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表达力,你先从这三个表达技巧练起来吧
表达能力好的人,就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把话说得干脆利索,条理分明。每说的一句话、一段话,都能够给人别人清晰的信息量。
那么,如何让自己能够做到这样子呢?
如果你在表达的时候,有意识地结合以下三个技巧去说话,你的表达能力就能够瞬间获得提高了。
是哪三个呢?
第一,找到谈话主题的聚焦点
如果你要说的内容有很多,却没有一个谈话的聚焦点,那么你很容易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或者由于找不到话题的聚焦点,所以你压根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构建表达。
例如老板问你:“你对这份项目的策划方案怎么看?”你会怎么回答呢?或许你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内容。
因为这个“怎么看”,涵盖了不同的方面,有实操层面,有组织层面,有预算层面,有人力资源配合的层面等。
你不可能什么都说,什么都想说,否则就很容易长篇大论,说了一大堆,而没有一个清晰的主题聚焦点了。
这时,最佳的做法,就是找到谈话主题的聚焦点。这个聚焦点你可以自己找,也可以通过发问对象来找。
例如你可以反问老板:“老板,您的‘这个怎么看’,是指这份方案在理论上做得好不好,还是在实操上的可行性大不大呢?”
一句简单的问话,就能够重新定义老板这个问题的讲述方向,找到谈话的聚焦点。这样,你就可以根据这个聚焦点,构建出一个更加精确、到位的表述了。
所以,当你不知道说什么而毫无头绪时,与其说一大堆看似相关,但其实没有重点的话语,倒不如再确认一下表达的聚焦点,限制讲述主题的范围。
这样做,你不仅可以让表达做到有针对性,避免啰嗦,而且还能够让你说出的话,更有价值和意义。
第二,构建至少三个论点展开论述
有了表达的聚焦点之后,接下来你就是开始讲述的看法。
如果你想让你的表达更具层次感和逻辑,那么当你找到了谈话的聚焦点之后,你还要把主要的观点提炼出来,以此告诉听众:接下来,我会围绕这个点来说。
例如老板问你“对这份项目的策划方案怎么看”,你就找出一个聚焦点,如实操层面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你以此提炼出一个观点:方案在实操上的可行性需要再作修改。
那么接下来,你就对这个观点展开论述,给出原因。如:
“老板,这份策划方案,整体来说是很不错,把可能需要处理事项的细节,都一一说明和做好了安排。不过有一点,我觉得还需要修改,那就是在实操上的可行性。”
不过,并不是所有论述都只能讲述一个点的,如果你有更多的看法,那么就可以把你的意见分为三个点去展开论述。
当你对于某个主题有自己的看法,又不知道怎么说才能够把这个看法说得条分缕析时,那么就可以提出三个论点,然后用一二三的方式进行讲述,简单明了,又便于理解。
在表达上,这种方式叫做“黄金三点论”,这个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具有条理性,更能突出重点,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例如你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你要向其他人介绍这个产品,你就可以这样说: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展示自己公司的产品。
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产生的产品,一直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为我们通过不同渠道的调研,很清楚知道消费者最关注、最想要的是什么东西。这里面包含三个要素。
第一,产品的质量有保障。我们公司采用的是德国进口的精密仪器、上等制作材料,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标准执行,所以做出来的产品,在质量上是得到保证的。
第二,服务最到位。很多消费者担心购买产品后的售后服务不到位,对于这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不用担心,因为我们公司的售后遍布全国各地,你很容易就找到我们的门店。
第三,价格最接地气。‘好用又不贵’就是我们对产品秉持的理念之一。虽然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都是一流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漫天要价。相反,我们一直在追求物美价廉这个宗旨。毕竟消费者买得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这样说,就能够把内容铺排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了。
在即兴口语表达中,不一定每一次都要说三点,也不宜说得太多。只是有这个表达意识,你会让自己的表达更精炼、更准确。
第三,根据听众调整自己的表达方
与人交流,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行为。
如果你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去构建表达,而忽略别人能不能理解,听不听得懂,这样取得的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听众,你希望说话者怎么跟自己表达,你才愿意听下去呢?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还是平铺直叙,毫无激情?
所以在你开口表达之前,先“换位思考”,进入听众的角色,根据他们的年龄、职业、彼此关系,以及对谈话主题的理解程度、熟知程度,从而帮助我们对演说的内容进行调整:清楚哪些话不该说、不必说,该用哪种形式去说话,怎么包装表达等。
例如,你和一个心仪的女生约会,看到她背了一个漂亮的包包,你直接问:“这个包包多少钱?在哪里买的?什么牌子?”
你这种问法,对方都不想理你了,你是在审问犯人还是展现你的“大男人气概”呢?正确的做法,应该结合对方的性格,调整你的表达方式,如:
“哇!你这个包包挺好看的,第一次见到你背这种包包!你在哪里买的?我觉得挺适合你的啊!”
你不要以为这样说是“很虚伪”,相反,你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融入了自己的热情和兴趣,别人听起来就会觉得你真的是在关注她,而不是无话找话。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生对于打游戏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你还不顾她的兴趣,不断说一些游戏上的东西,对方可以怎么回应你呢?
你可以抛出这个话题,试探一下对方的兴趣程度,从一些常见的游戏入手,来打开这方面的话题,而不是一来就跟对方说《荒野大镖客》、《塞尔达传说》这些。
通过对方的回答和反应,你清楚了解到对方确实对这方面没什么兴趣,那就不要继续纠缠这个话题了,换到其他对方能够聊的内容吧!
可见,面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并不会取得同样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说话之前,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审视一些问题,了解他们的兴趣、习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自己的表达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留给别人一个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