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箜篌 :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说起箜篌,我便想到《国家宝藏2》中河北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国宝——彩绘散乐浮雕,这件石刻表现的是墓主人的散乐队,演奏乐器者十二人,其中一人演奏的便是箜篌。但是,这种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最后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除了浮雕壁画之外,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以及绘画作品中也有对箜篌的具体描述,比如唐朝诗人顾况曾在他的《李供奉弹箜篌歌》当中这样写道:“急弹好,迟亦好……大弦似秋雁……小弦似春燕……”,只短短的十几个字便将箜篌的音色特征及美妙听感呈现在读者面前。


源远流长箜篌史


历史文献中对早期箜篌的记载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商纣王的乐师师延做箜篌;其二,汉武帝时做箜篌。尽管两种说法不一,但都将箜篌的起源指向早期的王室。商纣王的乐师师延做箜篌之说把箜篌的出现时间指向商代,是目前箜篌出现时间最早的文字记载,它出现于《释名》与《世本》;汉武帝时做箜篌之说则初见于《史记》。由于司马迁的《史记》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奉为正史之圭臬,所以音乐学界对箜篌的解释也多以《史记》为依据,说箜篌为汉代始作,《中国音乐词典》、《辞海》、《汉语大词典》的“箜篌”条目都引用了《史记》或《风俗通》中汉武帝时始造箜篌之说。根据音乐史料记载,由于箜篌乐器形制不同,在六朝末期就分别造名为卧箜篌与竖箜篌,竖、卧兼有的另类,无论有无凤头装饰,人们统称为凤首箜篌。


卧箜篌


卧箜篌是箜篌的一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弦鸣弹拨乐器。与琴瑟相似,但有品,盛行于汉至隋唐,宋代后失传。卧箜篌的形制类似于琴瑟,所不同的是卧箜篌琴体上具有数弦通用的通品装置,类似琵琶。目前资料显示卧箜篌是我国最早具有这种装置的乐器。日本的“百济琴”和朝鲜的“玄琴”,就是传承至今的卧箜篌,它与古琴、古筝、瑟相近似,是平放于身前演奏的品柱一类的拨弹乐器。

汉代刘熙在他的《释名》中提到箜篌,“空侯,师延所作,靡靡之音。出于桑间濮上之地,空国侯所存也。”汉代刘向《世本作篇》云:“空侯,师延所作,靡靡之音也。出于濮上,取空国之侯名也。”可以看出,箜篌出自师延之手,而且是由师延作曲并演奏。卧箜篌在战国时期的制作就已经十分讲究,宋朝诗人刘庆义作的《箜篌赋》描述了卧箜篌的珍贵,而且鲁国因为箜篌的奇异稀少而把它视为珍宝。在梅鼎祚的《西晋文化》中记载:“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史游作的《急就篇》中提到:“空侯,马上所弹也”,这表明箜篌在马上演奏成为了一种时尚。在箜篌的发展史上,战国箜篌曾销声匿迹达数十年之久,汉武帝则是开启箜篌音乐的一代帝王,他亲自命人制作箜篌,并在郊庙、外交、消遣等活动中广泛使用,极大的促进了卧箜篌的发展。《隋书》中记载:“《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高祖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卧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为一部。工二十五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几经失散和流离的华夏旧乐最终进入了宫廷,高祖非常喜欢听这些旧乐的节奏,称卧箜篌等旧乐为“华夏正声”,卧箜篌这一被隋高祖称为“华夏正声”的代表性乐器经过收集整理被编入宫廷雅乐之中。到了唐代,卧箜篌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自五代以来,除辽代宫廷沿用卧箜篌外,宋、元、明、清都不曾看到有沿用卧箜篌的记载,也就是说,沿用了几千年的卧箜篌到此销声匿迹。


竖箜篌


竖箜篌是我国古代弹拨弦鸣乐器,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又称为竖头箜篌、胡箜篌。竖箜篌虽然源于西方,但在中国古时的西域地区已有3000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内地也有200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它逐渐的为中国所改造,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

竖箜篌在汉代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从南北朝开始迅速发展。《通典》云:“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这说明竖箜篌在汉代已经开始使用,是竖抱于怀演奏的弦鸣一类拨弹乐器。从南北朝开始,由于战争、通商、通婚,以及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竖箜篌发展势头迅猛,流传甚广。这时的宫廷、王室、诸侯、贵族中盛行享乐之风,箜篌逐渐成为权贵及上流社会炫耀地位、权力和满足享乐欲求的乐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箜篌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促进了箜篌的多种变革,这时从西域传来的箜篌已经被汉化了,并逐渐成为中原民族的传统乐器。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经常使用的弹拨弦鸣乐器,以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清朝称它为“总稿机”,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音色柔润。隋唐两代曾用于天竺乐和骠国乐中,民间较少流传使用。凤首箜篌可以平放于身前,也可以竖抱于怀,是箱体共振、品柱、弦鸣共存一体的拨弹乐器。

《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乐器有凤首箜篌……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晋人曹毗在《箜篌赋》中提到凤首箜篌:“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这说明早在公元4世纪的东晋之初,凤首箜篌就由印度随天竺乐传入我国。四百多年以后,到了中唐时期,又从骠国(今缅甸)传入凤首箜篌。骠国王太子舒难陀率领三十五名艺术家,来到唐都长安进献骠国乐舞,他们带来了22件乐器,其中就有凤首箜篌两件。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作品《骠国乐》中描述了献乐盛况,他在诗中写道:“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新唐书》中记载:“有凤首箜篌二;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皮,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向。”宋朝陈旸的《乐书》,也记载有凤首箜篌并附有其图,但是到明代以后就失传了。

匠心筑梦,箜篌新生

中国现代箜篌的试制与改革,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为了使这消失多年的乐器重现舞台,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根据古书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的图形,设计、试制了几种类型的箜篌,但是由于这些箜篌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没有推广和流传开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又设计制作出转调箜篌,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

乐器演奏赋予乐器以新的生命,创新箜篌演奏艺术是箜篌乐器发展的关键。中国现代箜篌演奏创新的原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借鉴共性,探索创新个性。现代箜篌是一件全新的乐器,要从乐器本身的各类特点出发,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挖掘、创新属于中国现代箜篌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艺术。在学习音乐文化历史文献的过程中,中国著名箜篌演奏家崔君芝得到了启发,获得了灵感,用掌握的中西乐器演奏知识和多方面的音乐修养加以融会贯通,使自己在中国现代箜篌的表演艺术上获益匪浅。自1980年,崔君芝携带中国现代箜篌走上舞台,在海内外十几个国家举办了近百场音乐会和讲座。在中国现代箜篌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众多作曲家为现代箜篌创作,使箜篌演奏艺术得到了升华。

结语

中国古代箜篌在历史上经历了兴起、兴盛及衰亡几个阶段,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获新生,由专业团队研发成功的现代箜篌不仅继承了古箜篌的民族及文化特色,而且吸收借鉴了西方竖琴的制作原理,从而实现了音乐表现力的大幅度提升,让更多的现代人领略到了箜篌的艺术魅力。因此,现代箜篌是我国民族乐器艺术的一大补充,是中华文化中新的艺术瑰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