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诸葛亮重荆轻益,从马氏五常和李氏三龙的结果就能看出
“荀氏八龙”与“司马八达”代表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汝颍乃至中原最为兴旺的名门,然而三国之所以能成就三足鼎立的格局,正是因为人才并不独为中原所有,诸如“马氏五常”、“李氏三龙”等名号,同样意味着中原之外的世族格局。
“马氏五常”指的是荆州马氏五兄弟。与“司马八达”相似,“五常”之称也源于马氏五兄弟字中的“常”字。从《三国志·马良传》中“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描述来看,“乡里为之谚”的影响程度自然远远比不上“荀氏八龙”与“司马八达”背后有着中原众多名士的点评加持,但荆州自有一番天地,赤壁之战后刘备坐领荆州,急需人才朝廷管理,于是在荆州富有盛名的“马氏五常”自然进入了刘备的视野,于是便引出了之后“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的故事。
不过“马氏五常”中有名者只有两人,一是“白眉最良”的马良,与诸葛亮关系甚密;二是“才器过人,好论军计”的马谡,从之后蜀汉历史的发展来看,马谡曾一度被诸葛亮视为接班人,可惜最终兵败街亭,由此葬送了蜀汉的北伐事业。荆州名士大多分散于蒯氏、蔡氏、黄氏、庞氏、习氏五大本土世族,马氏在世族之外能有如此声名,可以推断出其人绝非凡才。只是荆州的舞台毕竟没有中原广阔,马良投靠刘备后,不久便在夷陵之战中被杀;而马谡以谋臣领兵,一战而败,为诸葛亮所斩,于是“马氏五常”最终留给后人的印迹也只剩下几番叹息。
值得一提的是,“马氏五常”中另三人虽未留名于后人,却很容易推算出他们的字——马良与马谡分别列老四与老五,字“季常”与“幼常”,由此可猜测二人的三位兄长也很可能是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字“仲(孟)常”、“仲常”与“叔常”。三国时期与之相似的除了“司马八达”的前四人之外,还有孙坚的四子,从大到小分别是: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嫡长为伯,庶长为孟”,故而司马朗与孙策分别是司马防与孙坚的嫡长子。
刘备在荆州征辟了“马氏五常”,至益州之后又有了“李氏三龙”的加入。“李氏三龙”是益州本土人士,《益部耆旧杂记》中言:“朝又有一弟,早亡,各有才望,时人号之李氏三龙。”这里的“时人”似乎比“马氏五常”中的“乡里为之谚”要广泛得多,但益州地僻,恐怕其名号也未必很响。
“李氏三龙”出身于益州,这在蜀汉政权的朝臣构成中并不算是很好的背景。益州在刘焉、刘璋时代,官员之间就已经分裂成了本土的益州集团与外来的东州集团;刘备入蜀后又带来了荆州集团——在三大集团中,益州集团反而成为最弱的一方,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蜀汉灭亡,邓艾兵临成都时,以谯周为首的益州集团极力主张降魏,个中缘由令人深思。
整个蜀汉时代,益州士族在朝廷中的话语权不强,其官职也大多游离在朝廷核心之外,“李氏三龙” 的仕途也就可想而知了。李朝在刘备时为别驾从事,夷陵之战后逝于永安;其弟李邵为州书佐部从事,诸葛亮南征时卒。相比于李朝、李邵,更出名的应该是李邈,只是这一名气并没有带给李邈仕途,反而让其招致杀身之祸。
李邈为人疏狂率直,曾对刘备直言不满其侵夺益州,为诸葛亮所救。诸葛亮北伐时,因马谡失街亭而欲斩杀,李邈为马谡求情,因此不合诸葛亮之意,被遣还朝廷。诸葛亮死后,李邈写了一封《丞相亮卒上疏》,指责诸葛亮生前“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以至于“主畏其威,故奸萌生”,最终被蜀汉后主刘禅下狱诛杀,一世狂人,一生由此结束。
“马氏五常”与“李氏三龙”均为一州之名士,其身世经历,基本能视为荆益两州世族的缩影。荆州名士先后历经刘表、刘备与孙权三位主公,难以保证传承的延续性,其声望、影响也势必因为政权的更迭而支离破碎。至于益州名士,居于益州却饱受荆州集团与东州集团的压制,很难有用武之地,从而间接导致了蜀汉人才的进一步断档。王夫之后评论“楚之士清,蜀之士躁,虽若费祎、蒋琬之誉动当时,而能如钟繇、杜畿、崔琰、陈群、高柔、贾逵、陈矫者,亡有也”固然有其合理性,但这背后也有些时代的辛酸。若“马氏五常”与“李氏三龙”生于中原,或许会有另一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