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孟子被尊称什么?后世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寿命长达84岁,为什么始终不受统治者待见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儒家发展史上,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生于鲁国邹地。他幼年丧父,由母亲一人抚育成人。孟子幼年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是由毅力坚强的母亲抚养而成。其中,成语“孟母三迁”、“择邻而处”、“断织之诫”等就与这位圣人的成长有关。

孟子青少年时代读书很勤奋,相传,他从师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全面继承孔子学说。他仰慕孔子的学问和为人,对他周游列国很向往。孟子学成之后,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兜售自己的“救世”主张。他前后游历了齐、魏、宋、滕诸国,奔波了35年,但他的“仁政”主张始终未得落实。

这位被儒家尊崇的”亚圣“孟子,与他的先师孔子比起来,虽然寿命更长(84岁,孔子73岁),也更为自负,但是,他不仅官做的较小(孔子曾出任过鲁国司寇,很类似于今天的司法部长等职,孟子只任过短期的客卿),而且,死后的多数时期,孟子依然不被统治者们看好,甚至有时还会被逐出孔庙,连著作也会被删减。为什么才华横溢,言辞犀利的孟子是这样的境遇呢?


首先,儒家学说解决不了统治者最现实的问题,显得有点迂腐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间征伐不断,战火频繁。大鱼吃小鱼的残酷游戏不断上演。各个诸侯国都想吞并别人而又不被别人吞掉。这时,谁能解决富国强兵的问题,谁能帮助诸侯开疆拓土,谁能让诸侯在大国之间纵横捭阖,保存发展自己,谁就会最受欢迎,谁就会被委以重任。

孟子亲眼目睹了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十分同情人民的悲惨境遇。他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王道”理论,告诫统治者对老百姓要施行“仁政”。希望人民能在统治者“仁政”下生活幸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是仁政的具象化。

这个看似能实现的目标,在当时却过于理想化;看似合理的济世学说,却逃不出不合时宜”四个字。与同时代的其他的学者如韩非、孙膑、张仪等相比,孟子缺乏对社会环境的深入思考与了解,故其主张显得不接地气,不能解决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并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只能成为”纸上画饼”式的笑料。

其次,孟子“仁政”学说危及到了统治者的地位和统治,统治者很是忌惮

孟子“仁政”学说还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宝贵的民本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是最重要的,要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主放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甚至提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就是说,君主要是不把人民当回事,人民也可以把你当作敌人和仇人。正因此原因,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一度把孟子的塑像扔出孔庙。

孟子还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性本善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用来回复和扩充人善良的本性。这样就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便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仁者无敌)。门诊这个思想其实里面也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如果老百姓不善良,犯错等,那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实施“仁政”的结果,统治者应该好好反思。于是乎,“不治”的板子结结实实地打在统治者身上。

第三,孟子自视甚高,但情商不高,不顾君主颜面,让君主下不了台

孟子二次赴齐,齐宣王对于孟子名头很是了解,他也不想让自己担个让“贤者失于野”的恶名。于是,就请孟子出任齐国客卿。但是,孟子显然对齐王的恩遇并不满。他就是做了官后,他对齐宣王的批评毫不收敛。孟子不仅当面揭露齐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虚假仁慈,而且还逼问“四境之内不治”,到底该追究谁的责任?弄得齐宣王无言以对,“王顾左右而言他”成语即出于此。

一次齐宣王派人请孟子次日上朝议政,孟子推说自己有病,不能上朝,结果第二天却跑去别人家里吊丧,时人认为孟子不应该放国君的鸽子,但孟子却压根不以为然。辩称,那些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大臣,遇有要事请教,应该亲自前去见大臣,以彰显其尊德敬贤的诚意。

孟子曾对学生说,游说诸侯要敢于藐视他,不要把他那一时的煊赫看得怎么了不起!他的这番议论,不啻是和当时的诸侯显贵们宣战。试问,有哪个人愿意重用一个藐视自己,成天和自己对着干,时不时让自己下不了台的人呢。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想以自己的学说拯救礼崩乐坏的社会。随从他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当时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表面上的盛情款待,但是却不能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位。孟子晚年被迫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曾经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最快乐的事。他还整理古代典籍,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他留下《孟子》一书,共七篇,是传统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