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5月31日12点15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艘船首次下水,当这艘52000吨位的巨轮在北爱尔兰的拉根河上入水时,造成了不小的尾流。
超过20吨的肥皂和烛蜡被涂抹在下水台用来润滑,帮助这艘巨轮划入它的归宿。像一只海豹下水前要费力地蠕动一样,这只巨兽瞬间从一个惰性的金属庞然大物变得非常优雅,充满力量。
白星航运公司——英国一家非常有前途的航运公司,是这次海上航行的幕后东家,它的主席布鲁斯·伊斯梅和其他一些重量级的商人共同出席了下水仪式。
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泰坦尼克号”的名字来自古希腊神话,意思是巨大的。
实际上,“泰坦尼克号”是该公司三艘奥林匹克级新船中的一艘,这三艘新船的设计要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海上旅行的盛大和奢华。另外两艘船——“奥林匹克号”和“大不列颠号”将与“泰坦尼克号”一起创造一个新时代。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海上豪华旅行的旗舰船,人人都争先恐后地想得到一张船票,每个人都在谈论“泰坦尼克号”。
然而,这艘船却在大西洋冰冷浑浊的海水中沉没了,船上有1500多人丧生。
《改变人类历史的灾难》
[英] 凯瑟琳·马什 编著
定价:72.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8
白星航运公司建造“泰坦尼克号”和其姐妹号的目的,是与以建造最快的船闻名的美国冠达邮轮公司竞争。
在20世纪早期,飞机旅行还没进入黄金时代,只有超级富豪才能享受飞机出行,因此海上旅行就是国际或者洲际之间旅行的主要方式。
白星航运公司决定不仅要在速度上竞争,还要在豪华和奢侈程度上竞争。该公司在贝尔法斯特工业码头的皇后岛上建造新船,不惜成本,据估计,“泰坦尼克号”的成本是750万美元,这绝对是一笔巨资。
公平地说,造船公司是非常慷慨的,船上的这些安全预防措施也是花了大价钱安置的。在当时,这艘船非常符合安全标准。但事情糟就糟在,以前从未有人尝试过建造这种规模的船,所以它造成的未知伤害可能更大。
“泰坦尼克号”的建造从1909年春天开始,这项艰巨的任务由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完成。
这艘船在施工期间就出了事故,记录在案的受伤者差不多有250人,其中28人伤势严重,他们的肢体被巨大的切割机器切断,还有的工人在建筑工地被散落的金属碎片切伤了。官方数据显示,在建造这艘船的过程中,死亡人数为9人。
1912年4月9日,南安普顿的码头一片繁忙。上流社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坐着汽车到达码头,仆人替他们拿着行李,行李里面装满了最好的衣服。
无声电影的明星们闲庭信步,许多家庭要到世界另一端的美国去寻找新生活和新冒险,他们试图控制自己兴奋异常的孩子们,不让孩子们在甲板上跑来跑去。
这艘船是非常豪华的,但这么大的船只拉载上层阶级人士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所以船上提供不同等级的船票:一张头等舱的票价在50美元到1080美元(约为今天的3060美元到67000美元);以现在的价格算,二等票约为20美元到1230美元,三等票约为5美元到310美元。最大的三等舱一间可以容纳10名乘客,这里与华丽奢靡的头等舱天差地别。
▲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
第二天12点,旅客们登上了船,旅程开始了。船上共有2223人(其中有1324名乘客),其中有13对是正在度蜜月的新人。
这趟旅行几乎从一开始就不顺利,从南安普顿码头驶离后,巨大的轮船螺旋桨的冲刷使一艘闲置的轮船“纽约号”脱离系泊处,向“泰坦尼克号”驶去。幸而爱德华·史密斯船长的迅速反应避免了首航的提前结束。
有一些人更愿意相信这起不幸事件是未来旅程的不祥之兆。
这艘船的行程是在瑟堡和昆斯敦(今天的科克)停留,然后跨越大西洋前往纽约市,预计需要7天时间。这艘船配备了足够的设施,可以进行更远的航行。船上有四间餐厅、一个游泳池(门票一先令)、两个理发店、两个图书馆、一个设备齐全的健身房和一个照相暗房。
该船还载有20艘救生艇,数量超过了当时法律规定的数量,但这个数量还是无法安全疏散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船只上的所有乘客,救生艇只可容纳约1178人——然而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思考和关注。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泰坦尼克号”是现代技术的一次胜利,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它是“永不沉没的船”。据报道,“泰坦尼克号”的一个船员对一名正在上船的乘客说:“上帝都不能让这艘船沉没!”
▲“泰坦尼克号”上最豪华的房间之一,特等舱 B-59,以传统荷兰风格装饰
之所以这么自信,一部分原因是船设计有双层船底和16个可以关闭的水密舱,如果水进来了,这些设计被认为会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报道援引史密斯船长的话,那是几年前他还没有掌舵“泰坦尼克号”的时候说的:“我想象不出任何会使船沉没的情况。我无法想象这艘船会发生什么重大的灾难。现代造船技术已经让它远离海难。”
可悲的是,这番话体现了那个时代盲目自信的态度。
《改变人类历史的灾难》
[英] 凯瑟琳·马什 编著
定 价:72.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8
两个无线电报务员正在忙碌着,高级操作员约翰·乔治·菲利普斯和他的副手哈罗德·悉尼·布里奇达成了一项协议,建立了一个全天24小时运行的广播系统。
他们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无线电系统,两根天线之间的传输距离为640千米。无线电报务员的大部分工作是传递和发送船上人员的信息。而这种责任——或许是一种压力,即要让船上一些富有的特权阶层乘客满意——也许是导致这场灾难的原因。
从4月11日开始,“泰坦尼克号”在航行中开始收到其他船上发出的冰情警告,到灾难发生之时,该船至少收到了五次警告。
也许以下这两件事都发生在4月14日是不同寻常的。第一件事是,无线电报务员们无意中听到了一个关于浮冰的警告,并将这个警告传到了指挥室,但当时史密斯船长正在吃饭,就没有注意到。
第二件事是,“加利福尼亚号”距“泰坦尼克号”约32千米时,曾向“泰坦尼克号”报告说它被冰阻挡住了。当时值班的无线电报务员菲利普斯向对方回了个信号,让对方不要再打扰他,说他很忙。
于是“加利福尼亚号”的无线电报务员关掉了收报机,上床睡觉了。不到一小时,“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了。
如果消息能传到指挥室和船长那里,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吗?事后再看整个过程,这一切似乎都是由报务员令人瞠目的玩忽职守导致的。
然而,船长和其他高级船员都很清楚关于浮冰的警告,因为之前已经有几艘船向他们传达过相关警告了。即使最后一次警告被传达到了,结局也不太可能有什么不同。
我们所知道的是下午11点40分,瞭望员弗里德里克·弗利特发现冰山就在前面,并通知了指挥室。
大副威廉·默多克下令将引擎转到相反方向,让船绕过障碍物,但为时已晚。发现冰山后仅仅30秒,这艘巨轮的右舷就猛撞向冰山,船体在水线以下的部分裂开了一连串的洞。
▲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
实际的碰撞并没有那么猛烈,事实上,船上许多已经上床睡觉的乘客都没有被惊醒,还在睡梦中。在对这艘船进行检查之后,史密斯船长意识到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水正在迅速被吸入,“泰坦尼克号”正在下沉。
在事后英国的调查中,爱德华·威尔丁(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师) 根据观察,对碰撞40分钟后前舱的进水情况进行计算,证明船体进水区域“大约是1.1平方米”。用现代超声波技术对残骸进行的调查发现,在船体1.1平方米到1.2平方米的区域内,有6个狭窄的开口。
在撞上冰山的20分钟后,救生艇被放入水中,无线电报务员开始发出求救信号。早先警告“泰坦尼克号”注意浮冰的那艘“加利福尼亚号”离这艘在劫难逃的船最近,但到底有多近,后来成为争议颇多的话题。
无线电报务员对“加利福尼亚号”喊道:“马上来!我们撞上了冰山,这是一个求救信号,老伙计!”然而,他们发送的这条或其他任何一条消息都没有得到回应。
后来,一条更令人绝望的消息是:“我们正在把乘客放进救生艇。妇女和儿童在船上。不会持续太久。失去动力。”
由于没有收到“加利福尼亚号”电台的任何回应,“泰坦尼克号”开始向空中发射遇难火箭,然而那艘船仍没有回应。在后来的一次调查中,见习警官詹姆斯·吉布森承认其他的船看到了光,在试图通过莫尔斯电码而不是无线电与“泰坦尼克号”取得联系,但没有得到答复后,他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
《改变人类历史的灾难》
[英] 凯瑟琳·马什 编著
定 价:72.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8
在这艘即将沉没的船上,船员们试图控制局面,但大多数人对此毫无准备。就在那天早上,史密斯船长计划了一次救生艇演习,但不知什么原因,演习被取消了。
船上似乎没有人知道每个救生艇上能安全容纳多少人,也不知道正确撤离的程序。如果演习顺利进行的话,船上可能会有许多人获救。
大家看到船长呼吁让妇女和儿童先上救生艇,许多男人站在慢慢下沉的船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救生艇只上了一半的人就被放进水里去了。
第一艘下水的救生艇(7号救生艇)荷载65人,但实际上只载了24人。记录在案乘坐人数最少的救生艇只载了12人,然而它的载客量是40人。
▲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
也许妇女和儿童是优先考虑的获救人员,但如果当时还有什么原因能让人优先离开这艘船的话,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阶层。
三等舱在船底部的最深处,这里的人必须通过一个小迷宫似的通道才能到达甲板上。船上没有公共广播系统,而头等舱的乘务员只负责几个客舱。二等舱和三等舱的乘务员有太多的人需要照看。在三等舱,乘客最多能被告知他们需要上到甲板上。
“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玛格丽特·墨菲当时是三等舱的乘客。她后来写道:
“‘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还没来得及逃生,水手们就把三等舱通向甲板的门和通道都关闭了……一群人试图爬到更高的甲板上,他们正在和水手们搏斗。所有人都在打架,相互推搡,咒骂。妇女和一些儿童在那里祈祷和哭泣。然后水手们把通向三等舱的舱口关紧,他们说他们想保持那里的空气,这样船就可以挺过更长时间,但这意味着那些还在三等舱里面的人就没有希望了。”
▲这张照片显示最后一艘救生艇成功地从正在下沉的船上被放下入水
一开始船员们很难说服乘客让他们相信在小船上要比在大船上更安全。第一艘救生艇在凌晨零点45分下水。这之后不久,许多救生艇也被放进冰冷的海水中,而“泰坦尼克号”上的船员们却在进行着一项最终注定失败的任务,那就是将迅速渗入的海水排出船外。
大家很快就明白,船就要沉了,乘客中有一些夫妇分开了,女人们乘坐救生艇,男人们留在船上,但其他人拒绝分开。梅西百货公司的共同所有人伊西·斯特劳斯和他的妻子就是其中之一,两人在甲板的椅子上坐下,等待命运的安排。“泰坦尼克号”乐队的许多成员继续演奏着他们的乐器。
凌晨两点刚过,船倾斜的角度变大,一个巨大的海浪沿着船的前部撞击船体,把许多乘客冲进海里——他们只是那天晚上第一批坠落海中的人。
船很快断成了两截,船尾开始升到空中,更可怕的是,灯光很快就熄灭了,把船体和船上剩下的乘客都抛进了完全的黑暗之中。不久之后,船体完全陷入水中,直落到海底,永远被黑暗吞没了。
▲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码头,灵车排成长龙,将“泰坦尼克号”的遇难者运送至殡仪馆
那些有幸登上救生艇的人不得不漂浮数个小时,等待救援。他们听到了那些没有登上救生艇的不幸的人死前痛苦的挣扎。海水里满是这艘世界上最伟大船只的残骸,在残骸之中,那些可怜的人愤怒、绝望和恐惧地叫喊着,最后冻死在冰冷的海水中。
据估计,由于气温只有零下2摄氏度,有些人因寒冷而当场死亡,另一些人由于发烧熬了一段时间后死去。大多数人都在20分钟后悄然漂走了。救生艇上的人们只能相对无言地等待。
几个小时后,“卡帕西亚号”冒着相当大的风险,整晚全速前进,终于于凌晨4点抵达。幸存者尽其所能想要进入救援船;有些人有足够的力气爬上吊着的绳梯,另一些人则用装邮件的袋子把孩子们用吊索吊上去。
“卡帕西亚号”于4月18日晚抵达纽约,近4万人在那里迎接它,其中包括乘客家属和一些来自全世界的媒体。
在船靠岸的几天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人们不得不组织多次航行试图收集遇难者尸体,并进行调查以确定海难的原因。
这艘曾被认为“永不沉没的船”是现代科技的伟大奇迹,是人类进步和技术的象征,但它却已经消失在深渊中,并最终夺去了1500多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