1671年三十二岁,元宵节后与孙蕙游扬州,三月随孙蕙调往高邮,秋天结束幕宾生涯回到家乡。同年高珩升任行部右侍郎,与高珩书信来往。
1672年三十三岁,次子蒲篪出生,初次受聘到西铺毕际有家教书。
1673年三十四岁,王渔洋兄王士禄去世,写祭文祭之。
1675年三十六岁,为淄川城西三教堂村撰写《重修三圣祠碑文》,三子蒲笏出生。
1677年三十八岁,四子蒲筠出生。
1679年四十岁,《聊斋志异》初步结集完成,高珩为之作序,王渔洋逐篇阅读并批注。
1680年四十一岁,七夕与唐梦赉等在毕府绰然堂喝酒赋诗,同年母亲去世。
1682年四十三岁,淄川先旱灾又水灾,八月十五日唐梦赉为《聊斋志异》作序。
1683年四十四岁,补为廪膳生,开始有资格享受县府固定钱粮,同年写完《婚嫁全书》,同年长孙蒲立德出生。
1684年四十五岁,编成《帝京景物选略》,写完《省身语录》一书。
1687年四十八岁,参加乡试,因试卷越幅被作废。
1688年四十九岁,修蒲氏族谱,编续蒲氏三十二代谱系。
1689年五十岁,王渔洋为《聊斋志异》题诗一首: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蒲公和诗: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
1690年五十一岁,秋赴济南参加乡试,第二场突然患病不能参加。
1691年五十二岁,九月游济南。
1693年五十四岁,受山东布政使喻成龙邀请,淄川县令派使者陪伴至其幕中,诗文交流数天。毕际有去世。
1695年五十六岁,与张笃庆、李希梅等游济南。
1696年五十七岁,在济南朱子青家做客,同年写成《怀刑录》一书
1697年五十八岁,写成《小学节要》一书,编成《宋七律诗选》一书。十月高珩去世。
1698年五十九岁,唐梦赉去世,为其写祭文。
1699年六十岁,为章丘长申地庄“浆水庙”撰写《创修五圣祠碑记》。
1670年六十一岁,淄川县令赵锡仁筹建西关大桥,为其写募捐序。
1701年六十二岁,写《青云寺重修二殿记》碑文
1702年六十三岁,三月做客济南朱子青家。
1704年六十五岁,写成《日用俗字》一书。九月王渔洋罢官归乡。
1705年六十六岁,写成《农桑经》一书,
1706年六十七岁,上元节与兄弟子侄等登黉山并赋诗。
1707年六十八岁,苏州七月初三大雪,写成《聊斋志异》《夏雪》一篇。
1708年六十九岁,二月十五带领学生赴济南考试,写诗揭露试场现状。
1709年七十岁,二兄柏龄去世,选录《齐民要术》篇补缺自撰的家政书。
1710年七十一岁,成为岁贡生,并受邀参加淄川县令举办的乡饮酒礼,被公举为乡饮介宾。同年致书阻止王渔洋为贪官康利贞活动复职。
1711年七十二岁,五月十一日王渔洋去世,为其作挽诗四首,代毕盛距作祭王渔洋文,同年游青州。
1712年七十三岁,十一月二十七日淄川知县谭襄赠匾,匾额内容已失。
1713年七十四岁,要求县令发贡金,夏天盖一屋,取名磊轩,赵执信题写轩额,九月二十六日夫人刘孺人去世。同年朱湘鳞为先生画像,此像现存蒲松龄纪念馆。同年柳泉旁边建龙王庙,写碑文记之,碑现存蒲松龄故居。同年柳泉旁种柳树二十多棵。
1714年七十四岁,七月二十六日毕际有夫人王太君去世,受毕盛距之请写王太君墓志。
1715年七十五岁蒲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