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说明书大全 范文大全 知识大全 实用查询
首页 > 知识大全 >

明朝十六位皇帝列表 ,哪些是昏君,哪些是明君?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到清朝溥仪退位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色与故事,比如汉唐的盛世,一统天下的秦国等等,无一不是让人心神向往。

在这数十个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王朝中,明朝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封建王朝,除去他是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其中的明朝皇帝也是各有各的特色。

有爱修仙爱炼丹的嘉靖帝朱厚熜,也有喜欢斗蛐蛐的宣德帝朱瞻基,更有爱好木匠活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等等。

因此很多人认为,明朝时期的皇帝,昏君占据大多数,其实并不是,尽管明朝的皇帝中奇葩众多,但是明朝仍然存在有近三百年历史,是除去周、汉、宋三朝以外,存在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皇朝。

从这里也能看出,明朝的皇帝虽然古怪,但是能存在这么长时间,必然是少不了皇帝励精图治为国为民做出的贡献。

那么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崇祯,在明朝16个皇帝之中哪些是明君,哪些是昏君?

明君是励精图治的典范,昏君则是相反面。细数明朝历史,回望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相比于其余皇朝那些被誉为明君的皇帝,明朝皇帝中称得上“明君”二字的,并不在少数。

明君的要求不仅仅是无过,更要有功,更要在位期间时的励精图治,为后代后世做出的贡献与影响,在遭遇国家危机时力挽狂澜的决策与手段。

在这样的要求下,明朝中能担得起明君的一共有五位帝皇。

其中第一位便是朱元璋。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成就就远高于其余皇帝,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全部的开国皇帝都如同朱元璋一样严格要求自我,比如说司马炎,同样作为开国之君,上位时兢兢业业,执政后期时却安于享乐,荒废朝政。

从僧人出家,投奔红巾军当小兵开始,一直到登上统治者的皇位结束,朱元璋可谓是白手起家,凭借自身的策略与武力,最终踩着数万人的骸骨走到万人之上的位置,可见他的能力。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

在登上皇位后,朱元璋并没有因为夺得自己想要的位置,改变自己的身份与命运后,就开始贪图享乐荒废政事,反而更加的勤勉自己,甚至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在历史四百多位君王之中,可以被称为典范之一。

朱元璋执政期间,明朝的政治安稳,社会开始稳定发展,在经济上百姓安居乐业,在管理上,完善中央机构,确定了“不征之国”等等,都是朱元璋为明朝做出的贡献。

不过,同样的,朱元璋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废除丞相制度,因为权利极大的丞相在他看来已经威胁到了皇权,以至于在废除之后,尽管皇权得到了集中与统一,但是丞相制度所带来的优点也没了,等到后来上位的皇帝仰仗皇权开始胡作非为无人管辖时,也为大明的衰弱埋下了隐患。

第二,朱元璋在位时设立了锦衣卫专门为他一人服务,这个机构的产生就代表着皇帝对朝臣的不信任,也代表着官员与皇帝在商量政事中不对等的地位。

尽管在朱元璋去世之前,亲手废除了锦衣卫,但是已经看见过锦衣卫带来的权利和享受之后,后世的帝皇又重新建立特务机构供自己使唤。

第三,朱元璋恢复了科举制度,本意上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八股取士极大的限制住人们的思维,与清朝时期的八股文有共同之处,这对当时明朝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第四,朱元璋手段残忍苛刻,比如说严惩贪官与不法权贵时,发生的最著名的胡蓝之狱,尽管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时大快人心,但是其中牵扯到的无辜之人也被一同诛杀,不由让人感觉有些滥杀无辜。

除去这些,朱元璋吸取元朝覆灭的教训,为了巩固边境安定,实行封藩制度,尽管在朱元璋在位时一片祥和,但是等到朱元璋去世后,手握兵权掌控一方土地的藩王,却隐隐约约成为皇帝的隐患,就像朱棣篡位朱允炆一样,如果没有朱元璋给予的权利,说不定朱允炆还坐在皇帝的位置上。

总体来说,朱元璋的功大于过,而且朱元璋本身就是能力非常强的一位帝皇,尽管在他在位期间,开创的那些不利于后世发展的先河,比如说诛杀功臣一事,一直饱受争议,但是如果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他比较,就大概能体会朱元璋其中的意思。

而且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在本质上还是为了国家发展,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只享受到了朱元璋的好而非恶,因此对于天下与民心而言,朱元璋是一个好皇帝。

第二位明君则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一生都在为后人铺路,甚至在封藩时为了防止藩王起兵谋反,还颁下圣旨没有皇帝召见藩王不得入京的旨意,但是在他去世后四年,朱棣就因为他的封藩制度,彻底改写了明朝未来的走向。

虽然朱棣的上位并不能完全说明朱元璋的封藩制度是错误的,但是可以间接性的证明,朱元璋妄图想让他们马首是瞻的想法是错误的。

而且,相对于软弱的建文帝朱允炆来说,朱棣无疑更适合当这个君王,并且是一个更好的君王,否则朱棣也称不上明君。

在赶走朱允炆自己上位之后,朱棣与朱允炆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继续实施朱允炆完成到一半的削藩政策,不过他并不像朱允炆一样暴力削藩,而是以柔和为主,在他的操控下,他慢慢的使得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逐渐远离中央政权,变成一个空有官职爵位封地,却没有实权兵权的皇室宗亲。

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保持了国家内的稳定。

因为朱棣的皇位是依靠四年战争打下,因此在朱棣上位后,恢复经济让百姓重新回到自己的故居成为了他的首要任务。因为兵荒马乱,许多地方的生产不得不停止,以至于明朝的经济一度停滞不前。为了恢复元气,朱棣不仅颁布旨意让他们还籍复业,并且还为那些居无定所或是无地可耕的百姓赠送粮种与农具,同时,为了能让他们的生活缓和过来,朱棣又发下减免三年赋税的圣旨,吸引他们回乡劳作。

除此之外,安抚好百姓的生活后,朱棣对地方官吏也是严格要求,他曾让各地方的官吏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朱棣认为只有接触到底层的人,才能更好的知道民间疾苦。

除去生产生活方面,朱棣比起朱元璋来说更加的具有人性,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热审。

因为在朱元璋在世时,明朝对于罪犯的审理非常的繁琐,必须经过刑部、大理寺等等各种司法部门,并且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才可以对囚犯进行审理审问,这么多机构的处理时间,路上的耽搁时间,以及有些官员不勤于政事所延误的时间,以至于在夏季等恶劣的环境中,那些犯罪较轻却因为审判时间太长,引发各类疾病死在监狱之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为了减少与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朱棣贴心的下令在每年小满后十天内或是立秋前,这段炎热难熬的日子里进行“热审”,对那些犯罪较轻的犯人早点进行审问,以防出现上面这种冤死在牢狱中的现象。

而且,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朱棣曾经五次北伐,建立内阁制度,并且编制修改《永乐大典》等,尽管朱棣的五次北伐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在立朱高炽和朱高煦谁为太子之事上犹豫不决影响国家,但是朱棣的丰功伟绩,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着不可缺少的积极影响。

第三位明君,则是朱瞻基。相比于他的父亲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且有足疾,常常被朱棣留守监国,培养出一身书性来说,十五岁的朱瞻基便跟随朱棣一同远征蒙古,因为从小生活在军营中,年纪轻轻的朱瞻基就被磨练出一身血性。

受朱棣影响,朱瞻基在位时也曾效仿朱棣一样,御驾亲征蒙古地区,使得兀良等少数民族纷纷跪服于他。

长年征战的朱瞻基为了提高军队质量,肃清军中不法纪律,朱瞻基还专门找人彻查军中人员名单,真正了解到军饷与口粮的分配数量。

除了要遏制军中贪污腐败的现象,朱瞻基在朝堂中也是如今,他不仅扩大了都察院的职能以便更好的排查贪官污吏,更是将检查工作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中来。

也正是朱瞻基的作为,加上朱高炽的铺垫,大明王朝出现了空前的“仁宣之治”。

朱瞻基当的起明君,不管是他的改革还是他的措施,但是他也像朱元璋一样,他其中的一项重用宦官,为后世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在明朝中,宦官的平均学识就远远高于中国的其余王朝。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朱瞻基,因为从朱瞻基开始,他就专门为太监设立“内书堂”,其中教书的老师是翰林学士,这样的待遇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此等到明朝中后期时,倚仗着有学识,那些宦官不由开始专政专权,为帝皇的统治埋下隐患。

第四位明君,也可以说是明朝最惨的皇帝。因为不管是看朱祁钰自身,还是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朱祁钰都不可能是皇帝,因此朱祁钰也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上皇帝。

但是,朱祁镇是皇帝,尽管朱祁镇能力平平,但是朱祁镇身边有一众宦官吹捧他,以至于朱祁镇在异族来犯时首先想的不是怎么保家卫国,反而是想要效仿朱棣一样征战沙场。

以至于发生的土木堡之变,险些步了靖康之耻后路的朱祁镇被异族俘虏,瓦刺大军胁迫朱祁镇直逼都城。那时还是郕王的朱祁钰不得不临危受命,被迫当上皇帝担起责任守卫都城。

相比于其余人,或者说朱祁镇来说,朱祁钰的能力的确很强,特别是临危受命后稳定局势不慌不忙不乱阵脚的气魄,是其余人无法相比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祁钰才能力挽狂澜救下大明王朝。而且朱祁钰在位期间,他重用于谦等功臣,杜绝朝堂上贪污腐败的现象,而后又有太监成敬等人为他辅佐,以至于朱祁钰统治期间,明朝政治上一度清明。

除去这个,朱祁钰更是一个注重百姓的人,他不仅救济灾民为其发放粮食,而且还带头提倡节俭,也正因为如此,在战争过后的明朝经济才得以迅速恢复过来,面对西南地区等多处起义现象,朱祁钰也是迅速派兵镇压,使得明朝继续稳定发展。

尽管朱祁钰在位时间仅仅只有八年,而且从小就没有受到过帝皇的教导,但是他能凭借一己之力和自身手段见解,支持于谦反对南迁,肩负起富国兴国的责任,也不枉明君对他的称呼。

凭借自身本事得到的八年皇帝,凭借八年励精图治为自己博得明君,尽管在后期朱祁镇重新上位后朱祁钰的下场并不如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朱祁钰是当之无愧的赢家。

这第五个明君,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朱佑憆,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个明君。因为父亲朱见深的独宠万贵妃,以至于在朱佑憆在六岁时才得以于父亲相认。

尽管朱佑憆被周太后抚养躲过一劫平安成长,但是他的生母纪氏以及抚养他长大的太监张敏,却相继受到万贵妃迫害,朱佑憆算得上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孑然一身。

在朱佑憆上位后,朱佑憆便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改革,对于朱见深订立的不合理政策,朱佑憆一并否决,朱见深留下的奸臣小人,朱佑憆更是一并铲除。

不过朱佑樘并不滥杀无辜,只治罪了当事人而非像朱元璋一样株连九族,也正是这样,朱佑憆的统治期间中,明朝多了一分仁政的色彩。

在解决完朱见深留下的烂摊子后,朱佑憆联合刘建、李东阳等有能之人,一同创造“弘治中兴”。

除了政治上的改革,在民生、军事等各方面,朱佑憆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也正是朱佑憆不俗的手段,使得那时的明朝赋税达到明朝中后期的高峰。

因为自幼生活艰苦,朱佑憆虽然登上皇位,但是在后期时身体便逐渐虚弱下来,以至于朱佑憆后期一度沉迷于佛道,就像渴望长生的嘉靖帝一样,使得那些投机取巧的小人趁机入主朝廷。

好在,在他看见李广贪污的账本后,朱佑憆立即清醒过来,重新开始他的勤政生活。单是帝皇的自我觉悟这一点,就是其余人不能比的。

除去这个,朱佑憆在位期间,一直实行一夫一妻制,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一夫一妻的皇帝。

细数朱佑憆种种,不管是在位期间的改革,还是民生方面的问题,还是自我觉醒与婚姻的问题,朱佑憆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明君。

相比于这些明君来说,明朝的其余君王则是平平无奇了,既没有太大的贡献,也没有太大的过错。

就像急功近利削藩,却无识人之资的朱允炆;初期兢兢业业后期耽于享乐的朱高炽;无攻无过懈怠政治的朱见深;平平无奇却又依赖内阁,而后无力遏制内阁政权为其埋下隐患的朱载坖;在位仅仅一个月的朱常洛;无突出手段与能力的朱由检。

除去这些功过相抵或者毫无建树的帝皇外,还有几位昏君的出现,属实是大明的不幸。

比如说差点变成靖康之耻的朱祁镇;有着将军梦的朱厚照;沉迷道教炼丹美色的朱厚熜;二十八年不早朝的朱翊钧;沉迷木匠之活不问国事的朱由校。

明朝的十六位帝皇,明君不少昏君也不少,相比于无功无过的帝皇,那些昏君更为可耻,如果不是那些明君留下的家业,昏君哪有挥霍的资本。

就像明朝后期时,崇祯救不回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其余的昏君一样救不回来,更何况,那些昏君的存在只有加快明朝覆灭的速度。

相关文章